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旅遊
字體大小:
2022年4月10日 -
:
杭州,這座千年都市,從來不缺文化底蘊和迷人景色。
雷峰塔下,白蛇許仙"只因前世那一眼,更待來生未了緣"的哀婉故事相傳;白堤之上,蕩漾著唐人"江南憶,最憶是杭州"的記憶;念及兩宋,讓人猶記那句"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千年一歎。
美麗的城市一直被人"惦記"。感天眷顧,於是天上天堂,人間蘇杭。時間在變,城市在變,然而不變的是驚豔與安逸,一如中國人記憶中80年代的杭州那樣。
1、 京杭大運河
1400年前,有一條大運河橫跨南北,連通了君王的雄心與豪邁,順道連接了千年歷史長河地緣的認同感。
80年代,京杭運河上往來船只絡繹不絕,兩岸高腳樓影影綽綽,這裏是杭州,正是這條運河兩岸的一個城市。
而運河的興旺,則帶起了"江南十大名鎮"之首的塘棲鎮,這首千年流淌不止的鴻篇,緩緩的在這座千年古鎮中心,時間已是80年代,也是鴻篇的收尾。
塘棲始建於北宋,曾經商賈雲集的盛況如今我們仍能在這感受一二。這裏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人們的出行,除了船也就是橋。
這裏不缺古橋,看那運河之上橫跨兩岸的長橋,那就是廣濟長橋,也稱通濟橋。是如今僅存的幾十座古橋中的一座,風霜的寢室仍然掩蓋不住他往日的壯觀。
運河上僅存的七孔石拱橋,如長虹臥波一般,靜靜的躺在運河之上。仿佛從歷史深處走來,見證著塘棲的千年歷史,也見證古餘杭的興盛與再起。
岸邊的街廊,多有鄉人遊人緩緩走過,安逸的日子讓人不自覺與如今的杭州對比起來。街廊,古橋,運河融合在一塊的古鎮,讓人不禁念及那"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情景。
它像是一處不為世人所發掘的世外桃源,處於其間不覺年華流逝。踏著隱隱被朝露打濕的青石板,耳邊還能聽到細水鼓鼓之聲,兩岸匠人吆喝聲。
方寸間的熱鬧,歡愉更勝21世紀的今天。
2、 杭州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從古至今,人們對於這座城的這個湖都是極為偏愛的。她是詩家之幸,也恰似體貼才子心氣的紅顏佳人,哪怕只是匆匆人生的方寸之樂。這座城,因西湖而起,也因西湖而興。
西湖之與杭州,猶如黃河長江之與華夏。5000年前,先民們在這湖畔傳承血脈,後人稱為"良渚文化"。
白居易坦言"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也感慨"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1000千年,這裏是吳越王的龍興此地,此後小吳越而大西湖從來不只是詩家幻想。後人都說江南天子多詞客,對於杭州,也正因為有了西湖,才有了詩家之幸。
80年代的西湖,碧波蕩漾風景秀麗,良辰美景點綴零星遊客。那時遊客稀少,只有寥寥數個遊客泛舟西湖。
在碧綠荷葉的掩蓋之下,隱隱還有才子佳人流連其間。美妙的情意也在這其間流淌。從前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湖濱屹立著嶽王廟,那是八百年後人民依舊往來吊唁的英雄,八百年前最沉痛的"華夏之殤"。嶽王廟面朝西子湖,背靠棲霞嶺。兩側對聯寫著: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殿上有著葉劍英葉帥親題的"心天昭日"四字匾額。
而那位800多年前的英雄,靜靜的站立在那,右手握拳,左手扶劍。還是當年那般熱血與堅定。
漢家的旗幟永遠飄揚在杭州以北,還有華夏大地,嶽飛若能看到,也會感歎華夏子孫最終還是完成了"還我河山"心願,不似那刻薄短視的宋主。
遠處飛來峰的晨鐘聲聲入耳,80年代的西湖之濱還似那年那般!
三、那年杭州
那年的杭州,市區沒有如今的大,人也沒有這麼擁擠。鄉人相見都很熟絡。往來的車輛還都是大電車,市民出行除了船還有騎著自行車的。
武林門長途汽車站,人們靜靜坐著等待汽車。從前慢,慢到人們等車中互相聊天也不覺時間煩躁。
街頭時有代寫書信的,那是遠行的遊子,打拼的長輩聯系家園的的途徑。慶春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的街道不是只有如今才有的。
環衛工人踏著三輪垃圾車點綴在街道之上,臨街都是二層的木頭房子,不如現在這般高大,卻能夠遮住人們煩亂的心。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在其中發芽,驚豔了時光也驚豔了如今的我們。
沒有對比,就不知道歲月變遷的痕跡。新城市在舊城市的基礎上拔地而起,也是一樣。筆者時常想,如果用鏡頭,去一幕幕的輪換今日與往日對比,是不是效果會更好呢。
不同的鏡頭之下,城市的縮影盡顯眼前,當年的街道,是否有與你如今一樣匆忙的人呢?如今的杭州高樓林立,繁華之下還有繁忙的人們。
繁華的建立也根植於人們的繁忙,但曾經的杭州,早已留在了歷史長河中,留在了詩人的吟詠之中,留在了史家的筆耕不輟裏。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離去甚遠,離往日甚遠,二十年的滄桑變化讓我們從為衣食愁,到為衣食住行愁。
無論是買房的喜怒哀樂,還是娶妻生子的美好期待,對於一個城市的愛,往往從記憶中就根植於此了。
曾經定格的時光,總是讓人懷念的。一個城市的建立,是一個民族用鮮血換來的。80年代的杭州,是百業凋敝百廢待興的杭州,如今的杭州,如今的中國,是一個奮發向上沖上世界之巔的偉大國度。
我們要做到的,就是銘記歷史。可以懷念,但不要傷懷,因為最好的一定是眼前,過眼雲煙永遠不屬於如今的我們。致敬最難忘的歲月,願你我把握努力向上的現在,與君共勉!
文/南宮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