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讀心醫話 | 新年將至,你囤積了嗎?_睡眠_物品_心理


字體大小:
2025年10月30日 -
:        
 

讀心醫話 | 新年將至,你囤積了嗎?

作者:廣東省中醫院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豔教授

年關將至,許多人可能在一面大掃除,一面采購年貨,有的人在大掃除時發現還有去年的年貨,冰箱中還有元宵節的湯圓、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而購物車中又新加購了許多新的待購物品。這種囤積行為不僅限於食物、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還可能擴展到各種可能被視為有價值或未來可能用到的物品上,比如食譜和在收藏夾中的各種計劃等。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些收集行為,一般分為四類:

一類是基於投資動機的收藏,諸如集郵、收集錢幣等。

一類是基於情感的珍藏,比如親人的禮物,家人的照片等。

一類是屬於保留,以觀後用的收集行為,比如一定量的家庭日用品,又或者是一些可能會有別的用處的“廢品”。

amocity
amocity

  


一類就是我們說的“松鼠症”囤積行為了。在這一階段中,收集人已經處於盲目收集的狀態,來者不拒,不管這些東西有沒有價值,總是持續感到丟棄東西痛苦、困難,且已經對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

什麼是囤積障礙?

小敏是一位深受囤積障礙影響的患者。自從大學畢業以來,她就一直住在同一間公寓裏。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房間逐漸被各種物品填滿。從舊課本、過期雜志到不再合身的衣服,甚至還有幾個未開封的快遞包裝盒。小敏知道這些物品對她來說已經沒有實際價值,但她就是無法下定決心丟棄它們。每次清理時,她都會感到焦慮和內疚,擔心將來可能會用到這些物品。這種囤積行為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質量,使她感到壓力重重。

據統計,大約 2% 的人口患有囤積障礙,一般可能與童年時期沒有被滿足的需要或者經歷了一段物資匱乏的時期有關。該疾病之前被歸類為強迫症,在 2019 年被添加到國際疾病分類中。

囤積障礙的表現:

①難以丟棄物品,即使它們已經過時或損壞。

②對物品有強烈的占有欲,即使它們沒有實際用途。

③家中或工作場所空間擁擠,難以找到足夠的存儲空間。

④感到焦慮或內疚,當考慮丟棄物品時。

⑤無法有效組織和管理物品,導致生活和工作環境混亂。

如何應對“囤積心魔”

PART 01

控制自己的欲望

囤積症患者可以制定對應的購物計劃,遵循“有需求才購買”的原則,避免無謂的浪費。

PART 02

整理家居環境

囤積症患者可以采用分類整理的方式,把物品分門別類,整齊有序歸置好,把不必要的物品清理出去,只留下真正需要的物品,學習“斷舍離”。

PART 03

積極尋求心理幫助

囤積症患者也可以尋求心理幫助,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找到問題的根源並進行治療。

醫學指導:李豔,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中醫師,國家2級心理咨詢師。現為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主任。獲得廣東省傑出青年中醫藥人才稱號,廣東省中醫院青年名中醫、羊城好醫生稱號。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臨床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師承北京廣安門名中醫仝小林教授、陝西中醫學院張學文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河南中醫學院李發枝教授,在中醫學術和醫德醫技方面深受名老中醫熏陶。在多年的臨床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傷寒六經”“脾胃論”為主的中醫理論指導體系,尤其擅長運用“傷寒六經辨證 ”“脾胃論 ”相關理論指導治療焦慮障礙、抑鬱發作、睡眠障礙、驚恐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關疾病。

接受過系統精神分析、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婚姻治療、家庭系統排列、沙盤治療等各流派心理治療專業培訓,靈活采用個人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家庭系統排列、沙盤遊戲、情志相勝療法等多種療法,病種涉及各類睡眠障礙、抑鬱發作、各類神經症、人際關系困難,青少年情緒行為障礙、婚姻家庭關系異常、親子關系異常、職業適應困難等各類心理障礙。

amocity
amocity

  


出診時間:周一、三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門診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西區五樓特需門診)。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成立於2005年,建科以來,發展迅速,診療病種全,綜合服務能力強,全國影響力大。專科目前擁有臨床醫生13人,心理治療師3人,年門診人次超過30000,純中醫藥治療率接近95%,有效率達80%以上。

心理睡眠專科針對病種涉及各類睡眠障礙、精神障礙、心理障礙及一些疑難雜症。並調整人際關系不良、親子關系異常、學習障礙、青少年適應障礙、婚姻關系異常等。

科室臨床診療過程重視軀體治療以及心理治療,根據個體需要,治療方案高度個體化。有選擇性結合中藥湯劑、針灸、心理治療、物理治療。開展個人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睡眠認知行為治療、催眠療法、沙盤治療、針灸等特色療法,臨床療效顯著,中醫特色突出。

供稿:大德路總院心理睡眠科 李輝煌

執行編輯:莊映格

審核校對:王軍飛

陳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