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此人是一品大員,死後家徒四壁,皇帝登門失聲痛哭,親賜諡號文正


字體大小:
2022年7月27日 -
:     
 

乾隆一朝是大清的盛世時期,無論經濟、文化都到達了封建社會的最高峰,不過盛世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那就是大清的官吏也腐敗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如果說乾隆朝的官員十之九貪顯然一點也不誇張,甚至可以說一百個官僚中能有一個清官已經是燒高香了。

然而在乾隆晚期、嘉慶早期時卻有一個讓人值得尊敬的清官,此人便是嘉慶帝顒琰的老師朱珪。朱珪是乾隆十三年的進士,在入仕的幾十年中,他從道員、按察使、布政使一直做到了巡撫、總督,後來又調入京城擔任各部尚書。還曾一度擔任顒琰的老師。

朱珪對顒琰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顒琰後來覺得老師的教誨,關系到他的一生,從當皇帝後的生活作風和理政方法上,都可隱隱約約地出現朱珪的影子。正因為如此,他們師傅與弟子之間的情誼非同尋常,在顒琰往後的帝王生涯中,朱珪成為了他的心腹和寵臣,顒琰也找到了最為可靠的支持者。

就在朱珪與顒琰相處極為融洽之時,朱珪卻被乾隆的一紙調令外放學政了。朱珪離開京城後,與顒琰的書信往來非常頻繁,後來朱珪去世後,嘉慶帝在《悼詩》中寫了一句“半生惟獨宿,一世不貪錢”的名句。

在乾隆朝後期,像朱珪這樣的清官可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吏治敗壞,貪官遍地,從朝廷到地方,從和珅到道、府、州、縣,層層勒索,關關納賄,當官發財,天經地義。在這種狀況下,為官不貪錢,真可以稱為傲立純潔的白蓮花,出汙泥而不染。

嘉慶十一年(1806年)朱珪去世之後,他的臥室內只有木凳木床,上面鋪的是舊棉布褥子,蓋的是舊棉布被子。他的另一間書房,只有幾箱書籍。當嘉慶帝趕到朱珪府上前去祭奠的時候,由於他家的門太小,皇帝的禦轎竟然抬不進去,只能步行而入。

amocity
amocity

  


當嘉慶看到恩師如此寒酸的境況,忍不住失聲痛哭。嘉慶隨後下旨賜銀二千五百兩治喪,並賞陀羅尼經被,著慶郡王永璘帶侍衛十人為其致祭。

堂堂當今皇帝老師,朝廷一品大員死後如此寒酸,聞所未聞。或許有人會說朱珪是嘉慶帝的老師,這種清廉節儉是故意為之,為的就是博得死後一個好名聲。其實不然,朱珪的清廉操守絕非是一時的,在他入仕為官的50餘年間,他一直都是個“窮光蛋”。

早在朱珪擔任山西布政使時,朝廷提拔他為禮部侍郎,他竟然拿不出入京的盤纏。不得已之下,朱珪找到了好友陽曲縣縣令吳重光,向他借了二百兩銀子,而且還寫下了借條。過了一些日子,朱珪從京城托人將銀子還給了吳重光,並索取了借條。

amocity
amocity

  


一位二品地方大員,主管主管一省的財賦人事的官員,上調時竟然連二百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其清廉程度可見一斑。後來朱珪在安徽巡撫任和兩廣總督任內,他也一直奉行“清介持躬,自俸廉樸,毫不沾取。”的為官原則。

其實,清代自雍正實行養廉銀制度後,地方的督撫大員收入也還過得去,至少一年也有個幾萬兩銀子的收入,朱珪當然也不例外。可是他的這些銀子都被他給捐出去了,有的是為了救濟百姓,有的是為了修路建橋,所以朱珪的一生都是在“囊中羞澀”中度過的。

當然,這樣一個為國為民為皇帝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死後確實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嘉慶帝晉他為太傅,入祭賢良祠,並賜其諡號為“文正”,有清一代獲此諡號的僅有八人,嘉慶帝最終倒是也沒虧待自己的老師。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清史稿》,《清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