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全網直播首秀丨走進作家葉兆言的書房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27日 -
:       
 

葉兆言是當代著名作家,也是著名的藏書家,代表作有《南京傳》、《刻骨銘心》、“夜泊秦淮”系列等。他的祖父葉聖陶,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父親葉至誠得過江蘇省第一屆藏書比賽的第一名,一度是南京藏書量最大的人。整個家族大量積累的閱讀經驗潤物無聲般滋養了葉兆言,“從未想過做一個作家”的他,順理成章走上了寫作之路。

他曾說:“寫了幾十年,除了寫作,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但其實,作家的所有秘密,都藏在了書房裏。

12月25號上午10:00-12:00,南京大學教授餘斌、南京外國語學校高級教師蔣興超,豪華陣容蒞臨“譯林出版社”抖音直播間,一起走進作家葉兆言的書房。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家的書房長什麼樣?

他喜歡什麼書,又拒絕讀哪些?

書房,對作家意味著什麼?

本次直播特別邀請了全國語文名師、南京外國語學校高級教師蔣興超,與教育世家出身、多次擔任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的葉兆言,一起談談家長和老師關於學生閱讀寫作的痛點:

amocity
amocity

  


學生不愛讀經典怎麼辦?

平時妙筆生花,考場呆若木雞如何化解?

不同的身份,面對相似的教育難題,他們之間又會碰撞出何種思想的火花?

作為直播首秀,此次活動,葉兆言將在全網首發新書《通往父親之路》,這是他六十餘載人生中,首次在書中直面父輩這個話題。為什麼人們常說“一代不如一代”?我們在通往父親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麼?這次,他將與南京大學著名教授、好友餘斌,一起談談父親這個話題,聊聊祖輩、父輩們那些難忘的陳年舊事。

△打開抖音,掃描二維碼△

嘉賓簡介

葉兆言

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畢業,進工廠當過四年鉗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1980年代初期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南京傳》,八卷本《葉兆言中篇小說系列》,五卷本《葉兆言短篇小說編年》,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花煞》《別人的愛情》《沒有玻璃的花房》《我們的心多麼頑固》《很久以來》《刻骨銘心》等,散文集《陳舊人物》《陳年舊事》《雜花生樹》等。

餘斌

1960年生於南京。1978-1989年就讀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著有《張愛玲傳》《周作人》《提前懷舊》。

蔣興超

南京外國語學校高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南京市德育帶頭人,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南京市優秀班主任,南京市師德標兵。三次榮獲全國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著有《潔白的詩行》《尋章問道探迷津》。

《通往父親之路》首發

一代不如一代?

我們在通往父親的道路上,

amocity
amocity

  


究竟遭遇到了什麼?

一場父子關系探討的文學漫旅

葉兆言全新作品

回歸寫作初心

以其六十餘載生命體驗

初次直面 致敬 反思父輩的人生之書

“這是我一直想寫的一部書。”

本次活動中將要首發的《通往父親之路》是葉兆言的全新作品,也是他初次直面父輩的人生之書。

在葉兆言筆下,父子關系的文學漫旅亦摻雜濃鬱的文化反思:出身文化世家的葉兆言,文學史上的耀眼明星是其家中常客,祖輩父輩的特殊經歷,也令他對20世紀中國數代知識分子命運投以持久觀照。

他從歷史縫隙發見他們的來路去處,一度悲觀認為超越父輩幾乎是不可能的,“魯迅談起章太炎先生,我祖父(葉聖陶)那輩人談起魯迅先生,我父親談起祖父那一輩,然後就是我,談起父親和他的朋友。一句話,我們都成了九斤太太的後人,歷史仿佛早已寫好了,注定了一代不如一代,我們這些不肖子孫,似乎都不可能再超越父輩。”

在本書中,他發出疑問之思:我們在通往父親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麼?

想要知道葉兆言對這一話題更深入的思考,歡迎鎖定12月25號上午10點的譯林出版社抖音直播間,讓我們進入著名作家的書房,一窺他有關閱讀和寫作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