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0
字體大小:
2020年3月02日 -
:
有句古話說得好,叫做「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自然萬物都有自己生命與年齡,人類如此,地球也是如此。地球的年齡究竟有多大?科學家們能否給出一個靠譜的答案?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作為距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地球的直徑、質量、密度都比太陽小了很多,但它又是太陽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代地質學對於地球的研究相當透徹,認為地球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地球的最外層為地殼,中間一層為地幔,中心部分被稱為地核。根據現代科技探索水平得知,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也是宇宙中最適宜人類生活居住的星球。
對於人類來說,生存、進化和生活、發展的歷史相當漫長,甚至歷史學家還會將其分為石器時代、紅銅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黑暗時代、啟蒙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以及資訊時代。不得不說,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確實可以驕傲地訴說著自己的歷史與起源,但相比於地球的歷史而言,人類如此「悠久」的歷史居然只是一瞬間。
地球的年齡究竟有多大?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因為沒有人親眼見過地球的形成,更無法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而一探究竟。此時一個問題來了,地球年齡之謎會成為永久的謎團嗎?當然不能,因為人類可以依靠現有的證據,對該問題進行確切的考證。
想要探究地球本身的年齡,究竟應該從哪裡入手呢?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們想到了海水,因為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鹽分,而這些鹽分都是陸地上礦物質隨水流溶解而成的。如果科學家們能夠通過海中現有鹽分總量,以及陸地每年帶進海水的鹽分總量進行計算,就可以得出地球的年齡數據。科學家們計算出的結果究竟是多少呢?答案是1億年,這顯然不符合常理。最後科學家們才發現,之所以會造成如此大的誤差,完全是因為海水的出現時間要晚於地球形成時間,而且海風還會吹走很多海中溶解物,故此該方法並不準確。
在此基礎之上,科學家們甚至還想嘗試,利用海底沉積物測定的方式進行地球年齡計算,但該方法也同樣面臨失敗,因為地球的形成時間,要遠遠早於海底沉積物形成時間。難道沒有一種靠譜的方法來測定地球年齡了嗎?當然有,科學家們最終找到了一種可靠的「地球計時器」——岩石。
1973年時,幾位澳大利亞的科學家聲明,他們在丹麥屬地的格陵蘭島西南部伊蘇阿的變質岩之內,發現了一塊距今約有37億年歷史的岩石。這塊岩石由藍藻等低等微生物的化石構成,屬於疊層石種類,同時也是記錄古代環境信息的重要物證。正是由於該岩石的出現,科學家們認定,地球的年齡至少也有37億歲。
就在這種說法即將成為定論之時,一個新消息又在科學界掀起了軒然大波。1983年,在澳大利亞地區,科學家們又找到了幾粒特殊的鋯石礦物顆粒。通過高科技紅外光譜年份測定分析得知,它們的年齡幾乎都在41-42億年左右,這無疑又為地球的年齡增加了3到4億歲。
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單純被動尋找年代久遠岩石標本,似乎並不是最好的辦法,而想要確切了解地球的年齡,必須要主動出擊,尋求一種靠譜的計算方式。「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之下,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可靠的測定方式——放射性元素測定。
科學家們發現,在地球的岩石中,存在著許多种放射性元素,而它們都存在著自己的半衰期,並且受外界影響極小,只要通過對這些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測定,就能充分了解地球的形成時間。該方法的確便捷有效,在經過大量實驗證明之後,科學家最終得出結論,地球的年齡約為46億年左右,這無疑再次刷新了以往的數據,成為了時下最主流的結論。
在我看來,科學的腳步是無止境的,雖然今日我們知道了地球的真實年齡,但是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科學家對該問題的不斷探索,該數據也很可能同樣被刷新,屆時我們也會知道關於地球年齡更為精確的答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