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山西發現古戰場,屍骸堆積如山、怨氣千年不消,揭開白起真實死因


字體大小:
2024年7月22日 -
:       
 

作者:老伊先生

白起的“人屠”之名,源於他始終將殺人,定為戰爭的第一要義。同時代其他名將,追求的都是攻城取地,而白起追求的卻是殲滅戰。伊闕之戰斬首24萬;華陽之戰斬首13萬;沉趙將賈偃2萬人;水淹楚國鄢城數十萬民眾;攻韓斬首5萬;長平之戰更是前後殲滅、坑殺,趙軍整整45萬人。

整個戰國期間,七國合計戰死200多萬人,而白起一人所殺就有百萬之多,所以白起又被稱為“殺神”。可以說,是戰無不勝的白起,帶著秦軍所向披靡,幾乎打光了六國整整一代人。才奠定了秦強而六國弱,秦國注定統一六國的大局面。但是,功勳卓著的白起,最終卻被秦昭襄王賜劍自刎,死於秦王之手。

那麼身為一代明君的秦昭襄王,不可能不知道白起的功績和作用,那麼他又為什麼要冤殺秦國戰神白起呢?這就要從白起的巔峰之作,長平之戰的大殲滅效果說起了。

1.一戰定國運的長平

秦、趙長平之戰,與幾乎其它所有戰國時代的戰爭都不相同,這是一場真正將兩國潛力榨乾到了極致的格鬥。

amocity
amocity

  


首先,從人數來看,趙軍整整出動了45萬,除了國內必要的留守軍隊,絕對算得上傾國而出了。而秦軍更多,不僅有著五十餘萬之眾,在白起圍殲趙括大軍的時候;秦昭襄王更是親臨河內郡,動員所有15歲以上男丁支援長平;秦、趙兩國在戰國時代生產力背景下,在長平戰場上投入了上百萬兵力,這無疑是史無前例的。

其次,從參戰人員來看:趙國名將廉頗、馬服子趙括,兩度換帥、趙孝成王始終關注前線局勢;秦國更是動用離間計,隱瞞白起的行蹤,將廟堂謀算用到了極致;在長平之戰最激烈的時候,秦昭襄王親臨河內郡,發動所有15歲以上男丁支援前線。

秦國、趙國都將所有精力,投入了這場事關國運的長平之戰。整整3年,趙國耗到國內糧盡,向齊國買糧都買不到的地步,才催促趙括主動求戰;秦國作為戰勝國,打完也是“士民倦,糧食竭”的虛脫狀態;由此可見長平之戰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

2.長平之戰中神一般的白起

白起對趙括的算計,當得起處心積慮四個字。無論是從隱瞞入場時機,還是以退為進的包圍,以及最後斬草除根的狠辣。初出茅廬的趙括,在經歷了數十年腥風血雨的白起面前,都是有如孩童般稚嫩。

首先,為了一場大的殲滅戰,白起與秦昭襄王不僅對趙國名將廉頗,用上了一出成功的反間計。而且還成功利用馬服君趙奢的威名,將年輕氣盛的趙括,推到了主帥的位置。而趙國的廟堂,以及趙括在情報方面,最後也沒能知道秦軍主帥早就悄悄換成了白起,這就是雙方的差距所在。

其次,在45萬趙軍被白起完全包圍的過程中,趙括始終如同提線木偶般乖巧。面對趙括的進攻,白起用詐敗誘敵深入,趙括沒有絲毫察覺。白起命秦軍主力,借助壁壘防禦,消磨趙軍主力銳氣,趙括依舊認為這是秦軍敗退的體現。

然後,在趙括發動趙軍主力,瘋狂攻擊秦軍壁壘的時候。白起派出兩支奇兵:一支是25000人的精銳步兵,一支是5000人的騎兵,瞬間攻入趙軍空虛的營壘。用步兵堅守趙國營壘,騎兵騷擾趙軍糧道,幾乎頃刻間就讓戰場局勢攻守易行。

原本傾巢而出的趙括,不僅被秦軍主力耗得銳氣消散;還被穿插迂回的25000秦軍精銳,奪走了背後的營地;最終45萬趙軍,被合圍在了秦國、趙國兩國營地、防線之內的狹長地帶;而趙軍糧道的斷絕,更是白起給予趙括的致命一擊。

秦昭襄王親臨河內,動員所有15歲以上男丁支援長平前線,以絕對優勢的人丁加固了整個口袋包圍圈。至此,趙括再無回天之力,46天、整整46天的斷糧,徹底摧毀了這支45萬人的趙軍。他們互相殘殺、爭奪食物;攻擊秦軍防線,死傷無數;不斷有人逃亡、不斷有人絕望;最終趙括中箭而死,趙軍非死即降。

長平一戰,白起用神乎其技的指揮,完成了接近1:1,最多2:1人數的野外合圍,這對殲滅戰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奇跡。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毫不吝嗇得誇獎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不僅對趙括的心理把握得細致入微,穿插時機、迂回效果也是完美無缺,這就是白起被譽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原因。

3.血染的長平與白起的悲劇

由於長平之戰是場殲滅戰,所以盡管在白起的指揮下,秦軍很快就切斷了趙軍的補給線。但趙軍的反撲依舊很猛烈,原因很簡單,求生的欲望在激發著45萬趙軍,做最激烈的困獸之鬥。直到趙軍被困46天,徹底無力、選擇投降時,秦軍死傷數字竟然高達近二十萬之多。

再加上長平之戰,前後對峙3年,消耗的無數糧草、人力。作為戰勝方的秦國,必須要讓趙國付出足夠大的代價,才能形成勝者的優勢。進而威懾六國,形成勝勢、爭取更大的進步,以彌補在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的國力損耗。

因此,作為秦軍的主帥,白起在血染的長平戰場上,做了一個令天下為之震動的舉措。所有歸降趙卒全部坑殺,加上此前趙軍戰死、餓死之人,當初傾國之力組成的45萬大軍,竟然只有240名幼童得以歸國。一時間,人口不過三百多萬的趙國,幾乎家家戴孝、俱喪男丁。

長平之戰中,不管出於何種目的,白起的冷酷都是令人發指的。在如今山西晉城高平城北10公裏的長平村附近,現在還有一個寬10公裏、長30公裏的長平古戰場遺址。這裏至今都埋著各種青銅箭簇、殘缺骸骨和當時的刀幣等遺物。

根據《高平縣志》記載,這裏當年因死傷過多,被當地百姓稱為殺穀。等到千年之後,唐玄宗巡遊此處時,這裏還經常能挖出骸骨、穀中陰森恐怖、怨氣不消,所以唐玄宗在此修建了骷髏廟進行祭奠。

amocity
amocity

  


更讓人們直觀感受到長平之戰的殘酷性的,是1995年永錄村村民李珠海在耕地時,直接挖出了一個長11米、寬5米、深1.2米的屍骨坑,坑中骸骨密密麻麻、層層疊壓。有的是被利器創傷,有的是被鈍器創傷,還有石塊創傷、箭簇傷痕,其中慘烈程度讓人觸目驚心。

而在這個屍骨坑的西側,還有一個寬4米、長55米的屍骨坑,這些都是昔日長平之戰慘烈程度最好的物證。時隔兩千年滄海桑田,經過歷代打掃、清理,自然風化後還能殘存如此多的骸骨,可見長平之戰中趙軍死傷人數之多。

可以說白起此舉,為秦國奠定統一天下勝勢的同時,也將自己個人推到了一個危險到無以複加的位置。一個能夠用五十多萬人,包圍四十五萬趙軍的戰神;一個惡名昭彰,屠戮百萬的人屠;一個背信棄義,坑殺降兵的惡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有人喜歡的。

4.長平功告日,賜劍鹹陽西

長平之戰,45萬趙軍喋血沙場,可以說趙國幾乎打光了一代人。所以在坑殺所有俘虜之後,白起立刻請求進攻邯鄲,以求一舉覆滅趙國。不過秦相範睢畏懼白起功高,就在鹹陽說服了秦昭襄王罷兵,兩人因此結怨。

等到九月,秦昭襄王緩過神來,後悔了之前的決定。又派王陵攻打邯鄲,當時白起病重不能出行,秦軍攻城不利。秦昭襄王增派援軍,依舊戰果不佳,就又有了啟用白起的心思。可是白起卻認為,此時趙國已經由最初的驚懼,變成了舉國哀兵,不能強攻了。

再加上拖延數月,各國的增援也都快到了,秦軍進攻邯鄲很可能被兩面夾擊。秦昭襄王不聽,繼續強攻邯鄲,最終被春申君的楚軍和魏無忌帶領的魏軍合擊,最終招致大敗。白起聽說前線秦軍兵敗,心急如焚之際,也埋怨道:“昔日不聽我言,今日如何啊”?

秦昭襄王聞言大怒,命人驅逐白起出鹹陽。當時白起病重、無奈王命難違,只得拖著病體,離開鹹陽城。可惜一代戰神武安君,卻落了個帶病被逐的下場。更慘的是丞相範睢落井下石,趁機說白起憤憤不平、多有怨言。秦昭襄王聞言大怒,派使者賜劍、命白起自裁。

當時白起才出鹹陽十裏、剛到杜郵,望著秦昭襄王送來的利劍,只覺得無限淒涼。他橫劍於脖頸之間,久久不願下手:“我白起有何罪,竟然至於如此”?

良久之後,他仿佛忽然想起了什麼,轉身東望說道:“我白起本就該死啊!長平之戰,趙軍數十萬降我,我卻坑而殺之,就這一事我就百死莫贖啊”!

而後一抹鮮血飛濺,一代戰神、秦國武安君白起,死於秦昭襄王賜劍。白起死了,因為長平,亦為常勝,他自己都覺得自己該死;但是武安君死了,秦人卻為之哀鳴,都自發祭奠白起;《史記》稱: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