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財富

興業有一口古井,富有傳奇色彩,相傳是……


字體大小:
2021年11月13日 -
:       
 

九派新聞12:13九派新聞官方帳號

龍泉楓木井

位於興業縣龍安鎮龍膽村

是當地一口富有傳奇色彩的古井

它是一棵古楓樹風化後

在樹根的位置形成了

一口深達3米左右的泉口

泉水常年不竭

數百年來一直如此

1996年

龍泉楓木井被列為

玉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

記者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

前往探訪這口古井

↓ ↓ ↓

01

井壁四周保留著楓木皮

龍泉楓木井位於龍膽村的村中央位置。在它的周邊,有不少古宅,形成了一種古風古韻。古井的周邊建了圍牆,牆上鑲篏有一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上面介紹道:“龍泉楓木井為古碩大楓樹風化後樹幹的雛形。泉水從樹根噴湧而出,常年溢滿……此井鹹豐元年十二月、“民國”丙子年三月、一九九一年七月、二0一九年十一月再次重修。”

▲古井周邊砌上了圍牆。

“龍泉湧日月,古跡耀春秋”。圍牆入口處的這副對聯,短短十字,道出楓木井悠久歷史。在圍牆左右兩邊,頂部雕刻著兩條黃色的龍,似騰飛狀,龍頭向牆門兩邊張望,威風凜凜,神氣逼人。牆面上貼著的灰白和青色相間的瓷磚,讓這裏多了幾分古樸的氣息。在靠近古井的圍牆上,還有一聯曰:“龍雨花朝楓井甃,泉流月夕桃源通”。

龍泉楓木井深約3米,井水清澈,不時有村民提著礦泉水瓶走進來,從井裏打水裝進瓶子裏。“這裏井水的口感很好。”一位在古井附近做泥水活的村民一下連裝了三瓶。他說,村民到地裏幹活時,都是從井裏裝水帶過去。如果燒茶的話,用這裏的井水燒出來的茶水也特別清香。

▲常有周邊村民前來取水。

走近井沿,可以看到井壁四周還保留著原來的楓木皮。俯身下去用手敲擊,這些楓木皮還可以發出清脆的響聲。透過井水,可以看到這些楓木皮一直深入到井底。長年累月被井水浸泡著,楓木皮卻能完好無損,著實讓人驚歎。在井底,有小魚在其中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村民陳梅霜說,聽村裏的老人說,古井裏一直都有魚兒,以前是村民特意放養的,後來就一直繁衍下來了。

“原來井水都是溢出井口的。”陳梅霜指著井口旁邊村民鑿出來的用以排水的小水槽說,就是通過這條水槽讓井水流到外面的。但大約在兩三年前,由於不少村民從古井裏通上水管取水,井水就不再滿溢。後來,雖然出於保護古井的考慮,村民不再從古井通水管取水,但井水也很少滿溢了。

02

古井圍牆上鑲有不少碑刻

在龍泉楓木井圍牆上,鑲有不少碑刻。這些碑刻立於民國丙子年(1936年),共10塊,主要有鄉賢龔善芳撰寫的《龍泉楓木井小序》和《重修龍泉楓木井征詩首唱》。“民國”粵桂軍統領文國華、六萬墾殖區區長陳錫光、興業縣縣長陳聘玉、前清廩生蔣又獻、前清附生張贊隆、仁厚上區區長陳孔鴻等人均題寫有奉和詩。

▲古井旁的碑刻保存良好。

這些碑刻保存得較好,上面的字跡也大部分清晰可見,只是有的石碑出現缺損,導致小部分字體失落。其中,龔善芳撰寫的《龍泉楓木井小序》的開頭如此寫道:“昔歐公言酒則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劉公言山水則恐人只知有山水而不知山水之外別有仙龍也。二公生平一則以桓圭袞裳為輕,一則以談笑鴻儒為重,為宋唐名賢誠著作家之潭奧摛翰者之華苑也……”字體為行書,筆力遒勁,看著賞心悅目。

這些碑刻,記錄下了古井以及與古井有關的一個個故事,其予古井以人文氣質,讓古井承載了文化內涵,增添了古風古韻。“人壽百年,紙壽千年,金石萬年。這些碑刻承載了許多的歷史記憶,在今天倍顯珍貴,值得好好保護。”有村民如此說道。

03

村民視古井為寶用心保護

50多歲的龍膽村村民陳擁軍介紹,龍膽村所在的龍安村形成已有1000多年歷史,早在唐朝時期,就是平琴州政治經濟中心所在地,這裏的綠鴉冶鐵遺址,曾經是南宋時期全國兩大冶鐵基地之一。龍泉楓井的出現,幾乎與村子的形成處於同一時期,但至於它出現的具體時間,並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

▲井壁上的楓木皮還保存完好。

雖然古井出現的具體時間難於考究,但關於它的不少傳說,村裏的老人一代代傳了下來。其中,這個美麗的傳說,在龍膽村裏幾乎婦孺皆知。

相傳,唐朝貞觀年間,龍安一帶大旱,江河、井泉幹涸。千裏赤地,莊稼盡皆枯萎。龍膽村村民於村中古楓樹下祭祀祈雨。祭祀當天下午,果真電閃雷鳴,大雨如注。忽然,一個驚天霹靂響過後,一道形如飛龍的閃電,將古楓樹從根部劈斷。這時,樹根的裂縫處,泉水噴湧,水柱高達數米。村民欣喜異常。有心急的村民走近水柱,伸嘴過去嘗試了一口,泉水清冽甘爽,甜潤可口。後來,古楓樹枯萎後,樹根處形成一圓形井口,泉湧不息。後來,村民為紀念這棵給大家帶來了福澤的楓樹,於是把這口水井取名“龍泉楓木井”。

▲龍泉楓木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擁軍說,村民們一直視這口古井為村裏的寶貴財富,一代代人用心保護,使古井能夠很好地保存下來。清朝嘉慶二十一年,在保存原井形的情況下,在井周圍鋪上石塊石條。1996年龍泉楓木井被列為玉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采寫 | 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耀前 周立華

責編 | 梁琪嵐

校對 | 張冠中

審核 | 李嶽青

監制 | 鐘日新

出品 | 玉林日報全媒體

你還想知道的這些事

玉林日報新媒體矩陣

來源:玉林日報微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