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3年12月23日 -
:
有一點一直實在想不明白,劉邦為什麼要廢掉嫡長子劉盈,反而立少子劉如意?
要知道劉邦有此想法的時候,劉如意只有七歲,這樣的一個小孩子,他就不怕子少母壯,主少國疑,被人竊了江山?
畢竟這時的劉邦已經58歲了,在當時已經是絕對的高壽了,想再陪伴兒子幾年,怕是他自己都不會有此奢望!
再說,秦朝廢長立幼前車不遠,老練穩重,猜忌心強的劉邦怎麼會犯如此錯誤?
史書上說,劉邦是因為,嫡長子劉盈仁慈軟弱,不像自己,所以常思廢之。而趙王劉如意類己。
這就有點扯淡了。要知道當時的劉盈只是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劉如意更小,只有六七歲,哪裏談得上像還是不像。以劉邦的練達世事、英明神武總不至於因寵愛戚夫人,就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儲吧?
再說,從後來孝惠文帝一系列的表現來看,他就算沒有繼承劉邦的雄才大略,但諸如豁達大度、宅心仁厚這樣的優點還是多多少少被他繼承了的。
劉邦一死,大權在握的呂雉就將劉如意招進京,企圖加害,但是劉盈不但出面阻止了母後的泄憤謀殺計劃,還在以後的日子裏,對這個曾與自己爭位的弟弟多加保護。
為了不使兄弟落入母後的掌握,劉盈不僅把劉如意帶進了自己的寢宮,而且還終日形影不離,吃住均在一起。當最終百密一疏,兄弟被毒殺、兄弟之母被做成人彘後,還哭泣自責,開始自暴自棄,沉溺於酒色,最終建康狀況江河日下,只活了23歲便崩逝了。
這樣的一個太子,劉邦有什麼不滿意的呢?一定有什麼更重要的原因,使他三番四次非要立更看不出一二三四的劉如意。
從史書中的記載來看,劉邦對於自己的嫡長子一向就不怎麼待見,甚至欲除之而後快。
漢元年十月,劉邦入關滅秦,漢元年八月(次年八月,漢初沿襲秦歷法以十月為歲首),劉邦反出漢中,在這十一個月之中,劉邦只派了呂後之兄呂釋之回老家,而沒有任何將兒子接過來享清福的想法。
漢二年四月,劉邦打下彭城,天天在城裏置酒高會,也沒想到把家人接到國都裏開開眼享享福,直到項羽從齊國前線殺了個回馬槍,在彭城擊潰了漢軍主力,劉邦才於逃跑路上路過老家時匆匆忙忙安頓家人,其中的冷漠是非常明顯的。
如果說這還不算什麼的話,劉邦將兒女踢下車就有點驚悚了。
據《史記》記載,劉邦在逃亡路上,接連三次將搭乘自己車子的兩個子女魯元公主和孝惠帝踢了下去。
人在逃命的時候,什麼也顧不上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問題在於,夏侯嬰下車將這一對小兒女拉上逃跑,跑到安全地方後,劉邦反而痛毆了夏侯嬰一頓。
按照正常邏輯,就算劉邦對聚少離多的劉盈沒有多少感情,但父子天性,此時劫後重逢,應該喜極而泣才對,怎麼不僅不感謝救子的夏侯嬰,反而還要痛毆呢?這也太不合情理了。
此外,還有一事也能洞悉劉邦的險惡用心。
漢十一年,也就是劉邦逝世前一年,淮南王英布叛亂,劉邦讓劉盈以太子之身率軍平叛。這個看似尋常的人事安排,其間隱藏的險惡不可謂不大。按照商山四皓的話來說,太子若出征有功,地位並不會因此有所增益,一旦無功而返,後果將不堪設想。
要知道英布不同於韓信、彭越等人,對於自己的處境早有預見,造反也不是倉促而起,再加上勇猛善戰,名冠當時,平叛談何容易?稍有不慎,不是在戰場上掛彩,就是喪師失地的結局,劉邦對上英布還落了個“中流矢”,更何況當時十四歲的劉盈?無論哪一種結局,都不是劉盈能夠承受的。
所以回過味來的呂雉當即約上商山四皓以及自己的兄長呂澤,一起去覲見劉邦,請求收回成命。
呂雉的說辭經過四皓的潤色,顯得那麼義正嚴辭,劉邦根本沒有反駁的理由。
呂後是這麼說得:英布天下猛將,悍烈難馴,太子統將,如同以羊領羊,不便差遣,如有閃失,反而助長叛軍氣焰。只有陛下親自出馬,才能一舉奏功。
劉邦當時的心理活動史書沒有記述,他只是氣呼呼的說:我只有不頂用的兒子,所以無人差遣,只好老子出馬,拼了這把老骨頭了。
按理說,皇帝說出這樣的氣話,旁人還不得馬上接著,但呂雉是何人?那也是擅弄權謀的主,硬是沉默不語,劉邦無奈,只得親自出戰。這時的他可能也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大漢江山此後還有很多借助呂氏的地方,就不再爭執了吧!
從史書中可以看出,劉邦在他生命中最後三年,除了平定叛亂,乾得最起勁的一件事就是廢太子。只是因為沒有拿出過硬的理由,才讓這件事不了了之。
有人可能說,劉邦是擔心呂後權力欲太強,自己死後,劉氏不穩,正如張良請出商山四皓後,他自己所說:從此,呂後為天下主矣!
但是,試想,劉盈只有十五六歲,繼位後由年長的呂後主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什麼可遺憾的,戚夫人難道就不會有如此情況?
況且,劉盈比劉如意年長六歲,即使受制於呂後,也是短期內,往後延續的還是劉氏,除非這個兒子的來歷有問題?
最早引起小編對劉盈身世懷疑的是這麼一條信息:呂後死後,周勃等誅呂,文帝上位,劉恒入主皇宮的當天,齊悼惠王劉肥之孫、朱虛侯劉章的弟弟劉興居攆少帝讓位,稱你非劉氏子,沒資格當這個皇帝,並在當天夜裏,諸老臣便指使人將包括小皇帝在內的孝惠帝的三個兒子全部殺死。其理由竟然也是非劉氏子!
要知道,孝惠帝相當忠厚仁義,待臣下不薄,他們怎麼忍心將惠帝一脈全部殺害,就算是為了權利之爭以絕後患,但畢竟是高祖子孫,就算下手也不應該是周勃這樣的忠厚老臣,而且惠帝子嗣被殺時,惠帝的張皇後就沒有殺。斬草除根,張皇後難道不是那株最壯的草?而且竟然是用的非劉氏子這樣的破借口,孝惠帝雖然忠厚,但並不愚蠢,怎麼會五個兒子都非自己親生?
孝惠帝滿門滅絕一事是否昭示,諸大臣對孝惠帝的身世也有所懷疑?只因不便也不忍將其從劉氏門下逐出,於是災難止於其子而不及其本人?
想明白了此點,我們順著這條線索,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
劉盈的年齡《史記》沒有提,《漢書惠帝紀》說得比較清楚:“帝五歲,高祖立為漢王。”劉盈在漢元年五歲,那麼其生年當在秦始皇三十七年。而這個時間,劉邦在乾什麼?在逃亡。為什麼逃亡?因為當時劉邦身為亭長,正為沛縣輸送勞工前往鹹陽服勞役,但在出發不久,就發生了役夫逃跑事件,劉邦交不了差,也隨之逃亡。
逃到哪裏去了呢?“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
這個芒碭山,就在今河南永城縣,距離劉邦老家沛縣較遠,而從劉邦逃跑,到劉盈出生,時間頭尾跨度三年,期間劉邦一直處於被通緝的狀態,當然不排除他在躲藏期間,會偷偷摸摸地跑回家。但這種不能光明正大進行的會面,畢竟次數不能很多。
再者,史上還留下了呂雉在此期間坐牢的記錄,劉邦逃跑之後,她就在縣城裏吃了官司,無論官司的時間如何之短,總會耽擱一些時間。因此即使是為了避人耳目,也不能一出獄就去找劉邦,所以劉呂聚合的時間及次數應該不多。這樣一來兩夫妻生下惠帝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也許劉邦自己也拿不准這個兒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親骨肉,所以才有上面棄子而逃,逼子上陣的事情發生,也許他只是想讓這個嫡長子自然死亡,然後能讓自己的親子繼位而已。
可能有人會說,劉邦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壓著立劉盈為太子呢?這就不能不提呂雉本身的勢力了。
很多人可能感到很奇怪,呂雉雖然一開始年輕漂亮,但後來也是人老珠黃,為何地位一直穩固如絲?因為他有兩個很得力的兄弟和一個妹夫。
呂雉是家中老三,上有兩個兄長呂澤、呂釋之,下有一個妹妹呂媭。呂媭就說了,嫁給了開國猛將樊噲。而呂澤和呂釋之也都不簡單,二人從劉邦一開始起兵,就以客將的身份,帶著錢糧、子弟兵加入了劉邦陣營。其中的老大呂澤更為厲害,其親信馮無擇參加了雍丘之戰,斬殺三川郡守李由,親信郭蒙參與杠裏之戰,擊敗王離,又在曲遇擊破秦將楊熊。可以說呂氏兄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劉邦的部下,只是從屬性質的盟友,而且實力不小。
更關鍵的是,劉邦彭城之敗後,只率幾十人投靠了當時在下邑,沒有參加彭城之戰,實力沒有受到任何損害的呂澤部,也就在此時,劉邦立了劉盈為太子。
不能不說,劉邦在落難後立呂澤外甥為太子,有討好呂氏,甚至負荊請罪的意思,要知道劉邦剛剛將劉盈踢下車不久。另外此時呂後已經做了項羽的俘虜,立劉盈為太子,對呂氏一脈的安撫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權衡之下,就算劉盈不是親生,立其為嗣也是應有之義。
可能還有人說,劉邦為何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庶長子劉肥呢?他並非沒有想過,而是阻力更大。
因為劉肥嚴格算起來,連庶子都談不上,只是一個私生子。
劉肥的母親曹氏,只是劉邦在鄉下的一個情婦,非但沒有明媒正娶,劉邦發達後也始終沒有給曹氏一個名分。劉如意這樣一個次妻之子都沒能立成,劉肥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劉邦對劉肥特別寵愛,大封宗室時,劉肥獲封齊王,統轄七十三城,是漢初諸侯國中人口最多,經濟最為發達的一個,此外,劉邦還將自己最信任的曹參派去齊國任國相,其中未嘗沒有讓劉肥在自己死後靖難的意思。
當然,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小編對孝惠帝身世的懷疑只是停留在假設的層面。只是劉邦孜孜不倦地廢長立幼一事,以及他所用的借口,讓人怎麼看都怎麼覺得這個兒子不是劉邦親生的。而諸大臣誅諸呂時,順手把惠帝一脈滅絕之舉,又強化了小編的懷疑。
大家以為呢?敬請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