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汽車

汽車大咖談創新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17日 - 汽車小編 管學軍 
朗讀: 

管學軍

改革開放

40

年來,中國快速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保住

這個地位,

其核心在

於創新

當前,中國

經濟進入新常態

,要把

中國制造

升級

國創造,把中國產品

升級

為中國品牌,把中國速度

升級

為中國質量

,依然要靠

創新驅動。

然而,新形勢下,中國汽車企業該如何創新?

6

1

3

日,

2021

中國汽車重慶論壇

研討環節,

中國汽車報社社長

辛寧

長安汽車大數據中心總經理

張玉祥

無錫車聯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泓澤

混沌創新力發展研究院負責人

張雷

,就

走創新之路

提升企業內生動力

”的話題各抒己見。

楊泓澤

創新必須付諸行動

在楊泓澤看來,目前汽車產業已經不需要討論要不要創新的問題,而應該馬上付諸行動。

無錫車聯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泓澤

當前,汽車人要面對多條賽道同時競爭。楊泓澤分析稱:“過去135年,汽車的發展變化加起來都沒有未來10年多。未來10年,汽車已經不是任何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了。對於今天在座的汽車人來講,汽車產業過去是獨立的賽道,只要跑得穩、跑得好、跑得久就夠了。今天技術路線發生改變,導致了我們將面臨無數困難。比如,新能源是非常廣義的概念,在技術路線上,有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多條路線擺在面前。傳統車企不得不在這些技術路線裏面去做選擇,做自己的投入。每個投入花的不僅是財力,花的更多的是時間。”

消費者對於汽車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楊泓澤認為:“ 80後、90後、00後崛起給中國品牌非常好的機會,這個機會是什麼?是消費者對於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寬容度和接受度,這個接受度不管是給了中國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非常多的機會。消費者可以接受包括20萬、30萬、40萬、50萬元以上的中國品牌汽車,在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我在中國品牌做了很多年,當年我們哪怕提升1萬塊錢的銷售單價都是非常艱難的過程。今天,20萬-30萬元的中國車都被消費者接受了。但同時,消費者對產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某些品牌無法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就會被拋棄。”

產業重構推動汽車營銷領域必須創新。楊泓澤介紹說:“未來主機廠會把庫存的責任背在身上,通過金融公司管控各地庫存,進而把定價權拿回來,對於經銷商所有的授權都是統一的,經銷商只剩下包括線下服務店在內的少數職能。新的模式下,整個產業鏈重構,廠商關系重構。中國汽車產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變化,該不該創新已經不需要討論了,而是營銷創新必須馬上付諸行動。”

辛寧:

創新要理清九個關系

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曾說:“中國已經由工業文明社會上升到數字文明社會”。
辛寧對這一觀點非常認同,在他看來,如今推動社會發展的生產力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想創新必須先理清九個關系。

中國汽車報社社長

辛寧

辛寧指出:“一是生產關系的重構,要求企業必須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二是環境關系的平衡,這個環境是指人文環境,是指在大變革過程中,企業的社會關系、產業關系、用戶關系、市場環境等全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身處其中必須把握平衡。三是產業關系的融合,汽車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系從合作走向融合。合作是簡單的交易,融合是大家互為中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四是價值關系的協同,這是融合的前提。過去在機械工業時代抓住一次機會就會獲得暴利的情況一去不返了,將來唯有價值關系趨同、走向融合才能獲得發展;五是人文關系的傳承,在工業時代不用講人文關系,到了人工智能時代,必須講人文關系。原因是智能化的產品可以思考,可以與用戶交流,用戶需要人文關懷;六是數據關系的共享,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難點是,打通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七是法規標准關系的銜接,過去法規關系是獨立存在的,未來一旦實現萬物互聯,人和人之間的聯接只占20%,物和物之間的聯接將占80%,所以法規非常重要,否則沒有辦法形成生態;八是企業與用戶關系的聯接,一方面用戶和企業平台數據要打通,另一方面,企業要建立自己的數據庫,描述清楚自己的用戶行為與品牌之間的關系,這是智能化的重要前提;九是商業關系創新,工業文明時代,商業關系的出發點是利己的,到了人工智能萬物互聯時代,商業關系的出發點是利他的。將來,如果你成就不了別人,就沒法成就你自己。”

在辛寧看來,傳統工業時代,中國汽車制造形成了全產業鏈優勢;電動化時代,中國汽車與國際巨頭齊頭並進;智能化時代,中國一定能夠實現領跑。

辛寧認為:“大規模定制時代來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將會發生深刻變化,商業模式和出行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時代給中國汽車產業帶來的機會大於挑戰。但是企業贏得機會的前提是必須轉變觀念,大變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仍然按過去的思路和邏輯辦事。”

張雷:創新需逐步落實

既然全行業都明確了創新已刻不容緩,那麼就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但是,平心而論,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清楚該如何操作,部分企業甚至陷入低水平重複的怪圈。

如何跳出怪圈?張雷以第三方的視角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首先要明確創新到底幹什麼?目標是什麼?其次要明確創新解決什麼問題?創新解決的問題中,包含了戰略問題、營銷問題、運營問題、組織問題等等。過去,中國汽車企業不需要創新,原因是只要重複別人的發展路徑就行。現在技術大變革,中國企業要學會應對和處理不確定性、跳躍性和非連續性等問題。”

混沌創新力發展研究院負責人 張雷

在張雷看來,創新的核心在於認知和思維。他介紹說:“真正創新的能力來源在於思維能力。以在重慶買房為例,重慶房價信息是公開的,你買與不買,是由你對信息認知決定的,而認知的背後是思維決定的。我們混沌大學教大家創新,不是告訴你具體做法,而是培養你的思維。部分企業在行為這一塊,很容易陷入低水平重複,無法做到行業領先。我們研究了中國大量的企業,發現企業管理層的認知和思維決定了行為,行為帶來結果,結果需要驗證。最初的思維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創造思維是做假設驗證和迭代的過程。原來認為迭代就是嘗試,不對,應該先有思考,再有嘗試,繼而有反饋。一家企業創新能力的高低,不在於投了多少錢,做了多少嘗試,而在於每一次嘗試,你的思考、認知有沒有升級。”

“企業創新的關鍵是組織活力。”張雷指出,“一個公司要快速變化,必須建立創新型組織,它能夠對複雜的商業環境展現出極強的適應性,適應性來自於進化活力。企業的資源、人才、機制文化都可以一分為二,有一部分人是幫助你處理確定性事務,有一部分人是處理不確定性事務的。一個企業的發展越成熟,公司所有的機制,所有的人,所有大量的資源都在處理確定性的事務。說白了,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已經非常齊全,每個人只要照章辦事就行了。企業中處理確定性東西的人越多,這個組織對外部的變化越不適應。所以,大公司還要考慮下,有沒有分出一部分人關注外部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事件突發,企業有沒有能力處理好,處理不確定性的能力越高,這個公司就越呈現出年輕態。反之,公司就會顯得老化。”

張玉祥:創新變革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

當前,數據成為了主要生產要素。生產要素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汽車企業創新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長安汽車就是典型代表。

長安汽車大數據中心總經理 張玉祥

張玉祥介紹說:“我們始終堅定不移地打造中國品牌,2020年長安旗下中國品牌銷售突破了150萬輛,占比75.3%,為什麼要強調這個數據?原因是,長安汽車既有中國品牌,也有合資公司。我們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長安汽車‘十四五’開局良好,1-4月份市占比9.7%,同比提升了1.7個百分點,好於行業。”

“長安成績的取得源於2017年開始的第三次創新創業。”張玉祥分析說,“從2017年到2018年長安經曆了低迷的階段,2019年到2020年走上上升通道。第三次創新創業,長安的戰略定位是智能、低碳的出行公司。長安正在向四個方面轉型:一是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轉型,二是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型,三是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轉型,四是從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出行解決方案轉型。”

數字化建設方面,長安取得了重大進展。張玉祥介紹說:“長安數字化圍繞天上一朵雲、空中一張網、中間一平台,地上全場景重構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會把數據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來推動企業從自治化運營,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商業模式將從以前賣產品盈利,轉變為軟件創新的服務模式。長安整個組織架構也是按照互聯網思維——前台、後台、中台的方式來設計的,未來將主要圍繞這三大塊創新。”

企業創新,是常說常新的話題。2021重慶汽車論壇,主辦方邀請來自主機廠、零部件企業、咨詢公司、媒體的大咖共同探討創新話題,意在碰撞思想、拓寬眼界,幫助企業激發活力,提升內生動力。

然而,正如在討論環節,楊泓澤所言:“中國文化的骨子裏不喜歡墨守成規,所以創新是中國人最大的優勢。但是,中國人創新最大的缺點在於,不願意有耐心地,花很長時間做一件不見得有好處的事。”

說白了,創新的思想固然可貴,像苦行僧修行一樣紮實做好執行,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