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美國使出離間計,俄歐關系繼續惡化,長期來看對不利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10日 - 歐美小編  
   

  

志宏教授

老牛文化旗下帳號

而俄羅斯由於種種原因,越來越靠賣資源維持龐大的軍事力量和國際地位。但只要俄羅斯的制造業振興不起來,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就將落後於中美,俄羅斯最終甚至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畜無害的大號沙特。

拜登在首次外交演講中說:“我們將修複我們的聯盟,再次與世界接觸,不是為了迎接昨天的挑戰,而是為了迎接今天和明天的挑戰。美國領導層必須應對這個威權主義不斷推進的新時刻,包括中國日益增長的與美國抗衡的野心,以及俄羅斯破壞和擾亂我們民主的決心。”

從這句話看,拜登明顯意識到只有中國才有能力與美國“抗衡”,而要遏制中國美國就必須“修複我們的聯盟”。而修複聯盟,最為重要的是修複美歐關系。

但美國面臨的矛盾是,歐盟對遏制中國並不感興趣,美國直接以遏制中國為由很難將歐盟團結的自己的周圍。

事實上,歐洲獨立傾向日益加強,對美國的依賴日益減少。而且,歐洲與俄羅斯的關系日趨緩和。
俄羅斯向歐洲表達融入歐洲的願望,而歐洲委員會批准恢複了俄羅斯的表決權。

此外,俄羅斯與歐洲在北溪2號輸氣管線上利益一致,頂住了來自美國的強大壓力。俄歐在伊核問題也立場一致,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最近,由於歐洲面臨疫苗短缺,已經釋放出願意購買俄羅斯疫苗的意向。

俄歐關系改善對雙方都有利,而且前景似乎一片光明。對歐洲來說,只要與俄羅斯改善了關系,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就消除了。近日,波蘭的軍事演習失敗,演習表明俄羅斯在5天就可以占領首都華沙。而對於歐盟中的波羅的海三國來說,俄羅斯一個上午就可以占領。

俄羅斯也急迫想與歐洲改善關系,融入歐洲是俄羅斯幾百年來的夢想。改善俄歐關系不僅有利於歐盟取消對俄制裁,而且俄羅斯還可以得到歐洲國家的投資和技術,促進其經濟的發展。

因此,美國要拉住歐盟就必須將俄歐關系搞僵,使俄羅斯成為歐洲的威脅。近日,就在俄歐就北溪2號、伊核協議和疫苗問題商談之際,俄歐關系急轉直下。我們由此不得不懷疑,美國離間歐俄關系成功了。

由於涉嫌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參加了支持俄反對派領袖阿列克謝·納瓦利內的集會,俄羅斯驅逐了3名德國、波蘭和瑞典的歐洲外交官。

默克爾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會議期間,我們注意到了莫斯科因納瓦利內示威集會驅逐德國、瑞典和波蘭外交官的消息。我們認為驅逐毫無理由,並認為這是現在可以在俄羅斯看到的背離法治原則的又一體現。”

驅逐歐洲外交官必將使俄歐關系緊張,這是俄歐都不願看到的,但恰恰發生了。我們不禁要問,這背後沒有美國的身影嗎?

俄反對派領袖早不回國晚不回國,為什麼偏偏在拜登就職典禮前幾天回國了呢?而且,納瓦利內明明知道他一回國就將遭到逮捕,為什麼還要回國?他會不會是秉承美國的旨意回國的呢?

至少在事實上,納瓦利內回國挑起的俄歐關系惡化對美國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值得懷疑他背後站著的就是美國。

納瓦利內一下飛機就被逮捕,因此不出所料在俄羅斯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抗議浪潮。吊詭的是,在示威遊行爆發前一天,美駐俄使館就在其官方賬號上發布了俄羅斯各大城市示威活動的時間地點,而隨後遊行示威的組織者才發布相同的內容。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在23日當天發文,要求美方外交人員就美國大使館公布俄各大城市示威活動時間地點的行為作出解釋。俄外交部1月23日晚,就此事緊急召見美國駐俄羅斯外交官。

為什麼歐盟外交官要直接參與俄羅斯抗議活動呢?這就要從歐洲國家的價值觀說起了。歐洲國家自認為民主與人權理念提出的祖師爺,而且在意識形態上立場非常偏激。歐洲人個人主義非常強烈,這些外交官不會從歐俄關系大局出發考慮問題,而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不從俄歐關系出發,低調處理此事呢?因為美歐在俄羅斯搞顏色革命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利益與安全二選一,所有國家都會首選安全。政權被顛覆,還要什麼利益可言?而美國很可能恰恰抓住了歐俄的軟肋,搞了一個離間計。

俄歐中了美國的離間計,使雙方關系急轉直下對中國有什麼影響呢?暫時來說,對中國影響不大,但長期而言就有重大影響了。

歐俄關系惡化,歐洲不得不靠向美國。而美歐也會暫時將主要的資源用於對付俄羅斯,從而減輕了中國的壓力。但長期來看,美國如果將歐盟團結起來,就有力量來對付中國了,這對我們顯然就不利了。

對於中國來說,鼓勵歐洲走向獨立,成為世界一極是長期的國策,而且也符合歐洲的利益。只要歐洲走向獨立,成為世界一極,美國看失去左膀,無力再來遏制中國。

如果日韓看到美國無力遏制中國,很可能會向中國靠攏。如果日韓也在中美之間不選邊站,美國就失去右臂,世界多極格局就形成了。

筆者認為,美國想把歐洲拉上遏制中國的戰車並不容易,但我們也要未雨綢繆。

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要中國強大起來,歐日韓就不會徹底倒向美國。
此次疫情對美國打擊巨大,縮小了中美之間的差距。因此,在拜登勝選並呼籲盟國等他上台後協調立場對付中國之際,日韓與中國共同簽署了RCEP,歐盟則與中國完成了投資協定談判。

其次,中國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歐洲走向獨立,並在各方面與歐盟協調立場。只要把這兩件事情辦好,就會粉碎美國拉幫結夥遏制中國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