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張秉貴:靠兩手絕活聞名,曾被冰心采訪,去世後鑄銅像陳雲題詞


字體大小:
2024年8月06日 -
:       
 

作者:武成歷史

1978年的一個夏天,北京百貨大樓的糖果櫃台前排起了長隊。前來買糖果的不止孩子,還有許多大人;甚至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也安靜站在隊列裏。

買糖果的人雖然很多,售貨員卻顯得有條不紊的。他抓起一把糖果放在秤上,不多不少,正好是顧客要求的重量。

在抓糖果的空檔,他又招呼後面排著隊的顧客,問他們需要什麼糖果。人們見這位櫃員往來間沒有一點驚慌,嘖嘖稱奇,說他是“燕京第九景”。

有顧客第一次來買糖果,看著覺得好奇,便問身邊的人:“這是誰啊?”“他啊?他是張秉貴!”

貧困的出身

amocity
amocity

  


1918年,張秉貴出生於北京一個貧困的家庭。由於家裏人無力支付張秉貴上學所需的學費,他在一所平民學校讀了半年書後便輟了學。此後,張秉貴一直外出打工,做過很多工作來維持全家的生計。

7歲的時候,張秉貴就知道生活不易,主動去郊外或山上拾柴火。拾到一定數量,他或是賣錢,或是送到家裏使用。

背柴火一般不是小孩子能乾的,但為了增加收入,張秉貴不得不乾。他小小的身軀日複一日被柴火重壓,他的肩頭早就被磨出道道血痕,但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抱怨的話。

11歲時,張秉貴來到北京一所紡織廠當起了童工。廠裏的老師傅們看他勤奮好學,年紀又不大,時常在做工時照顧他,不讓他乾髒累重活。

同時,老師傅們有意培養張秉貴,在工作時總是教授他一些紡織技巧。那幾年在紡織廠工作的光陰,不單為張秉貴增加了收入,還讓他多學習了一項技能。

臨近成年,張秉貴離開了紡織廠,他找到的新工作是在一家食品雜貨店裏。在這家名為“北京德昌厚”的食品雜貨店裏,張秉貴要從零開始,從學徒做起。

當學徒並不比在紡織廠裏輕松;每天白天要在櫃台前面站十幾個小時,下了班後,還要去掌櫃那裏,給他捶腿。有時老板和老板娘事務繁忙,張秉貴還要負責照看他倆的孩子。

在食品雜貨店乾了十幾年,張秉貴對銷售已經了如指掌。建國後,北京百貨大樓在北京市修成,急招營業員為正式開業做准備。

盡管招聘啟事裏寫得明明白白:只招收25歲以下的年輕人,張秉貴依然不想放棄這個寶貴的機會。他嘗試著報了名,本來沒想著自己會被錄取,但有一天,他收到了百貨大樓錄用的捷報。

雖然張秉貴在被錄用時已經遠遠超過了啟事裏要求的年齡,但大樓人事部的經理沒有在意,他看中的是後者多年經商的經驗。

張秉貴在年齡上不占優勢,但他有著年輕人沒有的銷售經驗;在當時百廢待興的時刻,他的這些經驗顯得格外寶貴。

就這樣,張秉貴如願以償,進入了“新中國第一店”,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銷售員。新建的百貨大樓金碧輝煌、燈光明亮,地板被保潔人員打掃得一塵不染,儲存商品的玻璃櫃台也被擦拭得非常乾淨。

這和張秉貴以往的工作環境大不相同,他終於能在寬敞又明亮的櫃台前面服務顧客了,這讓張秉貴尤其感到激動。

“燕京第九景”

張秉貴剛到百貨大樓上班不久,就鬧出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雖然工作環境有了徹底的改變,但張秉貴的銷售思想還是老一套,“看人下菜碟”的行為在他銷售初期屢見不鮮。

有一次,一位顧客來到櫃台前,見櫃台裏擺放的桃酥誘人,便想稍稍買兩塊品嘗一下。有顧客光臨,張秉貴當然是很高興的。

一開始,他懷著極大的熱情迎了上去,但當他得知對方只是想買兩塊桃酥,淺嘗輒止,他就立刻不搭理人家,轉頭去接待別的顧客了。

這位顧客平白無故遭受冷遇,心裏很不是滋味,當即就向百貨大樓的管理處提出了意見。

臨近下班時間,店裏無人時,同事們談起這一天發生的事情,都紛紛批評張秉貴銷售的態度不好。

此時,張秉貴並不服氣,他一個勁為自己辯解道:“買得多的人,找我買貨,我多售貨,是想為國家多創造些財富,有什麼不對?”

張秉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銷售思想存在一些問題,於是,支部書記找到了他,耐心地為他做思想工作,告訴他服務人民無貴賤之分,應該一視同仁。

此後,張秉貴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端正了銷售態度,告訴自己:“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要為國家服務怎能不先為人民服務呢?”

一改銷售態度以後,顧客們對張秉貴的評價顯著提升,但還是有人不滿意他的服務。張秉貴在糕點組工作時,有一次,他偶然聽到了兩位正在等待糕點打包的顧客的對話。

其中一位對另一位說:“這老師傅態度挺好,就是慢了點。”這句話深深刺痛了張秉貴,他本來就因為自己年紀較大而感到不自信。聽聞此話,他決意苦練包裝技術。

自此,張秉貴抽出下班後的空閑時間,找硬皮點心、磚頭和木頭等物品練習自己的打包技術。日日訓練的成果顯著,張秉貴的打包速度很快就有了“質的飛躍。”

張秉貴良好的業績被領導看在眼裏,後來,他被調到了糖果組任職。這裏的情況與糕點組不同,由於糖果種類繁多,價格又互不相同,稱重和結賬都十分瑣碎。

這使得在糖果組工作的銷售員們經常忙得不可開交;但在糖果櫃台前排隊的顧客卻只增不減,他們經常排成長隊,造成擁堵。

張秉貴認為,糖果組之所以會發生顧客排長隊而不能及時拿到糖果的事情,是因為糖果組銷售員們抓取糖果和計算價格的效率太低。

為了改變這一現象,他找來和糖果差不多重的小石頭,用這些石頭反複練習抓取准確分量的糖果。

這是一件苦差事,但張秉貴做起來滿懷樂趣。他經常將小石頭捏在手裏掂量,尋找手感;漸漸地,張秉貴練成了稱重“一抓准”的絕技。

他還趁著空餘時間將上百種糖果的價格一一謄抄在筆記本上,背誦了一遍又一遍。這還不夠,張秉貴開始學習心算,下班後用糖果價格進行練習。他打算練出一個算賬“一口清”的本事,這樣就能在顧客很多的時候也保持遊刃有餘的狀態。

不止如此,張秉貴還發明一個新奇的方法,叫“接一問二練習三”,即在接待一個顧客的時候,就順便問問第二個顧客要買什麼,同時還和第三個顧客打聲招呼。

以前,櫃員們詢問顧客所需,到稱重、打包、算價,一套下來,要花費三到四分鐘不等。

自從張秉貴熟練掌握了自創的服務方法後,他接待每位顧客的時間從原本的四分鐘驟減至一分鐘,極大地提升了銷售的效率。

“一團火”精神

張秉貴在逐漸熟練業務之前,就已經表現出對自己儀表的注重。

他每天都要刮完胡子、換上新洗的襯衣、擦亮皮鞋之後才去百貨大樓上班;除此以外,他還會定期去發廊理發,防止頭發過長而掉落食品中,汙染食物。

由於每天遇到的顧客不同,這些顧客選購的糖果也不一樣。漸漸地,張秉貴對顧客們選購糖果時的心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amocity
amocity

  


為了搞清楚哪一類糖果更受哪一類人群的喜愛,張秉貴總是在節假日去工廠、醫院和一些單位裏,了解糖果的制作過程,學習糖果的相關知識。等他掌握這些內容後,就能輕而易舉為顧客推薦適合他們的需求的糖果了。

張秉貴嫻熟的技藝逐漸吸引了很多群眾前來圍觀,有些人不愛吃糖果,但為了親眼目睹他的“神技”,也願意付錢買上一二兩。

每天早上上班時,張秉貴就是一副精神矍鑠的模樣。“一進櫃台,就像戰士進入陣地”,同事們總是這麼形容他。

到了高峰期,櫃台前人頭攢動,但張秉貴毫不慌亂,他一直保持著熱情洋溢的態度接待每一位顧客。

一般來說,櫃員們總是在上午時候比較熱情;而過了中午就沒了精神,整個人會懶洋洋的,也不願意和顧客們多說話。

張秉貴奇就奇在,他總是能以最飽滿的態度,最熱情的服務贏得大家的好評,這也是他被人們稱為“燕京第九景”的原因。

在30多年的服務生涯裏,張秉貴一共接待過顧客400多萬次。接待得越多,他越是深有感慨,時常說:

“售貨員要用一團火來溫暖顧客,使他們不僅在商店裏感到熱乎乎的,回家後熱乎乎的,走上工作崗位還要熱乎乎的,這才算我們對革命事業的一點貢獻。”

1978年夏天,著名作家冰心受到《人民文學》編輯部的邀請,前來采訪這位小有名氣的“奇人”。

彼時冰心已經是78歲的高齡老人了,但還是和大多數群眾站在一起,靜靜觀察著張秉貴忙前忙後的模樣,不忍心打擾他。待其忙完之後,才迎上去,向他說明了來意。

在兩人愉快的攀談中,報告文學《頌“一團火”》誕生了;裏面不但記錄著張秉貴平日工作時最真實的模樣,還穿插描寫了很多旁人的回憶。

冰心的兒女們向她提到這位“勞模”,均是贊不絕口:“您知道這位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張秉貴同志,就是我們小時候常對您講的那位張師傅呵!那時我們去買的只是5分錢的糖果、3分錢的冰棍,可是張師傅對我們可親啦。”

《頌“一團火”》發表後,張秉貴的名氣大增,此前他只是在北京市內廣為人知,但現在,他的事跡遍傳大江南北。

張秉貴准確的度量、精湛的技藝,將自己打造為“新中國第一店”的招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顧客前來消費。

而他本人也因此相繼獲得了“北京市勞動模範”、“北京市‘特級售貨員’”、“全國勞動模範”等多個榮譽稱號。

1982年伊始,張秉貴想著在徹底離開自己多年的事業之前,再發光發熱一把。經過一年多的編寫,《張秉貴櫃台服務藝術》這本只有5萬多字的小書問世了。

在書裏,張秉貴詳細介紹了自己的銷售經驗,還談論了一些銷售工作的規律。這本書雖然字數不多,但短小精悍,是張秉貴工作了一輩子積攢下來的寶貴財富。

《張秉貴櫃台服務藝術》出版的五年後,張秉貴終是不敵病魔的折磨,在北京一家醫院裏去世了。

彼時,他的事跡已經被全國人民所熟知,他的精神也鼓勵了無數和他一樣奮鬥在銷售前線、立志為人民服務的銷售員們。

在北京市百貨大樓前的廣場上,有一座半身銅像,面露微笑,和藹可親,正是北京百貨為紀念這位傳奇的銷售員而豎起的,其上還有陳雲親筆題詞:“‘一團火’精神光耀神州”。

是了,張秉貴就像是神州大地上一團冉冉升起的火焰,他不但燃燒著自己、照耀著他人,還使更多人加入,和他一起從星星之火一步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