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楊廣被殺,蕭皇后難辭其咎?不是不盡責,而是他自尋死路


字體大小:
2024年7月03日 -
:     
 

作者:老陳說文史

楊廣被殺,蕭皇後是有責任的,不過微乎其微,即便她盡了責,也改變不了隋朝敗亡的結局。在宇文化及等兵變前,跡象早已顯現,連宮女都看出來了。蕭皇後竟然阻止上奏,導致亂軍反叛成功,楊廣被弑殺!

一、江都叛亂,蕭皇後選擇任其發展

大業十四年三月,隨著各地義軍的風起雲湧,楊廣的表弟李淵,在晉陽起兵,攻破長安後,擁立楊侑為帝。眼見天下局勢一天天敗亡,楊廣心灰意冷,在江都生活了兩年的他,准備繼續向南,移駕丹陽宮。

壓抑了很久的關中侍衛們,終於忍受不了,他們在虎賁郎將元禮,與直閣裴虔通帶領下,推舉宇文化及為首,闖入行宮,抓捕並絞死隋煬帝。

其實,這場叛亂一點不意外,早在兩年前,隋煬帝楊廣第三次下揚州的時候,護駕的軍士就表現出了內心的不滿。兩年間,隨著關中局勢的巨變,軍士們無不擔心家中的妻兒老小,歸鄉之心日甚。

amocity
amocity

  


久而久之,這種思鄉情結化作對隋煬帝的恨,他們三三兩兩經常聚集在一起,商議如何逃散,甚至兵變的說法也流傳出來。

宮女聽到這些消息,趕緊向蕭皇後匯報。連宮女都能聽到的消息,可想象,毫無秘密可言,事情已經到了相當危險的程度。然而,蕭皇後的做法卻是,捂起耳朵裝聾人,她說:“天下事一朝至此,勢去已然,無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憂煩耳!”從此,再也沒有人向隋煬帝匯報實情。那麼面對危局,蕭皇後為何選擇蒙蔽隋煬帝呢?

二、蕭皇後“麻木不仁”的原因

1、迎合隋煬帝,圖自保的心理

蕭皇後雖然過去很受寵,到大業十四年,也是年近六旬的老婦人了,估計昔日的寵愛早就衰退。在美女如雲的皇宮,她能以舊日恩情,保住榮華富貴更現實。

這一點,從宮女第一次向她反應,有士兵企圖作亂時的情形,就可見端倪。這麼重要的信息,蕭皇後不是親自找隋煬帝稟告,而是讓宮女自己去轉告隋煬帝。這說明,兩人的關系已經很陌生,即便遇到大事,都見不到面,或者不想見面。

不願意在冷淡的關系上,再造成雙方的不愉快,蕭皇後對楊廣有明顯的懼怕心理,和自保的心態。

2、對隋煬帝深深失望,認為說了也是白說

隨著改革的失敗,隋煬帝不但銳氣全無,自己也墮落到醉生夢死的程度。他整日以女色和酒精麻醉自己,跟早年英氣勃發,一心忙於政務的形象判若兩人。早年,楊廣在很多重大事件上,都有蕭皇後的影子,如今,別說參與,能不引起楊廣的厭惡,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當宮女反映軍士們的不軌舉動時,楊廣像藏頭不藏腚的野雞,竟然將宮女斬殺!這個舉動無疑讓蕭皇後深感恐懼和失望,假如反映情況的是她本人呢?楊廣會怎樣對待她?與其做無用功,還不不做!

amocity
amocity

  


3、對時局悲觀,自認已經無可救藥

當再次有宮女反映情況時,蕭皇後直言不諱,天下已經不可救了,連皇帝自己都說出“好頭頸,誰當斫之!”拿出了“拼死一樂”的心態,做最後的瘋狂,誰又能改變得了時局呢?罷了罷了,就當安樂死吧!

四、蕭皇後對楊廣被殺,負有多大責任

就兵變這件事來說似乎蕭皇後責任重大,是她的“麻木不仁”,導致楊廣稀裏糊塗送了命。其實,即便蕭皇後盡到責任,及時提醒,既改變不了隋煬帝被殺的命運,也改變不了大隋滅亡的趨勢。

大隋的敗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楊廣的墮落也不是眼前的事,甚至士兵嘩變,也整整醞釀了兩年!兩年間,士兵們先是悲觀情緒,接著怨言不斷,然後是三五成群地逃往,再接著勾結議亂,最後共推首領作亂。

這麼漫長的時間,宮女都看得清清楚楚,多次反映,難道楊廣真不知道?唯一的解釋就是,他不想聽,就想捂起耳朵,拋棄一切煩惱,做最後的狂歡!蕭皇後的話雖然太消極,但直擊本質,楊廣已經選擇了慢性自殺,誰能勸得了?

綜上所說,表面上看,蕭皇後在楊廣被殺事件上責任重大,但細細一分析,她的責任微乎其微,頂多是態度上太消極。蕭皇後已經無力改變一個,自尋死路的人,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