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科學

他是“巨浪之父”,鮮為人知的兩彈元勳,國之重器背後的老總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29日 - 科學小編  
   

  

華人星光

優質創作者

華人星光(ID:hrxg2020)
原創內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

這兩天,中國的“巨浪-3”,

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東風”破曉,“巨浪”滔天,

這兩家族,

是保護我國陸、空、海的鎮國重器。

只有將它們緊緊握在手中,

才能讓別人和我們好好說話,說人話。

而很多人都知道“東風之父”梁思禮,

“巨浪”背後的航天老總,

卻鮮為人知,

那麼今天,是時候說說他的故事了!

他,就是黃緯祿。

1916年,黃緯祿出生在安徽蕪湖,

小時候,

他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竹蜻蜓,

每每看到竹蜻蜓飛躍騰空,

他都忍不住想,

如何能讓它飛的更高更遠呢?

未曾想到,

兒時這一枚簡簡單單的竹蜻蜓,

有朝一日竟會在黃緯祿的手中,

化作劍指天穹的導彈,

成為中華民族挺直脊梁的支撐!

1940年,

黃緯祿從民國最高學府:

國立中央大學畢業,

接著去往英國標准電話及電纜公司實習。

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

他親眼目擊了納粹襲擊倫敦的慘劇,

甚至親身遭到德國發明的,

世界第一代V-1型導彈轟炸,

那一次,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那拖著烈焰的神秘武器,

所帶來的恐怖而強大的威力,

在黃緯祿的心裏,

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烙印。

他強烈而清晰地意識到,

這股強勁的力量,

或許是未來自己的祖國,

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支柱。

29歲的黃緯祿暗暗立下決心:

一定要研發出導彈,

如果中國有這樣的‘大家夥’,

帝國主義就不敢侵犯我們了!

1947年,

獲得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碩士的他,

拒絕了英國多家公司的高薪挽留,

懷著一腔赤子之心歸國。

他期盼在祖國的土地上,

施展自己關於導彈的全部理想和抱負!

在國內無線電研究所,

黃緯祿用十年關於導彈、

火箭等的科研學習,

終於觸摸到了心中所想。

1957年,

他被抽調進入國防部五院二分院,

直接擔任,

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總設計師。

命運就在此刻,

帶給他,也帶給中國無限可能。

黃緯祿參加國家“12年科學規劃”(前排左一)

當時,中國導彈基礎為零,

在蘇聯的全部專家撤走之後,

丟下滿目狼藉,

沒有資料,一切束手無策。

黃緯祿鼓勵大家:

“搞研究,就像爬山一樣,

只要堅持不懈地往上爬,

再高再陡的山也能登頂。”

宏圖偉業的萬丈高樓,

就這樣起於空白荒蕪之地。

作為我國第一代導彈事業拓荒者,

黃緯祿和團隊,

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的鐵律,

在茫茫戈壁灘上,

開始了導彈研制的新征程。

沒經驗沒技術,所有人都不知道,

這件事會持續多少年,

十年,二十年,還是一輩子?

所以黃緯祿,

開始就抱定了“生在永定路,

死在八寶山”的決心。

在研制導彈的過程中,

黃緯祿可以說是導彈的“中樞神經”。

他白天在實驗室裏做實驗,

晚上挑燈學習外文資料,

以會戰式工作強度搞研究。

在很多同事眼裏,

黃緯祿是出了名的好脾氣,

可一涉及導彈,他瞬間會變得嚴苛無比。

他常說:

“一枚導彈凝聚成千上萬人的勞動,

一顆螺絲、一根導線、一個焊點,

出現一點問題,

都可能導致整個試驗失敗,

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一次導彈測試,

某繼電器偶發一次不吸合現象,

再測試幾十次後,這種現象沒有出現,

有人認為可能不是繼電器的問題,

只是偶發現象,不想再複測了。

可黃緯祿堅決不同意:

“我們搞科學的就要有科學態度,

不能‘大概’‘可能’,一定要抓住‘偶爾’不放。”

又重複了百次測試,

黃緯祿終於發現了,

殘存在繼電器銜鐵上的一塊微小鐵屑,

避免了一次重大損失。

1960年11月,

一個載入史冊的光輝時刻。

我國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發射成功,

實現了軍事導彈零的突破,

國外稱“像神話一樣不可思議”。

黃緯祿向全世界證明了,

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

也能造出導彈!

高光時刻,所有的辛酸都被歡呼淹沒,

而“從零開始”的事業何等艱難,

只有黃緯祿和戰友們知道。

有段時間需要研制的型號太多,

任務緊、壓力大,

晚上黃緯祿加班肚子餓得厲害時,

就把皮帶向裏勒緊一個扣,

實在難熬時就沖一點醬油湯充饑……

由於過度操勞,

他的體重驟減11公斤,

這可是被晝夜忙碌,

從身上硬生生“剜”掉的肉,

他瘦了,導彈卻飛(肥)了,

同事們戲說:

黃緯祿這是“剜”掉自己的血肉“補”彈。

而他笑著說,“如果11公斤,

可以成就一個民族的希望與驕傲,

此生無悔。”

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和一籌莫展,

才可以換來一點點進步;

經曆無數次進步和晝夜不分,

才最終換來“東風一號”的發射成功。

從此,

一個震驚世界的全新時代到來了,

黃緯祿的傳奇也在延續。

1969年,為核潛艇配套的,

新型導彈研制任務正式確定,

黃緯祿再度掛帥,被任命為總設計師,

這款新型導彈,

正是後來的“巨浪-1彈道導彈”。

憶及當年,黃緯祿說了三個沒有:

“沒有經驗可借鑒,沒有資料可參考,

沒有現成的試驗設備和場地……”

前方仍舊沒有路,

黃緯祿說,

那就闖出一條路來!

為了協調各方之間的技術問題,

他提出,

“有問題共同商量、有困難共同克服、

有餘量共同掌握、

有風險共同承擔”的“四共同”原則。

時至今日,

這仍是中國航天系統工程協同工作、

解決問題的“金科玉律”。

獲取導彈水下基本力學參數,

是各國研制潛地導彈,

都要面臨的重要技術難題。

模型彈重量近10噸、長10多米,

投在什麼地方、怎麼投,

技術人員莫衷一是。

黃緯祿屢出“奇招”,

1970年7月的一天,人們驚訝地看到,

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長江大橋中央,

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車,

似火驕陽下,

黃緯祿正聚精會神指揮著,

一個“大家夥”正被反複以各種姿態投入水中。

當時,

導彈殼體內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

近60歲的黃緯祿,

堅持進入殼體掌握一手資料,

手背還被燙傷。

最終,他的試驗,

獲取了足以支撐導彈試制的關鍵數據。

1982年10月,一條噴火的“蛟龍”,

從渤海海面騰空而起,

“巨浪”出海,氣勢滔天。

海天之間,

中國終於築起了海防的鋼鐵長城!

黃緯祿,

從此被譽為“巨浪之父”。

巨浪一號發射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

在璀璨光芒的背後,

是黃緯祿被疾病拖垮的贏弱軀體。

66歲的他,

多年來飽受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輸尿管結石、

心髒病等多種病痛的折磨。

有一次在試驗基地,

發生了驚險的一件事。

當時導彈發射在即,

所有准備工作已經就緒,

卻突然發現儀器有故障必須更換。

師傅爬到了發射架上搶險,

出於安全起見,

發射架周圍不許留人,

但當師傅打算動手幹活兒時,

無意間向下看了看,

他發現,

60多歲的老總黃緯祿,

正一動不動地站立在寒風中!

當天氣溫低到了-20℃,

而且儀器艙安裝了自毀系統的火工品,

如果稍有不慎發生爆炸,

周圍幾百米都將成為一片火海!

師傅大喊讓黃緯祿離開,

黃緯祿擺手:

“我相信你能完成這個工作,

我在這裏陪著你。”

加注在彈體內的有毒推進劑,

冒著黃煙嗆得黃緯祿不停咳嗽。

但無論師傅怎麼勸,

黃緯祿一定要親眼看到故障排除,

就是不肯離開。

哪怕這次的毒煙,

對他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在試驗現場的黃緯祿

黃緯祿有一條做人的原則,

“在成績面前,盡量考慮別人的貢獻,

失敗了,盡量考慮自己的責任。”

1999年,

國家決定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在推選候選人時,黃緯祿主動想讓,

他說:“功勞是大家的,

航天工程也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完成的,

不能因為我是總師,

就總把榮譽歸到我的頭上。”

由於黃緯祿態度堅決,

大家只好又推舉另外一位同志替代他。

但是由於該獎項的至高性,

只有一線專家才能獲得,

最終黃緯祿才不得不接受。

黃緯祿晚年,上級來探望他,

發現黃老的家,

簡樸得如同一張褪色的老照片,

舊桌子搖搖晃晃,

沒有一件像樣的新家具,

床上的漆都掉光了

上級3次提出讓他搬新家,

但黃老都拒絕了,以他的功勞,

他配得上最豪華的大別墅!

可他從不在意那些身外之物,

這間舊屋,他住了足足50年.

後來他日漸年邁,為了方便出行,

上級強行給他安排了一部專車,

他的子女從沒坐過,

有一次他的老伴住院,

秘書緊急安排送了一下,

他聽說後硬是給錢補交汽油費。

這一生,

他心裏裝著導彈,裝著國家,

唯獨沒有自己

2011年7月,95歲的黃緯祿臥床不起,

學生和上級都來看望,

黃老談的總是導彈,

一說到導彈便神采飛揚

他多次說:“想再去一次發射場,

再看一次導彈騰飛!”

同年11月23日,

備受疾病折磨的黃緯祿,

帶著對導彈事業的眷戀,

走完了近一個世紀的壯闊人生。

他臨走前,顫抖著給學生寫下絕筆: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勇挑民族複興重擔。

他臨走前,

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

“如果有來生,

我還願意給祖國搞導彈研究。”

自此之後,

茫茫華夏千萬裏疆海,

再無黃老一往無前的身影

黃緯祿和中國航天員合影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他活著,

用自己單薄的血肉之軀,

鑄就大國重器;

他走了,留下旌旗獵獵,桃李遍野,

他的學生們,

已經成長為新一代的“巨浪”支柱,

帶著他未竟的事業和夢想,

向著尖端科技發起沖鋒!

“東風”破曉辭舊歲,

“巨浪”沖天賀新春。

黃老這一生,

立功立事,丹心可與日月爭光。

今天,

黃老離去10周年,

讓我們一起向這位大國巨星致敬!

— END —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華人星光
原創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