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4年9月28日 -
:
原創
作者:史小義
很多人把楚漢戰爭放到了歷史進程的高度上,這只能說他們看得太片面。
你現在從史書或自媒體的文章中去了解楚漢歷史,你的視角屬於上帝視角,這就像你從天上往下看,只看得到一個城市的大致輪廓,卻看不到住在高樓裏的人。
而影響這個城市一切的,不是城市的輪廓,而是住在裏面生活並主導著一切的人。
你了解楚漢時期歷史的大致走向,但如果不將其研究透徹,你還是不知道那些歷史人物在進行抉擇時遭受的內部、外部壓力。有些事情他們不想做,但不得不做。有些事情他們想做,但不敢去做。這個道理應該很好理解。
一,項羽想不想統一。
楚國大還是中國大?當楚王好,還是當皇帝好?恐怕幾歲的小孩都知道該怎麼選。
項羽難道沒有野心嗎?
如果他沒有野心,為何要獨占西楚和梁國,十八路諸侯中西楚國土地最廣、人口最多,劉邦定巴、蜀,平三秦,收河內後,也才只能與項羽展開不分上下的拉鋸戰。
所以說項羽是有野心的,他分封天下時給自己准備了實力最強的楚國,他覺得劉邦有野心,就故意把他分封到未完全開化的僻遠之地,還讓章邯等三人在秦國做王,想把劉邦堵死在家門口。
他要擁有最強大的國家,他要當西楚霸王,這就足以看出他的野心。
有人說項羽的野心也只是想當西楚霸王而已,這也是錯的。
項羽是戰國末期的貴族,而不是春秋末期的貴族。春秋時期才有列國並立、互不侵犯的意識,而到戰國末期,幾百年的戰亂和兼並戰爭,早已讓“征討攻伐、勝者得地”的意識深入人心。
有人說項羽選擇分封天下而不選擇統一天下,是被他的傳統貴族心理影響。這其實也是錯的,項羽當時為何要分封天下?那是因為他不得不分封天下。
當時劉邦有十萬大軍,項羽只有幾萬的軍隊,我為何這麼說呢?
鴻門宴時項羽不是有40萬大軍嗎?
這40萬大軍,是諸侯組成的聯軍,並不受項羽的直接控制。章邯攻打趙國時,去救趙的楚軍大概有8萬人,楚軍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戰中打破秦軍。當時有十幾支救援趙國的諸侯軍隊,但見秦軍之強,都不敢與其交戰,楚軍攻打秦軍時,士卒無不以一當十,這種情形震懾了諸侯軍的將軍們。
巨鹿之戰結束後,諸侯軍都表示願意跟隨項羽入關,然後組成聯軍由項羽統帥,這就是四十萬大軍的由來。
所以以項羽的軍事實力,並不足以兼並天下,而當時的天下,早已經是群雄割據了,項羽的分封不過只是做個順水人情,承認諸侯對所控制土地的合法權。
二、劉邦統一了嗎?
劉邦沒有統一,他之所以能“統一”天下,就是因為他舍得把土地封給諸侯王,所以各地諸侯才爭著搶著給他效忠。
他鏟除了項羽陣營的諸侯,將自己陣營的人推上各地的君王之位,所以才得以被天下諸侯推舉為皇帝。
漢朝建立後,還有梁國、燕國、趙國、長沙國、淮南國、楚國這些異姓王國處於半獨立的狀態,它們的國王宣誓向皇帝效忠,但他們的國王也總有完整的政權和軍權。
這些不受皇帝直接統治的國家,占了天下幾乎三分之二的土地。
所以說,在狹義上講,劉邦真的統一天下了嗎?如果非要說徹底控制天下才算統一,那麼估計也只有秦朝那樣的才能算是統一的王朝了。
所以項羽就算不當皇帝,但他能以西楚霸王的身份號令天下,那與當皇帝有什麼不同呢?
只可惜項羽並不能號令天下,他親自分封的諸侯並不擁護他,項羽分封天下的第二年,趙國、齊國就開始直接反對項羽。
你只能說項羽不懂政治、不懂外交、不適合當皇帝,你不能說項羽沒有當皇帝的野心。
結語:
如果再給項羽一些時間,讓他得以一一平定諸侯,誰能保證他最後不能統一呢?
楚漢戰爭的本質,就是劉邦和項羽對天下霸權的爭奪戰,本來就是誰能贏誰就能號令天下,誰就能統一天下。
項羽最後是輸了,所以統一天下的是劉邦。但你也不能說項羽從沒想過統一,他只是戰敗了而已,成了統一天下時被兼並的諸侯之一而已。如果失敗的人是劉邦,你能說劉邦從沒想過統一天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