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字體大小:
2021年5月19日 -
:
中外文史志
奧地利歷史:梅特涅與第六次反法同盟
關鍵詞:第六次反法同盟、梅特涅、拿破侖
前因:
1809年,奧地利的卡爾大公與法蘭西皇帝拿破侖在維也納附近的瓦格拉姆,爆發了第五次反法同盟的最後一次戰鬥,結果奧地利戰敗,被迫求和。
▲ 第五次反法同盟指(1809年)
後果:
1815年,在擊敗拿破侖後,梅特涅組織歐洲列強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討論對法國的處置和戰後利益分配等問題,奧地利的外交聲望達到極致
▲克萊門斯·梅特涅(1773年5月15日—1859年6月11日)
詳細過程:
一、拿破侖退位
1814年,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用外交手段組建起第六次反法同盟,並在萊比錫戰役中擊敗拿破侖,占領巴黎,結束了拿破侖的統治。
3月31日,第六次反法聯盟軍隊如願開進巴黎,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被迫退位。歐洲各國君主不禁長舒一口氣,終於解決掉了這個大麻煩。這次勝利離不開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的斡旋,奧地利因為出力多,獲得了很高的聲望。
但只有梅特涅知曉這場勝利背後的艱辛。作為奧地利最優秀的外交大臣,他在1806年被任命為駐法大使,過與上流結交的方式獲取法國的機密情報。兩年後,因為對形勢的誤判,梅特涅將奧地利卷入與法國的瓦格拉姆戰役中,以慘敗告終,奧地利的處境變得非常危險。梅特涅終於認清了這個現實,自稱為帝國的奧地利,實力根本不足以支撐起它的名號。
▲瓦格拉姆戰役是第五次反法同盟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
既然硬實力敵不過,梅特涅便曲線救國,就用一條妙計扭轉了局勢。原來,恰逢拿破侖想要求娶奧地利的瑪麗·露易絲公主,但歐洲各國君主都打心眼裏看不起這個科西嘉島的暴發戶,不願意自降身份。
梅特涅卻主動勸說奧地利皇帝將公主嫁給拿破侖,緩和了兩國之間的關系。在撮合了這樁婚姻後,拿破侖果然揮師向東,發起對俄國的遠征,奧地利暫時安全了。
拿破侖在俄國大敗而歸,元氣大傷,令歐洲其他國家興奮不已,對向法國的再次征伐躍躍欲試。作為反法先鋒的俄國首先做出反應,積極與普魯士建立了同盟關系。反法的老牌國家英國與瑞典也急忙加入,第六次反法聯盟的隊伍規模急速膨脹。
▲瑪麗·路易絲(1791年12月12日-1847年12月17日
二、小心駛得萬年船
上一次失敗的經曆卻讓梅特涅變得異常謹慎。他知道雖然拿破侖在俄國吃了敗仗,但指揮能力以及動員能力依舊不可小覷。而奧地利軍隊人數不足,訓練不夠,難以與擁有強大陸軍的法國抗衡。若是冒然加入反法同盟,風險太大。
梅特涅主動向拿破侖建議,由法國向俄國遞交停戰協定,和平解決爭端。但其實他心裏很清楚,拿破侖是絕對不可能同意的。除了積極謀求和平外,對於阿爾卑斯各邦組成的反法聯盟,梅特涅也主動幫助拿破侖鎮壓。
▲1816年的拿破侖
即使在大戰前夕,梅特涅還在建議拿破侖接受同盟國的要求,將征服得來的包括波蘭在內的領土歸還,同樣遭到拿破侖的拒絕。其實,梅特涅並非真心實意地要站在法國這一邊,他這些看似居中調停的中立舉動,其實都是為了給奧地利謀求更多的有利條件:
他以抵抗俄、普為由,在拿破侖的允許下組建了奧地利自己的軍隊;他居中調停,讓拿破侖始終認為奧地利畏懼自己,甘願為自己做事,而又讓同盟國一邊只能與奧地利接觸;他也為同盟國做事,因為只有梅特涅能粘合普魯士、俄國、英國等國家為了法國而聯合,卻又為了自己利益而可以隨時敵對的脆弱關系。這極大的提升了奧地利在盟軍中的重要性。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年3月3日——1814年5月30日)
三、同盟國的成立
待時機成熟,奧地利加入了第六次反法同盟,並毫無疑問地獲得了同盟的領導地位。1813年8月11日,第六次反法同盟與法國的戰爭正式爆發。奧地利主營德國北部的主戰場,與俄國和普魯士的軍隊聯合作戰,奧地利的施瓦岑貝格伯爵為盟軍總指揮。
但戰事進展得並不順利,拿破侖指揮才能出眾,在弱勢的情況下,險勝施瓦岑貝格的軍隊。幸運的是拿破侖手下將領接連失敗,讓他無路可退。
▲萊比錫戰役
雙方最終萊比錫開展會戰,拿破侖堅韌的抵抗盟軍的每一次進軍,奇跡般地成功了,雙方僵持不下。關鍵時刻,梅特涅以領土為誘惑,促使法軍的重要友軍——巴伐利亞軍隊反戈,共同截斷拿破侖退路,法國戰敗。直到此時,拿破侖依舊拒絕和談條件,反法同盟軍隊於3月最後一天占領了巴黎,隨後簽訂了《巴黎和約》。
憑借著高超的外交手段,梅特涅成功幫助反法同盟擊敗了拿破侖,也令奧地利的國際聲望迅速提高,躋身歐洲大國之列。梅特涅理性、靈活、現實的外交策略,成為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中為弱小的奧地利保駕護航,一路將它送上維也納會議主座的助推器。
▲ 維也納會議(1814年9月18日-1815年6月9日)
結論:
梅特涅地外交動作一定程度上調節了第六次反法同盟的節奏,有利於同盟軍的勝利。此戰後,奧地利在歐洲話語權加重,梅特涅也在後來的維也納會議上風光一時。
參考資料:
《德意志史·第二卷 》《歐洲歷史大辭典·下》
《世界歷史卷》《外國歷史名人傳·近代部分 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