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秦朝滅亡時,名將王翦後代分家避禍,不料造就了兩個千年豪族


字體大小:
2023年11月20日 - 歷史小編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史上第一個完成一統六國大業之人,此壯舉更是奠定了長達兩千多年的我國封建時期的基本制度。秦始皇能夠創造下如此輝煌無比的時期,除了他本身具有的宏才大略外,還離不開李斯和王翦的一路幫助。

其中,丞相李斯是人人知曉的英雄人物,不過卻鮮少人知道名將王翦。在建立秦朝這一過程中,王翦可是居功甚偉,創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不過,相傳後來在秦朝滅亡的時候,王翦的後代為了躲避被人殺害,便采取分家一形式來自保。不料正因為此決定,使得王翦後代創建了2個千年豪族。

王翦雖然出生在貧窮之家,但他的祖上卻頗有背景,其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嫡系子孫。也許受祖上的影響,王翦從小就對兵法感興趣,還特別聰明伶俐。到了20歲,王翦就加入秦朝軍營,更是憑借著自身辦事沉穩、驍勇善戰,得到了白起的青睞。

白起非常看重他的出色作戰能力,於是便將王翦安排跟著自己一起共事,而且還派任王翦作為秦趙長平大戰的青年將領。在這一戰中,王翦果然不負眾望,憑著英勇的作戰能力擊退了敵軍。前後更是參與了多次戰役,都大獲全勝,隨後被提拔為將軍。

後來王翦又參與了平定嫪毐叛亂,同樣是以勝利結束了這一戰役,不僅如此,還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秦始皇十分看重王翦,不僅將他視為國之柱石,還命他率領軍隊橫掃中原地區的各個國家,完成一統六國大業。



  

王翦接到這一重任,他先是帶兵對抗韓國,采用水淹之法將韓國成功除掉,後與趙國軍隊對抗時,使用離間計除掉了李牧,更是滅掉了六國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就這樣,王翦僅用幾年的時間,就占領了黃河以北的廣大土地。

在趙國滅亡的第二年,燕國太子丹想要為趙國報仇,便派他國的荊軻前去乾掉秦始皇。不料荊軻沒有成功完成任務,但燕國這一行為徹底惹怒了秦始皇,於是他直接命令王翦帶領士兵去除掉燕國。

而燕國的軍事力量極其差強人意,根本就不是秦朝的對手。王翦不僅在易水之戰中取得了勝利,還滅掉了燕國,先後更是對魏國進行了大掃蕩。就此王翦一人率兵除掉了三國,使得秦朝的立足地位更加穩固了。

在滅掉三國後,秦始皇又將目標對准了楚國,不過楚國的實力在當時當屬最強,為了確保能成功拿下楚國,秦始皇還特意召開了各大群臣會議。其中,王翦提議道:“雖然楚國已衰落多年,但依舊存亡著,想要徹底對楚國斬草除根,必須要有60萬兵力,以及充足的兵器和軍糧才行。”

然而,李信卻不這麼認為,說:“楚國早已不是當初的楚國,軍事力量肯定也大不如前,我看只需要出20萬兵力,便可將楚國消滅掉。”在面對不同的提議時,秦始皇最終選擇了李信的,當場命李信為滅除的總領。

不幸的是,李信率20萬兵出征數月後,直接大敗而歸,這一結果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秦始皇得知此消息後,勃然大怒道:“信了李信的邪兒,耽誤我一統六國的進度,看來想要蕩平天下還得靠王翦將軍。”

於是,秦始皇放下自己的尊貴身段,親自到王翦家中請罪。面對秦始皇這一出,王翦哪敢拒絕,便回到軍隊中。在清點60萬兵力和充足兵器、糧食後,直接奔赴出國。不過王翦在出征楚國前,卻給秦始皇留下一封信,上面寫道:“王翦在所不辭為皇帝蕩平天下,不過希望皇帝能在我這次歸來,賜予我一些美田和宅院。”

一年後,王翦成功消滅楚國。因此,王翦成為了秦國一統天下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將領,戰功赫赫。俗話說得好,“功不可高過主”,而王翦也非常明白這一道理,在秦朝一統六國後,便向秦始皇遞了請辭,且提出自己想要解甲歸田的想法。

同時,王翦還多次向秦始皇請求賞賜一些田地宅院、金銀珠寶給自己,以表示自己創下這些戰功只是為了貪圖財富,對軍權完全不感興趣。在王翦的請求下,秦始皇自然沒有虧待他,一一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此後,王翦便過上了隱居生活,格外逍遙自在,但秦朝就沒這麼瀟灑了。秦始皇去世後,秦朝天下動蕩不安,先是有陳勝吳廣率兵起義,後有項羽。為了維護秦朝的統一,王離擔任起了保護秦朝這一重任,其為王翦的孫子。

不過,當時秦朝的軍隊力量大不如前,王離在巨鹿與項羽交戰時,最終戰敗了,還被項羽給斬首了。王離之死使得整個王氏家族的命運如同秦朝一樣飄搖不定,因為秦朝一旦滅亡,那些曾經被王翦乾掉的六國後代,一定會來報複王氏家族。

因此為了保住家族,王離的兩個兒子王元和王威采用了分家一形式,各自帶領家族其他人出逃。當時王元帶著家族其他人逃到了琅琊,王威則逃到了太原。不久之後,秦朝迎來了大滅亡,而王家的後代由於早已逃跑出秦朝,並沒有受到過多的牽連。

自此之後,王氏家族逐漸得被世人所遺忘。直到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使得所有人紛紛逃命,而定居於琅琊的王氏反而冒著生命危險,選擇與司馬睿並肩作戰。並且在琅琊王氏的幫助下,司馬睿還成功建立了東晉,因此,琅琊王氏在整個東晉名聲四起,是東晉王朝的頂梁支柱。

並且琅琊王氏在魏晉南北朝這一時期內,一共出現了36位皇帝和35位宰相,這龐大的數據足以說明琅琊王氏在當時的地位之高。而生活在太原的王氏後代,雖然沒有琅琊王氏如此顯赫的身份,但到了唐朝之後,太原王氏位列唐朝五姓七望的首位,也是相當有威望的了。

可見,當初王氏家族做的一個分家決定,使得王翦的子孫後代可以流傳至今,而且在經歷過那麼多朝代的動蕩,家族沒有走向衰落反而趁著各種時機東山再起,王氏家族的智慧真的令人欽佩不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