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當年修建三峽大壩,有9位專家提意見反對,他們的顧慮發生沒?_問題_工程量_支持者


字體大小:
2024年9月18日 -
:       
 

原創

作者:武成歷史

1986年6月,國務院長江水利委員會再次召開有關三峽大壩修建的研討會,一百多位專家學者經過討論,9名專家表示了反對意見。

反對的直接原因是我國當時經濟與技術實力均不足,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工程量,其次是人口遷移、生態蒲懷、軍事防禦等各種肉眼可見的複雜問題。

在數據不夠准確、測繪不一定精准的情況下,所有提到的防洪效益都是紙上談兵。

僅水庫泥沙淤積、河流河道堵塞一項就足以讓幾代人的努力化為烏有。

amocity
amocity

  


專家的意見不可謂不正確,但三峽大壩的修建關系到中國百年戰略布局,因此又經6年反複討論,1992年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1944張有效記票中,僅177人表示反對。

河道堵塞、水庫淤積,無法預測防洪收益?

1986年6月,以郭來喜、廖文權等專家為首的9名反對者和支持者展開了針鋒相對的學術探討。

在會議進行到一定階段後,面對大部分贊成建設三峽大壩的同仁,郭來喜他們感到強烈不安,向党中央表達了他們的意見。

以中國當時擁有的技術手段和經濟水平,能否完成工程量如此浩大的水利設施,顯然是個值得慎重考慮的問題。

郭來喜等人在一開始就注意到了三峽建設的現實條件,並明確指出:

從經濟上,以我國現有的水平和技術手段,很難獨立完成這樣大型工程;

生態上,三峽地區崖壁陡峭,水流湍急,又位於長江流域上遊,一旦興建大壩,將對中下遊地區魚群洄遊繁殖形成致命影響;

此外,由於三峽地區有大量文物古跡,沿岸40% 的居民以農業為生,一旦動工,深埋地下的文物和常住地上的百萬農民將何去何從,同樣是擺在政府面前十分嚴峻的問題。

而這些還並不包括水壩的軍事防禦、後續投入費用等現實顧慮。

有鑒於此,郭來喜、廖文權、侯學煜、伍宏中、方宗岱、何格高、黃元鎮、覃修典、李玉光等9位學者都投了反對票。

而支持者一方也毫不示弱,旗幟鮮明地提出他們的看法:

一千年多來,長江中下遊隔幾年就爆發大型水患洪災,夾雜著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嚴重威脅兩岸居民生產生活;

作為水患問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三峽崖壁陡立,水流湍急,交通極為不便,過往船只到這裏幾乎無路可走。若三峽工程順利完成,將大大緩解水勢,使大型船只得以自由來往,促進整個長江流域的運輸交流,反哺農工商業。

同時,我國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能資源,提供數以億萬的超強供電量,從根本上解決整個中下遊地區工農業的用電緊張;

再以強大的旅遊業作為扶持,進行第三產業開發,不僅新增一筆收入,還能促進和帶動三峽地區經濟發展,改善當地人民生活。

最關鍵的是,這些支持建造三峽大壩的人認為,以80年代的技術水平,這項工程想要建成,並不是一點希望也沒有。

支持者們的底氣,來源於六七十年代中國自己獨立研發出了兩彈一星。他們相信,三峽大壩,難在當代,利在千秋。

面對激情飛揚的支持者,反對者再次提出,以現有的技術,能否准確預測建成後水庫的泥沙淤積、河道堵塞情況?

此時所有人陷入沉默。

在當時,誰也無法保證技術條件一定能完美無缺,以三峽的工程量而言,一旦技術不過關或出現問題,將影響沿岸幾億人的吃穿住行,甚至可能禍及三代。

面對眾人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對方的局面,1986年6月,國務院和中共中央聯合發出《關於長江三峽工程論證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表示願意聽取各方意見,由水利電力部再次組織專家重新編寫報告。國務院成立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對此進行專門審查。

直到199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七屆五次會議高票通過最新報告,認為各方面條件目前都已達到標准,可以施工。

1993年,三峽工程正式啟動第一期工程開始,至2009年結束,歷時17年,分三期工程。

負責三峽工程的直屬機構——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針對當初9位專家提出的種種顧慮,制定了相應的計劃並一一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從資金籌措入手,三峽委員會在征地移民、文物轉移與水下複原、軍隊部署、動植物保護計劃等多個方面都圓滿完成任務,基本達成當初建設目的。

2020年,時人對三峽建設的評價之一是:三峽工程之所以成功,9位專家學者的意見功不可沒。

三峽集團原總經理在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時,曾針鋒相對反駁有關河道淤積的問題。

“沒有三峽工程長江沿岸不照樣發生泥石流,不要誇大其詞地說一個水利工程就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影響。”

堅實的腳步:一點點解決,一步步推進

三峽工程興建於九十年代,正處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嘗試接軌的歷史期,從其建成和投入使用來看,這9位專家顯然點到了問題核心。

1992年,國務院通過相關決議後,1944票中僅有177票堅持反對意見,理由不得而知,但三峽移民安遷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按照測算,三峽大壩綿延近600公裏,建成後有40萬畝田地被埋於水下,政府需要勸說近100萬人口離開故土,到新的安置點居家過日子。

涉及人口之多,難度之大,為世界史上少有。為此,中國甚至遭到了西方國家“人權”輿論的瘋狂攻擊。

1993年末,中國按照世界銀行的相關標准,按照當年物價水平大幅度提高補助,移民安置費用達到三峽工程大壩投資900.9億的44%,將近總工程投資的四分之一。

隨後是文物古跡保護項目。以大溪文化遺址為例,當地保存了一大批國寶級珍貴文物,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文物保護部門對它進行了必要的搶救性開發。

大昌古鎮、張飛廟則被進行複原性重建。杜甫草堂、中國著名“鬼城”豐都卻因地勢問題難以搶救,在盡可能做好防護措施後,遺憾埋於水下。

白鶴亮,“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創造性地被保留下來,專家們經過反複討論,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以“

無壓容器

”的保護方式,將其改造成水下博物館,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在水下40米深處的博物館。

世界八大奇異建築的石寶寨,則被一座50米高的水泥牆牢牢保護起來。

解決以上問題後,三峽才在1994年開始興建第一期工程。

當年美國號稱全世界混凝土技術最成熟的大國之一,有人揚言,沒有美國的技術,僅靠中國自己不可能在三峽修建一座高達150米的大壩。

中國的技術專家們卻不信邪,他們披肝瀝膽,嘔心瀝血,攻克了這道難關。

三峽壩體部分全部采用混凝土重力設計,使用了2689萬噸混凝土、29萬噸鋼筋和25.5萬噸鋼材,使壩身從一開始就堅固無比,為軍事防禦節省了不少力氣。

有人曾測算推出,想要炸毀這座大壩,必須攜帶幾百噸炸藥翻越國界,避開重重檢查到達三峽,將炸藥准確投放,才有可能把大壩炸開一個口子。

1997年,長江截流工程順利結束,航運和水面情況一切正常,經一年檢驗後,第二期工程開始動土,張飛廟遺憾被淹。長江江面水流不再湍急。

2009年,三峽最後一期工程也如期完工,大壩徹底落成。投入使用後,總裝機容量達到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000億度,每年至少創造985.5億的經濟價值。世界第一水電站當之無愧。

三峽大壩、三峽水電站等組成的三峽工程,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完工13年即收回當初2000多億的總投資。

竣工後,三峽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三峽大壩等主體建築的軍事防禦紛紛被提上日程。

amocity
amocity

  


中國三峽集團作為生態環保的責任主體,主張並建立了宜昌市大老嶺國家森林公園等一大批自然保護區、珍稀植物保護點和古代珍奇樹種保護區,設立長江鱘等人工放流點,幫助魚群洄遊繁殖,盡可能維持水庫內外生態平衡。

對於所有人都關心的軍事防禦問題,党中央一開始就已考慮到。

三峽工程作為國家百年發展計劃中的關鍵一環,將來一旦遇到戰略轟炸,其後果必然是災難性的。

二戰時期,英國就曾出動19架轟炸機投擲炸彈,試圖摧毀德國魯爾大壩,耗盡彈藥後以機身撞向壩體,4億噸洪水傾瀉而出,3萬德國人因此喪命,52位飛行員全部壯烈犧牲。

有前車之鑒,中央軍委經過慎重部署,決定派解放軍進駐三峽地區保護大壩和其他主體建築。

三峽大壩附近地區進駐了數量眾多的空軍航空兵、地面防空部隊、陸軍防空部隊,配備防空導彈、高射炮各種戰略武器,對大壩周圍進行日常巡查和防衛反擊。

可以說,為了這座大壩,中國政府幾乎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都 設想了一遍,並在實踐中逐步加以改善改進,使三峽工程成為一座集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供水等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水利樞紐。

篳路藍縷:夢想70年,討論40年,動土20年

1894年,28歲的孫中山向清政府洋務派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遞了一封奏折,提到以水力取代煤炭。

“用瀑布之水力以生電,以器儲之,可待不時之用……此又取之無盡、用之不竭者也。”

當時國外水力興起,孫中山受此影響,故而寫了這封8000字的策論奏折,但隨著轟轟烈烈的民主革命事業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孫中山已經放棄與清廷文鬥的思想,主張武力奪取政權。

25年後,中國由北洋軍閥統治,他又在南京撰寫了《國際共同發展中國實業計劃——補助世界戰後整頓實業之方法》,即《建國方略》,其中提到開發長江三峽水能資源。

這是中國近代關於利用三峽水力資源發電最早的思想之一。

國民党政府在抗戰、內戰時期為了解決用電問題,曾與美國簽訂協議,合作建立大型水電站,三峽作為國內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很早就被美方關注。

1944年起,美國著名水利大師、大古利大壩的設計和建造者薩凡奇來到中國,對三峽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很快就愛上了這裏。

他在四川停留數年後,國民党經濟實力急轉直下,美方為避免更大的損失,召回了這位癡迷三峽的老人。

三峽水利開發真正被提上日程,是在毛澤東建議,由周恩來牽頭,各部委聯合設立長江水利委員會後。

1956年4月,大批地委部工作人員在周恩來帶領下前往三峽進行實地考察;6月,武漢召開三峽工程第一次科研會議,是否建造三峽大壩成為會議主題。

當時蘇聯專家也參與了討論,由於個人考慮的角度不同,各方代表一時間很難做出決定,加上1957年赫魯曉夫即撤走所有在華專家,除了地質勘測,其他三峽建設幾乎一律暫時中止。

直到八十年代,鄧小平重新上台,提出應該盡快將三峽大壩納入國家發展百年規劃,三峽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得益於七十年代宜昌葛洲大壩的成功建造,三峽工程並沒有受到太過強烈的抵觸,所有圍繞三峽工程的疑慮,幾乎都集中在大壩“後遺症”這一方面。

1986年6月,國務院召開三峽工程的論證研討會議,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共同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經過6年的激烈討論和反複測繪試驗,1992年,有關建造三峽大壩的提議終於通過審查,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次年,中央成立長江三峽工程沿岸居民遷徙工作小組,百萬移民的第一步,也即三峽工程的第一步,就此在歷史上留下了堅實的腳印。

循著祖輩足跡,一代代三峽人做出了義無反顧的選擇。

參考文獻

1、中國科普博覽:《三峽電站的建設過程》

2、中國知網;三峽工程興建決策的歷史考察(1989—1992);社會科學Ⅰ輯; 工程科技Ⅱ輯;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