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原創工人修鐵路時,發現戰國時期的超大古墓,每天上萬人圍觀_文物_沙市_荊門市


字體大小:
2025年7月14日 -
:        
 

原創

作者:元小二說歷史

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十裏鋪鎮王場村的包山崗地之上,有非常多的古代遺跡。這裏不僅有西漢時期的古墓,還有戰國楚墓。早在1956年時,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就將荊門十裏鋪古墓群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包山崗地南北長600米,東西寬為200米左右,高出周圍地面2到6米。它與周圍的崗地相比,地勢更開闊,中間高,四周略低。崗上由南往北分布著五個土塚,大的位置略偏東,小的則略偏西。在這裏,已經發現了9個古墓葬。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被稱為“楚國百科全書”的包山大塚。

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北沙市是全國聞名的輕工業城市,每天皆有大量的輕工業產品輸送到各地。它的廣告語“活力28,沙市日化”,至今還有很多人記得。但當時沙市和荊門的通道只有一條公路,運輸成本非常高。於是,兩地政府決定共同出資修建一條鐵路,方便兩地的交通運輸,並減少輕工業產品的運輸成本。

amocity
amocity

  


1986年2月28日,荊沙鐵路開始動工。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施工隊緊趕慢趕的作業著。11月的一天,工人在王場村施工時發現了一個棺材。由於這裏先前有發現古墓的事兒發生,工人們覺得這很可能也是一個古墓。為了不破壞文物,工人們將這個消息上報給了施工隊的領導,而領導又把這事兒匯報給了當地博物館。

專家聞訊趕來,對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那時候,因挖掘設備不夠先進,加上不能破壞文物,專家們只能小心翼翼地工作,所以進程很緩慢。當地人聽說這裏有古墓後,閑暇之餘也沒有什麼別的娛樂活動,便紛紛跑到現場圍觀專家們工作。每天來包山崗地圍觀的人,接近兩萬。

amocity
amocity

  


經過專家們三個月的努力,包山大塚終於發掘完畢,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以2號墓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墓葬形制保存完好,槨室、四層棺和隨葬品物等皆都以原貌出現,是歷年楚文化考古比較罕見的。該墓一共出土了1000多件文物,包括了280多枚共有一萬五千多字的竹簡。其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對研究楚文化有重要意義,故被稱為楚國百科全書。

那麼,如此豪華的墓,墓主人是誰?專家根據竹簡上的文字和查閱史書,得知了古墓主人的身份。原來啊,這古墓主人是楚國王室成員昭坨,他可是楚國的三號人物,難怪其墓會如此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