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指數(2020)首次發布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30日 - 文化小編  
   

  

國家文創實驗區

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理委員會

“在確定指標體系框架時,既考慮到文創實驗區作為CBD-定福莊文化產業帶這樣一個區域生態,也考慮到文創實驗區是連接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創新發展廊道’這樣一個文化產業功能區的定位。因此,我們提出了暢通文創實驗區發展內外‘雙循環’的思路,注重體現文創實驗區發展對內部區域、國內其他區域乃至國外地區的影響。”北京藍色智慧研究院院長肖夢向記者介紹了實驗區指數編制的思路,“站在歷史與未來之交的發展拐點上,尤其在‘十三五’收官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推出實驗區指數,既是對文創實驗區成立五年多來的歷史複盤,更是與‘十三五’這五年全國文化產業發展大局的對標對表。隨著文化產業的功能發生深刻變化,作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試驗田’,文創實驗區有必要去探索運用新的工具尋找自身與新時代接軌的戰略切入點,持續擴大示範引領的強烈訊號。”

記者了解到,實驗區指數指標體系設有環境支撐、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協同開放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和36個三級指標。實驗區指數測算以2015年為基期,基期數為100。測算結果顯示:2019年實驗區總指數為225.1,較上一年提高43.4,與2015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31.3個點,增長態勢明顯。從分項指數來看,環境支撐指數、創新驅動指數、產業發展指數、協同開放指數四個分項指數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創新驅動指數和協同開放指數增勢更為明顯,是推動文創實驗區總指數上升的主要力量。

文化環境支撐指數快速增長。2019年,文創實驗區文化環境支撐指數為251.2,較上一年提高37.4,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37.8個點,區域經濟環境、社會開放環境及營商營文環境都得到了明顯的優化與改善。“十三五”期間,文創實驗區以文化產業政策創新為著力點,探索形成了“政策引領、改革創新、企業培育、高效服務、多方聯動”的現代文化產業促進體系,先後成為北京市首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重點區域,北京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北京市出台《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是北京市級層面首次針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重點區域單獨出台的綜合性文件。區級層面,文創實驗區持續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先後出台了“政策十五條”、“政策50條”等多項政策,基本形成了先行先試、集成創新的政策體系。

文化創新驅動指數大幅攀升。2019年,文創實驗區文化創新驅動指數達到354.1,較上一年提高123.7,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63.5個點,已經形成了創新成果富集、資金投入密集、智力資源聚集的創新發展格局。“十三五”期間,文創實驗區發起成立了全國首個文化企業信用促進會,打造“信用評級、快捷擔保、見保即貸、貼息貼保”信用融資服務閉環,累計為朝陽區1080家文化企業提供貸款融資175.28億元;建成北京市首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形成“創業孵化、風險投資、投貸聯動、上市培育、政策支持”的股權融資服務閉環;率先出台全市首個《文化創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南》,借助科技手段、資本力量、貿易路徑,突破純文化業態發展的天花板,激發產業內生動力,促進新舊動能轉換。2019年,全區共有442家文化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類企業在文創實驗區爭相湧現。

文化產業發展指數持續增長。2019年,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指數為113.8,較2018年穩中有升,在2015至2017年均提高19.4個點的基礎上,實現了“京標”“國標”不同文化產業分類標准下的持續增長,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文創實驗區登記注冊文化企業數量由1.6萬家增加到3.48萬家,文化市場保持了繁榮活躍的狀態;文化產業園區數量由30家提高到59家,主要是老舊廠房等存量空間的轉型利用,“騰籠換鳥”成果豐碩。2019年,文創實驗區1111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1362.2億元,同比增長7.5%,占朝陽區文化產業收入的50.4%,占北京市10%,占全國的1.2%;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核心領域實現收入1089億元,占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收入的比重達80%,動漫遊戲、網絡視聽、互聯網娛樂平台等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文化新業態加速形成。2020年8月北京市認定的市級園區名單中,朝陽區有32家文化產業園區入選, 占全市32.6%,居全市首位,其中文創實驗區占16家,充分彰顯在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優勢。此外,匯聚了集奧聚合等2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掌閱科技、宣亞國際等52家上市掛牌文化企業,得到APP、太合音樂等5家文化類獨角獸企業,以及萬達文化等164家文化類總部企業,其中外資文化總部企業92家。

文化協同開放指數漲幅顯著。2019年,文創實驗區文化協同開放指數為314.9,比上一年提高37.3,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53.7個點。文創實驗區注重以文化產業發展反哺公共文化事業建設,推動產業與城市的並行發展。“十三五”期間,文創實驗區大力鼓勵園區建設城市書屋、美術館、藝術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間,引導園區舉辦各類公共文化活動,打造了一批“城市文化公園”。2017年牽頭發起成立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2018年牽頭發起成立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2019年發起成立國際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聯盟,逐步搭建起聯動京津冀、全國性和國際性的協同發展平台。培育了掌閱科技等一批“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2019年文創實驗區內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出口額17804萬美元,較2015年增長79%,文創實驗區國際影響力不斷彰顯。

據悉,實驗區指數未來將定期發布,形成長效機制。“實驗區指數持續發布,有利於全面、科學、准確地反映文創實驗區發展狀態和趨勢,為各界了解和認識文創實驗區提供新的平台和窗口,也為北京市及國內其他區域對文化產業及文化園區發展進行動態監測和量化考核提供‘北京文創實驗區模式’。”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金鵬向記者介紹了實驗區指數持續發布帶來的影響。

據了解,自2014年12月正式揭牌以來,文創實驗區緊密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品牌優勢,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創新升級,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發展深入推進,文化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顯著增強,服務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貢獻顯著提高,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顯著顯現,國際文化傳播交流的樞紐功能日益凸顯,成為引領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探索經驗。

“實驗區指數的研究與發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產業發展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突顯了文創實驗區發展過程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文創實驗區將認真學習貫徹党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及市委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等文件要求,緊抓北京市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戰略契機,在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方面持續發力,做好朝陽區“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文章,始終以奮發有為的幹勁全力加快文創實驗區建設,打造文創實驗區新優勢,帶動區域文化影響力、競爭力、創新力進一步提升,為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進一步探索經驗、作出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