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4年9月19日 -
:
原創
作者:武成歷史
古羅馬的著名思想家奧裏利厄斯曾經說過:“人不應當害怕死亡,他所應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死亡,一直是一個被各個學者和思想家不斷探討地一個極具內涵的話題。作為一個在人類認知裏完全未知的領域,死亡讓人們一直都充滿了害怕,但是不少的思想家都在倡導著無懼死亡的思想觀念。
在《魏書·張普惠傳》中曾言:“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複何恨?”,意思是每個人終將會迎來自己的死亡,不需要去害怕它,只要死得有價值有什麼遺憾的呢?在古人的思想裏,死亡的恐懼已經被無限的淡化,但是人們終究還是會對未知的死亡保持著畏懼。
由於病痛的存在,死前無盡的痛苦讓人們不得不產生了逃避痛苦的想法,於是“安樂死”這種概念就應運而生了。讓人們在沒有痛苦十分安詳的情況下死亡,就是安樂死的含義,源自於希臘文,本義是“幸福的死去”。
“安樂死”的思想在古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中就已經產生了用死亡來避免病痛的想法。但是這一思想一直被崇尚神明和生命的宗教教徒們所反對,在基督教的信仰裏,安樂死的做法是對神靈的褻瀆,會引發報應的,同時安樂死也印發了人們在倫理上的思考,於是只能一直存在與思想中。
在發達開明的現代,安樂死又一次的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前,並且慢慢的被接受了。在21世紀已經有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地,已經出台了安樂死相關的法律,在這些國家眼中,公民們理應擁有選擇自己如何死亡的權力,安樂死應當被允許,這也讓世界各地轟動。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件更為轟動世界的事情出現了。英國皇家倫敦藝術學院是一座有著極其強大實力和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十分著名的學院,而在這裏的交互設計系專業裏,有著一個名叫朱裏昂納斯·烏邦納斯的年輕人正在攻讀博士。
這個來自立陶宛的年輕人,有著和常人非常不一樣的思想與看法。在朱裏昂納斯的家鄉立陶宛,被病痛折磨的人是非常常見的,在2007年的時候全國才僅有27114張病床,醫療條件並不樂觀,這讓朱裏昂納斯從小就見過了非常多的死亡。
建立於良好的家庭教育,朱裏昂納斯並沒有對死亡有著過多的畏懼,反而他一直信仰著:“人們開開心心的來到世上,理應開開心心的離開世上”。一反家鄉天主教徒們的信仰,十分堅定的支持安樂死的推廣。
朱裏昂納斯曾經在家鄉的一家遊樂場工作,那裏的氣氛永遠都是歡樂的,這給了朱裏昂納斯莫大的靈感,為什麼不能讓人們在遊樂場這麼歡樂的氣氛裏逝去呢?於是他開始利用自己強大的博士專業知識,開始了他理想化的設計,也就是著名的“安樂死過山車”。
根據朱裏昂納斯的理念,這個理想型設計的過山車,全程歷時三分鐘,專門為需要安樂死的人服務。他們將坐上過山車,在行駛結束後離開人世。過山車由6個巨大的直徑約為1600英尺的環形軌道組成,通過把乘客送入高空再急墜從而形成腦缺氧。
在醫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GLOC”(重力引起的意識喪失),通過環形軌道和過山車的高速離心運動迫使血液流向大腦,伴隨著迷惑與快感結合的感覺,最終一切趨於灰色,從而喪失一切知覺,前往上帝的懷抱。
並且朱裏昂納斯還在過山車的座椅上設計了一瓶“後悔藥”,當你在前1分鐘坐上過山車看著風景回憶人生的時候,如果生活中那些被你遺忘的快樂阻止了你想要逝去的心,那麼你就可以按下旁邊的按鈕結束這場通向天堂的旅程。
不得不說,朱裏昂納斯的“安樂死過山車”的設計實在是驚為天人。縱然在朱裏昂納斯的過去的經驗裏,在遊樂場玩耍過山車的人是充滿著快樂的,但倘若這趟過山車是一次單程票,那麼試問人們是否會有勇氣登上這趟過山車呢?
在2016年1月17日的英國《每日郵報》中說到,根據立陶宛著名藝術家烏柏納斯和大腦研究專家們的探討,這個“安樂死過山車”確實能夠做到讓人們在“興奮與快樂”中離去,但是腦部高度缺氧的情形下人會感覺非常不舒服的。過山車本就是一個非常刺激的遊樂設施,死亡更是如此的神秘為之,這麼一來,人們對待“安樂死過山車”可能會更加懼怕了。
如今在全世界僅有不超過10個國家地區通過安樂死的合法性,英國和立陶宛並沒有在這10個國家地區之內。作為一個對安樂死仍然存在爭議的國家,朱裏昂納斯的“安樂死過山車”想必是十分難以投入建設的,畢竟在英國,教徒們的堅定是世界聞名的。
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就說到過:“人生自古誰無死?”。死亡是我們永遠無法避開的事情,盡管他充滿了未知,我們依然不需要去害怕它。在生的時候熱愛自己的生活,好好地過日子,不留下遺憾,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不懼死亡,泰然面對,這應當也是“安樂死”想傳遞給我們的另外一種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