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09日 -
:
時報看點
優質創作者
據悉,該海底電纜將從中國通往法國東南部馬賽港口附近,先由中國陸路連接至巴基斯坦,再從巴基斯坦通向水下,經過非洲之角後,最終到達法國。項目的牽頭建設方是中企亨通集團,這是中國光纖光網、電力電網領域規模最大的系統集成商與網絡服務商。
順利的話,這條長達7500英裏的海底電纜即將在2021年年底正式啟用,“和平”將提供從亞洲到歐洲最直接、容量最大的線路,再加上極低的延遲,這對於許多商業應用程序和消費者應用程序都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來一直處於中美角力中心的華為,也參與到此次電纜的項目建設之中。那麼,有美國摻和的事情就很快開始變味兒了。
美國政府對待華為的態度並不友好,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如果美國企業想要使用這條海底電纜,估計很大程度上會遭到美國的限制。
早在2020年7月,在建設連接南美和亞太地區的首條海底光纜的問題上,智利政府最終選擇了日本的方案,將亞太地區的終點設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而不是中國提出的設在上海。據日媒報道,該決定背後有美國的施壓,目的就是排擠中國海纜企業。
另外, 名為“太平洋海底光纜”的項目由谷歌、臉書和中國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支持,原計劃在中國香港和美國洛杉磯之間鋪設1.29萬公里的海底光纜,建設成本至少3億美元,若建成則收益多多。
但是2020年6月,由美國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和國防部組成的“通信服務業外國參與審查委員會”建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中與中國香港連接的申請,原因是“這條光纜有可能使中國政府獲取美國數據”。
這擺明了是美國故意刁難,但是,美國打壓中國的海纜產業,造成的傷害是雙向的。中美間光纜越少,數據傳輸效率就會越低,這也會嚴重影響兩國的大數據、雲計算等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和科技巨頭的業務拓展。
對於美國的打壓,中國並沒有泄氣。有專家指出,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現在有大量用戶都在與美國以及世界各地連接,對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也需要更多的國際出口,如果全靠花錢去租就很吃虧。
也就是說,如果中國不自己建設海底光纜,就必須要租別人的海底光纜,假若別人不租呢?
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我們不用多講,而中國也的確是說到做到了。近年來,美國的努力集中在阻止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成為全球最大的5G基礎設施供應商。但是,捍衛我們數字基礎設施中鮮為人知的部分-海底光纜-應該同樣重要。如果沒有遍布全球海洋的大約750,000英裏的電纜,我們互連的,由數字驅動的社會將無法運轉。
數據可以說是21世紀出現的最重要的戰略資產。數據訪問和保護其完整性的能力對於國家的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隨著5G和人工智能將我們的社會轉變為高度集成的網絡,保護數據將變得更加關鍵。
如今大多數的海底電纜均由美國公司主導運營,目前全球98%的國際互聯網傳輸量和電話流量是通過大約400條海底電纜進行的,其中很多都是由美國公司擁有和運營的,這就強化了美國在互聯網上的主導地位。
而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崛起毫無理由地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而隨著此次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中國的力挺,作為美國在歐洲的盟友,德法兩國選擇頂住了美國的壓力,說明中歐雙方的戰略互信已經頗具基礎。
歐洲之所以選擇與中國合作,是因為美國此前在通信領域像“棱鏡門”一樣的所作所為太多了。(李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