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中東“小霸王”以色列的煩惱:管不了的哈瑞迪猶太人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06日 - 健康小編  
   

  

五十年後的以色列將會有50%的人口不需要工作、不需要服兵役、不需要納稅,不需要擔負任何社會責任。而剩下的50%的以色列人將負責供養這些人,如此荒唐的現象將使以色列迎來真正的亡國危機。

以色列,位於地中海東岸,約旦河西側的一塊狹長土地上。猶太人稱它為上帝的應許之地,自2000年前猶太人亡國之後,漂流在世界各地的猶太複國主義者們一直都在尋求在這塊應許之地複國的方法。

二戰時猶太人囤積德國人財富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納粹的暴行讓歐洲的猶太人幾乎全滅。這樣的遭遇也讓幸存下來的猶太複國主義者們堅定了複國的決心。

他們以二戰最大受害者的身份進行各種努力,終於,1947年,在西方國際社會的幫助和美國的極力推進下,猶太人終於在這塊上帝的應許之地成功複國。

然而新生的以色列卻面臨著“夭折”的風險,作為信仰猶太教的以色列出生在中東既是一種“原罪”,他們的應許之地在兩千多年來已經有了新的主人:巴勒斯坦。以色列沒有經過巴勒斯坦的任何同意便在美國強權的支持下建國,可以說對於巴勒斯坦人民來講,以色列是徹徹底底的侵略者。

以色列和美國這樣的行為無疑激怒了一眾阿拉伯國家,就在以色列建國的隔天淩晨,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國家們立即組織了“阿拉伯國家聯盟”,集結了4萬軍隊,主動對以色列發起進攻。雖然阿拉伯國家們在前期一度占據巨大優勢,但在美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下還是以失敗告終。



  

歷經七十年的發展,和五次中東戰爭的勝利,今天的以色列已經擁有了全世界排名前二十的軍事力量,大量的軍工自研產業,和人均近4萬美元的GDP水平。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就算結盟也無法再威脅到他。以色列儼然已經成為了中東的“小霸王”。

以色列的煩惱

然而,城堡都是被從內部攻破的,以色列表面強勢的背後是這個國家的國內困境已經積重難返,以至於以色列央行行長在2010年就發出警告稱“以色列再這樣下去的話,那麼以色列的繁榮將無法持續”。

中東小霸王以色列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以色列的精英們會如此的焦慮?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就從最近的新冠疫情說起。

早在去年三月份,以色列政府就頒發了防疫禁令,要求所有學校關閉、禁止十人以上的聚會。其實這在普遍反應遲鈍的國家裏面已經算是“三好學生”了,但是截止到6月18號,以色列全國感染人數已經達到了近84萬。

而在這次疫情當中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貢獻”了一半的感染人數,而他們的實際人口只占以色列的12%,他們就是以色列的哈瑞迪猶太人。為什麼哈瑞迪人的感染率這麼高呢?難道是因為他們身為國內的少數群體被其他以色列人欺負,處在社會底層,缺少足夠的醫療資源嗎?

事實恰恰相反,那些真正被不平等對待的反而是其他大部分的普通以色列人。反而是這群哈瑞迪人,他們自打禁令發布一開始就處處和以色列政府作對,他們的學校禁止停課,他們的宗教活動也照常舉行,他們的宗教婚禮和宗教葬禮每次都有上千人從全國各地趕來再回到全國各地,仿佛一個個移動的病毒培養皿。

那麼到這裏就會有人問到,這群哈瑞迪人到底是什麼來頭?他們為什麼這麼頭鐵?他們這麼亂搞,以色列政府難道不管管嗎?

事實上,以色列政府當然想管,但是管不了,哈瑞迪人目前最德高望重的精神領袖九十二歲高齡的卡列夫斯基拉比就在公開場合表態過對禁令的反對,他說:“沒有什麼能夠讓哈瑞迪人停止對猶太經典的學習,就算是新冠病毒也要給托拉讓路”。

在此基礎上,哈瑞迪人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遊行抗議,這也讓以色列政府對於哈瑞迪人問題的處理越來越棘手。而除了新冠疫情以外,以色列社會結構面臨的最大的困境也是哈瑞迪人。

哈瑞迪人,以色列的“天龍人”

哈瑞迪一詞來自猶太經典《以賽亞書》,意思是因為神說出話而戰戰兢兢的人,其他的以色列人更願意稱他們為猶太教的極端正統派,也就是在教義上更趨向於極端和保守的那一批人。他們信仰最傳統的猶太教,嚴格遵守教義和習俗,拒絕任何形式的變革。

他們只穿黑色和白色的服飾,男人蓄起胡子,帶著黑帽子,兩邊留著小辮子,而女人結婚後則要剪掉頭發,帶上假發和頭套,穿樸素的衣服遮擋住全身。哈瑞迪人拒絕任何的現代科技,他們認為這些東西會為他們帶來教義以外外的東西,破壞他們的信仰。

正統的哈瑞迪男子會從16歲開始就進入哈瑞迪經學院學習,而哈瑞迪經學院裏面只學習猶太經典,讀經和誦經。經學院不教授任何世俗的東西,而且只要你願意,你甚至可以在經學院一直學習到四五十歲。

而哈瑞迪女人則負責養家糊口,她們大多深入簡出,從事著一門和外界接觸不多的工作。在哈瑞迪人的教義中,如果妻子能夠在感情和物質上供養整個家庭,那麼她們將在自己丈夫對猶太經典的學習中獲得同等的榮譽。

這樣的宗教觀和家庭組織形式讓哈瑞迪人的社會變得越來越封閉和內循環,他們不工作,不納稅,不服兵役,整個一生都在做學習宗教教義和生孩子這兩件事。

以色列現在人口約為1000萬,哈瑞迪人口有120萬,占總人口的12%,雖然他們的人數占比不是特別的高,但是他們的生育率卻高的離譜。

2018年,哈瑞迪平均育齡女性的生育率為7.1,這意味著每一個哈瑞迪女性一生平均要生7個孩子,再加上現在整個哈瑞迪人中有60%的人年齡在20歲以下的,這也讓他們的年齡結構極為年輕,而以色列身為發達國家也有著極低的新生兒死亡率。

這也就導致了哈瑞迪人人口的指數級增長,再過五十年,哈瑞迪人口將達到以色列人口的50%,而這些人不用工作,不用納稅,不用服兵役,剩下的的其他以色利人還要負責供養他們,也難怪以色列央行行長會發出那樣的擔憂。

畢竟這樣的人口結構放在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會成為最大的國內矛盾,以色列如果長期這樣下去,那麼甚至都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入侵,以色列自己就會把自己帶入亡國的境地!

盡管以色列政府給哈瑞迪人的福利已經如此周到,可是全世界最討厭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卻也是這群哈瑞迪人!按道理講,國家將他們照顧得如此之好,哈瑞迪人不應該這樣討厭自己的國家啊,為什麼他們會在一邊享受著國家的福利,一邊又在看不起自己的國家?



  

這又要說回我們前面提到的哈瑞迪人的極端宗教信仰上面去了,在他們的信仰中,他們認為兩千年前的猶太人亡國是上帝對猶太人的懲罰,而猶太人必須要接受這種懲罰,直到上帝降下彌賽亞,猶太人才能夠得到解救。

而現在的以色列不是猶太人被神解救的產物,而是人為設定的猶太人國家,這是對猶太教義的忤逆,也是對上帝的大不敬!

所以,盡管他們也生活在以色列這個國家,享受著政府給他們的特殊待遇,吃的喝的都是以色列其他納稅人提供的,可是他們還是對以色列這個國家和其他的以色列人充滿了鄙夷,可以說是以色列國內的“白眼狼”。

那麼究竟以色列國內的這群哈瑞迪大爺的現象是如何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的呢?其實給以色列帶來“哈瑞迪煩惱”的不是別人,正是以色列的國父:本·古裏安。本·古裏安是一名堅定的猶太複國主義者,而他當時為了建國以色列不得不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猶太人力量。

1947年時哈瑞迪人在猶太人中只是很小的一個群體,甚至一開始他們並不想支持本·古裏安的建國夢,但是本·古裏安承諾他們如果加入新建立的以色列,他們可以不納稅,不服兵役,保留宗教法庭和經學院制度,並且經學院所有的開銷由以色列政府承擔。

以當時哈瑞迪人的人口來看,答應他們這些條件也沒什麼大不了,可本·古裏安算是徹徹底底的低估了哈瑞迪人對生孩子的熱情,然而在以色列這種被西方自由主義“思想殖民”的民主國家,決策“綠燈”一但亮起,再想去熄滅可就是難上加難了。

以色列的未來

2014年以色列國會以67票贊成1票反對的巨大懸殊通過了對哈瑞迪人的征兵法。然後在2017以色列最高法院又廢除了哈瑞迪人免服兵役的法律。一石激起千層浪,哈瑞迪人立刻走上街頭開始抗議,更有人揚言:哈瑞迪人服役之日就是以色列內戰之時!

時逢以色列大選,民主國家嘛,人多即是“真理”。哈瑞迪人的政党身為以色列第三大政治力量,難免會成為各方想要拉攏的方向,而時任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為了尋求連任,不得不再次和哈瑞迪人回到談判桌上。

最終以色列政府和哈瑞迪人達成了“綏靖原則”,通過了對哈瑞迪人的暫時延緩參軍方案,讓哈瑞迪人可以名正言順地拒服兵役,哪怕有避無可避只能參軍的哈瑞迪人,到了軍中也是各種消極待業,根本無法成為以色列軍隊的有生力量。

當然,以色列也有想要離開經學院回歸世俗社會的哈瑞迪人,然而當他們走出經學院才發現,自己學習了那麼多年的猶太經典,卻沒有學習到任何一項世俗的生活經驗和工作技能。這使得他們在世俗世界處處碰壁,無奈之下只能再次回到經學院這個“百萬漕工”的古老系統裏。

所以,為了大部分哈瑞迪人的生存,他們必須要維護經學院這項古老的制度。以色列的建國者本·古裏安和他的同僚們根本就不相信什麼應許之地,他們都是在在世界各國之間磨成人精的政治家,是世俗的不能再世俗的猶太人。

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建立基本上都是靠的這群世俗猶太人的努力,而這群世俗猶太人努力的成果卻在面臨國家內部極端猶太教的沖擊,甚至面臨亡國的危機,這真的是一個很諷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