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醫學小常識】“陽光型”抑鬱,可能就在我們身邊……_情緒_內心_心理


字體大小:
2025年8月24日 -
:  
 

醫學小常識“陽光型”抑鬱,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作者:北中醫東方醫院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心身醫學科 主治醫師 丁一芸

離歌手李玟離開大家已經有10多天了,相信仍有不少人沉浸在悲痛和惋惜中。剛得知消息的時候怎麼也不敢相信給我們帶來這麼多歡樂的一代唱跳天後竟然也會因為抑鬱症離世。在她燦爛笑容的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痛?面對陽光、微笑型抑鬱症,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抑鬱症患者往往存在典型的情緒低落、精力減退、社交減少、社會功能嚴重退縮,甚至自傷自殺。但是生活中,也有一部分抑鬱症患者,他們在外人看來樂觀、積極向上、是事業的強者,然而內心卻痛苦不堪,執著不能自洽。從精神心理的角度,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陽光型”抑鬱,也叫“微笑型”抑鬱。

在娛樂圈,這種微笑型抑鬱症去世的明星不在少數。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酒店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即使深陷抑鬱症的痛苦,張國榮在熒幕前也一直保持幽默風趣,永遠得體。那個愛笑靦腆、陽光帥氣的大男孩喬任梁也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據統計,“陽光型”抑鬱症更容易侵襲高學歷、多閱歷的人,或是事業有成之士。比如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喜劇大師卓別林等也都曾深受此困擾。

“陽光型”抑鬱症的患者,往往自身的性格大多是樂觀積極、充滿激情的,因其自身人格魅力,常給周圍的人帶來陽光和快樂。同時,他們追求完美、自我要求嚴格、在工作中往往表現的非常出色,因此也將更多的壓力、委屈、脆弱和抱怨壓抑心裏,習慣了“勇於向前、不流淚、敢於擔當”等各種標簽;或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常以微笑和不斷奮進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

amocity
amocity

  


然而,微笑的背後不是釋然,曾經經歷的痛苦、委屈和脆弱仍然存在,這些被壓抑的負面情緒長久得不到宣泄,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最終造成內心日益虛弱的“堅強自我”與不斷增加的“無能自我”之間強烈的對立與沖突,日久導致心理防線進一步坍塌。到最後,或許就會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麼,面對“陽光型”抑鬱症,我們能夠做什麼?

1、首先,卸下微笑的面具,接納自己的種種負面情緒。我們享受愉悅,分享快樂,但同時也要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壓力也好、委屈也罷,或是脆弱,都是情緒的一部分,找些空間和時間,讓內心的負面情緒有出口,能夠得到釋放,而不是一味地壓制或者忽視。

2、其次,改變認知,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過分追求完美可能是一種傷害自我的武器,零容錯率、滿足所有人的期望,不斷的贊賞和鼓舞會在內心塑造出一個虛假的自我,並陶醉其中,從而忽視自己真正的內心。然而並無十全十美之事,一旦挫敗,或者在別的方面不如意,就會帶來強烈的內心沖突甚至自我毀滅。因此,要學會適當放低對自己要求的標准,學會放過自己。

3、再次,建立積極的支持系統。朋友、家人、親友都是我們可以求助和傾訴的對象。但自己意識到有情緒問題,我們可以和朋友、家人等傾訴,有時候真的說出來會好很多。同時,還可以進行運動、旅行等等,選擇一些讓身體和心理都能放松下來的事情做做。

4、最後,積極接受專業治療。抑鬱症不是情緒不好,不是笑一笑就過去了;而是一種疾病,屬於精神障礙,需要專業治療。一旦察覺到自己的情緒明顯出現問題,並且影響到食欲、睡眠、社交、工作等各方面,一定要及時、及早就診醫院,積極進行專科治療。

最後的最後,希望生活中的我們都能從心微笑,擁抱陽光!

心身醫學科出診時間及地點:

amocity
amocity

  


方莊院區:

特需門診:周一晚(名醫堂專家5診室)

專家門診:周二、五上午(南樓地下一層);

經開院區:

專家門診:周四上午,三層2診室

普通門診:周二上午,三層2診室

特需門診:周日上午,八層6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