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深扒!船公司那些不為人知的舊歷史——MSK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08日 - c113小編  
   

  

玉漭物流

傳聞這家公司祖上北歐海盜出身,後來走正途作了航運,1904年,彼得父子創建了“斯文堡船運公司”,8年後,A.P.穆勒建立了“1917輪船公司”,這兩家公司仍然是A.P.穆勒集團的核心企業。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穆勒開始考慮從事班輪業務的可能性。該項班輪服務完美的符合穆勒的投資策略和當時的貿易方式,所以1928年7月12日,LEISE MAERSK從美國東海岸的巴爾的摩開始了它的處女航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馬士基的船隊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剩餘的被參戰國征用的船只也大多損毀。另外,航運委員會有關責任航行方面的相關要求,也使馬士基航運公司的業務難以立即恢複。盡管面臨很多困難和重組的迫切需要,穆勒還是成功了。1950年,馬士基航運公司開始重建,班輪業務得以擴展,因此,馬士基航運公司傳統的不定期船業務逐漸萎縮。1956年,集裝箱革命來臨,在海洋中孕育而生的集裝箱運輸業開始出現。十年後,海陸公司承接了首次國際集裝箱運輸業務。之後陸續開啟了首條歐洲集裝箱航線、歐洲—遠東航線

1973年, 馬士基航運公司在丹麥哥本哈根建立馬士基集裝箱航線部。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同年,馬士基航運公司的七角星標識正式啟用。

隨著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班輪服務實現了集裝箱化之後,專業化的集裝箱裝載需求越來越高,集裝箱的空間利用率也越來越快。刺激著信息和單據流動速度的加快,從而促成了馬士基物流公司的形成。在此後的幾十年間,馬士基不斷拓展疆土,戰無不勝。

直到經濟危機,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營業額巨鱷馬士基也未能幸免。航運業不景氣導致這個巨無霸出現成立105年以來歷史上第一次年度虧損。

2010年盈利50億美元馬士基創106年以來最好成績,不得不佩服馬士基的賺錢能力,把上年虧的全賺回來了。

2015年-2016年期間,世界集裝箱海運需求大大低於預期,供嚴重大於求,集裝箱航運市場一篇哀鳴。當時世界第七大,同時也是嚴重依賴進出口的韓國國內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韓進海域於2016年6月突然申請破產,在全球範圍內掀起軒然大波,更是給全球供應鏈帶來巨大沖擊。從此開始,馬士基集團痛定思痛,做下了戰略轉型的決心。在2016年6月23日召開執行會議三個月後,馬士基最終發布了一份更新後的新戰略,決定瘦身業務成為一家專注於提供端到端集裝箱物流服務的公司。

馬士基在2016年9月做出的新決定中制定了一個明確的新方向。馬士基將被拆分為兩個部門——一個是運輸和物流部門,另一個是能源部門,後者將陸續被分拆或出售。與此同時,該公司為運輸和物流部門也制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分別是:

1,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

2,優化結構提升效率。

3,優化資本,審慎對待每一筆收購。

2017年,馬士基再次出現虧損,百年企業面臨挑戰。實際上,目前已經到2020年底,馬士基仍在按照這一既定發展防線前進。最終的結果是目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該公司在結構上的改變。

馬士基航運近年來一直在縮減運力。目前馬士基航運運力規模已經從一年前的418萬TEU下降至409萬TEU,而地中海航運運力規模則從一年前的375萬TEU增至385萬TEU。

面對加速擴張船隊規模的地中海航運,堅持“不訂船”的馬士基航運可能很快會失去其維持了長達25年的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頭銜。

去年施索仁已經對23000TEU集裝箱船的成本優勢提出了質疑。他表示,運力在18000TEU、19000TEU、20000TEU至23000TEU之間的這些超大型集裝箱船基本上長400米、寬59米,“無論如何,你都必須填滿這些船舶才能獲得所有成本優勢。”

另外,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馬士基航運反複強調,短期內不會進入新造船市場。在近日公布第三季度度業績時,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施索仁(SrenSkou)再次證實,公司短期內沒有訂造新船的打算,將保持目前400萬TEU左右的船隊運力水平。“我們認為目前的運力足夠,目前公司擁有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數量可以滿足當下的需求,如果我們計劃建造新船,那一定是為了替換老齡船,這些替換的船舶會在1萬-1.5萬TEU之間,並且是在租船不具備成本效益的前提下。”馬士基表示,公司未來幾年將保持嚴苛的資本配置,重點是創造強勁的現金流,同時替換一些運力較小或船齡較大的船。

基於目前公司業績情況,馬士基17日宣布上調業績預期。預計在計算重組和整合成本前,2020全年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將在80億~85億美元之間,此前發布的預期為75億~80億美元。

馬士基這個百年企業一直是家族在掌管,可以說馬士基的成功與家族的經營密切相關,同時穆勒家族也是出現了多位出色的領導者,帶領馬士基巨輪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