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乒乓球隊的兩個歷史教訓,將影響孫穎莎上奧運單打的決定


2021年5月16日 - c113小編 乒乓球球 
   

乒乓球球

體育領域創作者

中國乒乓球隊的東京奧運人選名單遲遲不公布,引發了球迷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現在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東京奧運會女子單打到底該派誰出戰?是陳夢和劉詩雯,還是陳夢和孫穎莎,這是一個幸福的煩惱。支持劉詩雯的球迷與支持孫穎莎的球迷在各種媒體上相互辯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一方。實際上中國乒協和國乒教練組已經有定論,一定會派出最合理的陣容去奧運會。從中國乒乓球隊的兩個歷史教訓上來看,孫穎莎上奧運單打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乒乓球隊第一個深刻教訓是2010年中國女乒兵敗莫斯科。2010年第50屆世乒賽女團決賽在莫斯科舉行,中國隊VS新加坡隊。當時國乒教練以新人20歲的丁寧和19歲劉詩雯為主,老將郭焱排在三單位置上。第一場丁寧在2-0領先兩局的大好形勢被馮天薇連扳三局逆轉。第二場劉詩雯受到丁寧失利的影響發揮失常以1-3不敵新加坡老將王越古。雖然第三上場的郭焱頂住壓力拿到寶貴的一分,但是再次上場的劉詩雯再一次失利。就這樣,中國隊1-3不敵新加坡女隊,自1993年以來第一次丟失考比倫杯,中國女隊世乒賽八連冠的記錄戛然而止。

中國乒乓球隊第二個深刻教訓是2004雅典奧運會男單決賽王皓不敵韓國柳承敏。這場比賽之前,王皓曾6次戰勝柳承敏,而在這場比賽之後,2007年世界杯、北京奧運會團體賽、鹿特丹世乒賽1/8決賽的三次交鋒,王皓對陣柳承敏也都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2004雅典奧運會的失利讓所有的勝利都黯淡無光。

之所以說這兩個歷史教訓就是要說明新人成長不能急於求成,不能拔苗助長,要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奧運會的乒乓球女單比賽難不難打?從技術層面上來說一點不難,甚至不如中國乒乓球隊的隊內訓練賽強度大。現在可能日本伊藤美誠還有點威脅,要不然女單決賽基本上就是兩名中國選手間的內戰,曆來如此。

然而奧運會和國際大賽最難的就是心理抗壓能力,這需要內心真正的強大才行。以前的鄧亞萍,後來的張繼科以及現在的馬龍都屬於內心真正強大的人。一方面是天生素質,另一方面是後天的努力和大賽的磨礪。在東京奧運女單人選來看,劉詩雯經過2019年世乒賽和世界杯的成功,毫無疑問內心已經非常強大。而孫穎莎在對陣陳夢的幾次比賽中表現得信心不足。這跟勝負無關,而是面對困境咬牙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

勝利可以掩蓋一切問題和缺點。無論是上劉詩雯還是孫穎莎在奧運會上奪冠了都好說。一旦輸球,選擇她們的教練組必將受到另一方支持者的指責。相比之下,劉詩雯有2019年世乒賽女單冠軍,世界杯女單5冠的光環和豐富的大賽經驗,讓她上東京奧運會女子單打合情合理。就算輸球教練組也沒有什麼責任。而孫穎莎一個國際大賽冠軍沒有,在國內比賽也不是無敵的存在,面對伊藤美誠也有輸球的記錄。一旦拔苗助長而輸球,將打擊孫穎莎來說打擊自信心影響其成長,很可能使其長時間陷入低谷。

現在最合理的東京奧運會安排應該是這樣:

劉詩雯混雙;陳夢和劉詩雯上單打;劉詩雯、陳夢和孫穎莎上團體,王曼昱P卡。劉詩雯重點在混雙,單打輸了還有陳夢。團體賽劉詩雯和陳夢出戰第一盤雙打,孫穎莎承擔第一單打,王曼昱P卡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