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感情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23日 -
:
百家榜創作者,優質創作者
楊振寧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
那是1949年的聖誕節,遠在異國的普林斯頓。初冬的雪花造訪了這座小城,剛剛來到這裏的楊振寧顯然還不太熟悉,在實驗室整整忙碌一天後,身心俱疲的他隨便找到街上一家中國餐館,期望在異國尋找一點家鄉的的慰籍。
然當他挑簾而入,站在餐廳中的,竟然是自己曾經最為喜愛的學生——杜致禮。
令杜致禮也沒有想到的是,遠在異國,竟然能過遇到自己曾經的老師。亦或者說,竟然能遇到在自己心底沉埋已久的他。
我不相信緣分,但我相信兩個人的互相思念總會造成他們的不期而遇,就像量子力學一樣,不論距離多遠,楊振寧的任何心悸都會引起杜致禮的思戀,反之亦然。
二人在這座溫馨的小餐館,一邊吃飯,一邊互相傾訴近幾年各自的狀況。
杜致禮
對於杜致禮來說,1949年是一生中最難熬的日子,因為解放戰爭,與家人失去了聯系,沒有了經濟來源;在這裏唯一的親人——弟弟杜致仁,也因為受不了而自殺。她內心苦痛,生活拮據,當她遇到楊振寧時,一股久違的安全感從心底迸發。
但對於楊振寧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家國舉步維艱,學術研究一籌莫展,正是最渴望被他人關注關心的日子,望見了杜致禮,就像望見了一束光。
後來他說:“我並不知道杜致禮到了美國,我是無意中走進了那家飯店,我早到或者遲到,都將錯過與杜致禮相見的機會。我們不會見面,也就談不上一輩子的婚姻。”
從西南聯大附中空蕩蕩的教師宿舍,到駛向異國的那列班車,從講桌上的談笑風生,到實驗室的電光火石……二人隔窗而坐,侃侃而談。
這個曾經在五年前迷倒自己的老師,此時此刻就坐在自己對面,依然談吐風雅,文質彬彬。少女心潮澎湃,已經失去了一次他,無論如何,這次要緊緊的抓住他。
而此時坐在對面的楊振寧何嘗不這樣想,抬眼望去,她少了點五年前的青澀,多了些端莊,時光讓她的身體變得更加勻稱,顯得風姿綽約,昏黃的燈光打向她的面龐,目光中除了少許傷感,眼眸依舊清澈如泉。美的不可方物。
偶爾抬起頭莞爾一笑,就足以讓他淪陷一生。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郎情妾意,他倆的感情自然而然的撞出了絢麗的火花,而且如夏天的野草一樣瘋狂滋長,似乎要彌補這五年的遺憾。
僅僅一年後,也就是1950年8月26日,楊振寧與杜致禮在紐約舉行了婚禮。
28歲的他親自為21歲的她披上了婚紗,在觀眾的注目下緩緩走過了教堂過道,如同接下來要在世人的矚目下要走過一生。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在美國求學的杜致禮,在完成自己的學業的同時,照顧楊振寧的生活起居,與他分享心事,也在他研究遇到瓶頸時開導,安慰他。
很快,他們迎來了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楊振寧的父親給孩子取名為“光諾”,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諾貝爾獎。
果不其然,在1957年,楊振寧憑借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誰也不曾想到,這個曾經的窮小子,成為新一代的物理大家。成名後的楊振寧,到處參加講演,於是杜致禮作為妻子又多了一個家庭任務,陪他到處講演。
大家閨秀的杜致禮總可以得心應手的處理這些場合,拿捏好作為妻子的分寸。
這時的楊振寧來不及歡喜,妻子又為他誕下兩子,1958年,次子楊光宇出生,1961年,女兒楊又禮出生。短短十年,楊振寧事業,愛情,家庭三豐收,剛剛步入中年的杜致禮也已成人母。
在接下來的歲月裏,杜致禮更多的是相夫教子,拋開了自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面。成婚之初,她為了鼓勵丈夫科研,獨自一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家裏沒有請保姆,沒有請鐘點工,洗衣做飯,接送孩子,所有的事都是杜致禮親力親為。
當初,杜致禮好歹也是個大家閨秀,父親是國民政府軍政要員,封疆大吏杜聿明,家中怎麼說不會讓她這個千金小姐幹粗活,那時國內動蕩,父親戰敗“被俘 ”,國民政府更是斷了自己的經濟來源,生活艱辛的一個弱女子飄蕩在異國他鄉,按理說,她才是那個最應該值得呵護的人。
然而沒有,她深知自己是妻子,是母親。
她深知自己最愛的人更需要支持。
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杜致禮慢慢成為了一個家庭主婦,成為了丈夫的賢內助。1973年楊振寧回國時,媒體對她的評價就是“成功男人背後的偉大女人”,但這句話的背後,是杜致禮數十年如一日的家庭操勞;是她對他窮極一生的濃濃愛意。
最難能可貴的是,杜致禮作為建國初期的女神,才女,放下大架子去喜歡一個那時候還默默無名的楊振寧,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膽量。
也許有些人,見一眼就是一生。
楊振寧一家
這些自小培養的文化才氣也為他倆的家庭增光添彩,婚後,杜致禮將自己所學的藝術和文化的氣息帶入到倆人的生活之中,家中布局,飲食起居,無不如是。
我想,當每次楊振寧焦頭爛額地在實驗室回到家,映入眼簾的是一束花,一幅畫。他或許會感覺到生命充滿了樂趣,燃起對明天的鬥志。對於楊振寧而言,只要有杜致禮的地方,自己的靈魂就不再流浪,就會有一個溫暖的家。
他們兩個,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一文一理,科學靈魂與藝術靈魂的相互碰撞,活出了愛情最初的樣子。正如杜致禮所言:“如果是兩個物理學家結婚,上班、下班都談物理,豈不枯燥?”
杜致禮也間接地為楊振寧的成功盡出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彼此心系對方,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此。
之後的日子雖如同白開水一樣平淡,但在藝術家和科學家眼裏,絕不會平凡。
1971年楊振寧訪華,其夫人杜致禮也返回祖國探親,當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時,面對親朋好友的問候,杜致禮總能給自己的丈夫掙回足夠的面子。自小受到的家庭教養在這時派上了用場。
1981年,杜聿明將軍病危,倆人頻頻回國探望,直至老將軍去世。在目送親人的離去後,我相信這兩個靈魂從少年到中年回望走過的這一段路,是有他(她)在身旁的每一刻溫暖。所幸的是,下一代已經成人,人類未來走向的道路上,有他倆愛情的結晶。
一個操持家庭,一個打拼事業。偶爾回國探望,偶爾四處講演。疲倦時回到自己家中,面對家中的花開鳥鳴,秋去冬來,卸掉一身的疲倦。
時光就這樣在倆人的恩愛中悄悄溜走,也許,遇到這樣的一個彼此,一生,都會過的很快
。
楊振寧一家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1995年,73歲的楊振寧和妻子去汕頭大學開會,期間碰到了未來楊振寧的第二任妻子,年僅19歲的翁帆,當時,楊振寧頻頻向杜致禮致意,指向這個19歲的姑娘,原因是這個女孩子溫柔大方,落落得體,更可貴的是這個女孩子長得和年輕的杜致禮是如此相像。
杜致禮當時也感到很驚奇,無論如何,翁帆都給他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來,2004年,楊振寧就娶了翁帆為妻,或許也有睹人思人的成分在裏面。
不管怎麼說,杜致禮可是個大才女。繪畫,雕塑,文學,音樂,詩歌樣樣拿得出手,而且有著溫順的性格,讓她做妻子,不知是多少年修來的福氣。
這樣的人伴隨著楊振寧走過了整整53年,對他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深。倘若一旦發妻逝世馬上就另覓妻子未免太過過分,但當翁帆的長相和杜致禮如此相像我也就明白了。
楊振寧與翁帆
楊振寧經常說:“翁帆是上帝恩賜我的最後禮物。
”也許,是這個耄耋老人在暮年時回憶自己的年輕歲月時,可以瞥見她的影子。
2003年後,已經享譽國際的楊振寧打算在國內定居,讓自己的一生能夠落葉歸根。可也就是在這一年,77歲的杜致禮已經身患重病,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她終究是為這個自己愛的人付出了太多,也終究是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太多。
此刻,坐在病床前的楊振寧緊緊拉住她的手,五十年歲月荏苒,相互攜手走了足足一生。說不出的老淚縱橫。而她,望著眼前的這個男人,感受他手心裏傳來的溫度,回想過去,我為他生兒育女,我支持他的事業。
晚年的楊振寧
如今,兒女已經長大成人,事業也有所成就。我應該是可以無愧於心的,可以安安穩穩的離開的。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生而,死而同穴。
所謂愛情,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