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14日 -
:
猝死為病魔之首,猝死的魔鬼時刻為淩晨4點。俗話說得好,“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這是說每時每刻都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突然間發生的事情,常常令人措手不及。除了急性病及突發事故外,其他疾病都會為人們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一個較為寬松的時間,就看人們能否充分利用了。我們對待疾病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疾病一般不是來要人命的,而是來提醒人們需要注意、需要警示和覺醒的,只要做好了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就可以達到戰勝疾病、增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目的。
人群中按年齡段劃分疾病概況,大體發病順序是這樣的:三十歲以前人找病,暴飲暴食,無節制熬夜,透支了健康,這是人為地在制造疾病,但由於本裏好、火力壯,當時並不會發病,這屬於相對的健康期;三十歲以後有些病就找人了,因果效應逐漸顯現,小病累積而成疾,但仍屬於疾病的潛伏期;年過四十,陰氣自半,身體的抵抗力開始下降,疾病開始增多;人過四十氣變虛,陽氣由下往上欺,有些早衰現象開始顯現,尤其是女性,剛過不惑之年就半頭華發成為半老徐娘,婦科疾病增多,20~30%的患有子宮肌瘤;人過四十五,懶動家裏捂,就怕血管堵;四十五歲後經常染發,愛吃肉食,宅家不動,吃剩飯菜,這是致病和短命的四件冏事,成為疾病的根源,遂到了疾病的暴發期;十年高血壓容易發展成冠心病,二十年高血壓容易得腦中風,患糖尿病十年容易發展成心髒病,這是疾病發展的規律;男過五十三,褲襠常不幹,小便砸腳面,排尿超過一分鐘,前列腺疾病多患;女性在生理上決定了某些部位易多生疾病(如乳房與盆腔),而且持續整個生理過程,中醫有“十女九寒”,“十女九濕”之說,這是發病原因,尤其是到了更年期前後,更是進入多事之秋。男女在六十歲以後又進入一個相對穩定期,這種狀況若無特殊變故可延續到七十歲以後,挺過七十三,享福在後邊。以上就是按性別和年齡段發病的大概率。
十人九濕,濕氣會乘虛而入。一般找中醫看病,會說濕氣重,胖人更是多濕,女性多濕還伴多寒。中醫所說的“濕”是什麼?濕氣是禍,濕就是人體內的垃圾,是需要清除的、黏滯的髒東西,濕氣遇寒成為寒濕,遇熱則成為熱濕,但要想祛除濕氣,治療起來也絕非易事。有一分“濕”,就有一分“邪”,成為致病的重要原因。古語就曾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古人形象地說明了濕氣難去的成因,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待把油摻到面粉裏以後,再想把油去除是何其難也!往往濕氣重的人排出的大便會粘在馬桶上,用水沖也沖不掉,只有用馬桶刷才能清除幹淨,這也說明濕氣的黏滯程度,一旦濕氣纏身,自愈的可能很小,需要慢慢調理,不可操之過急,不是使用三五副中藥就能祛除的。
正確認識中醫關於人體“虛”的概念。現代人的本氣無一不虛,處在亞健康狀態的是大多數。但凡讓中醫看病,不是氣虛就是血虛,不是脾虛就是腎虛,一夏無病還三分虛呢,試問誰人曾不虛,唯有不看方不知。可以說我們正是在這種“虛”的陰影籠罩下度過坎坎坷坷的一生。“虛”成為我們的“保護傘”,正是在這種“虛”的保護下,我們才得以堅持學習,堅持工作,直到壽終。因此,我們不要害怕“虛”,更不要被這種“虛”的概念所嚇倒。按中醫理論進行分析,虛也,是陽氣不足也,這個“虛”是人類特有的保護機制,這個“虛”是人類遠比其他生物體高明的生存智慧之所在。但“虛”卻能使人類的壽命延長,從某種意義上講,“虛”是一種巧妙的磨洋工方式,它能有效節省生命僅有的能量,雖不能保證高質量的生存狀態,卻能使人活著,活得好也罷,差也罷,清醒也罷,糊塗也罷,這種“虛”總是能相對延長生命的絕對長度,這也是人們所企盼和追求的目標。人們正是在“虛”中度過了一生,說到這裏你還會談“虛”色變嗎?
正確認識某些外科疾病的保守治療。對外科疾病不要害怕,雖然來勢凶猛,只要能得到正確而合理的治療,有些外科疾疾病就是不手術也能有較好的預後效果。我的兩次生病經曆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次生病是在1971年3月,我因嘔吐、上腹部疼痛住院檢查治療,後轉移至右下腹持續性疼痛,醫生診斷為“急性闌尾炎”,需要手術治療。當時我就想年紀輕輕就在肚子上開一刀,破了元氣不說,刀口處還落下個疤痕疙瘩一輩子也消失不了,因此個人建議保守治療。這個想法得到了醫生的批准,醫生遂在病曆上寫道:“因病人拒絕手術,建議保守治療。”那時的消炎藥主要就是使用磺胺藥,青黴素是十分緊俏的藥品,所以一般不用。通過使用磺胺藥消炎治療,住院一周痊愈出院。當時醫生說由於沒有切除闌尾,治療並不徹底,以後可能還會犯此病,需要在飲食等各方面加以注意,幸運的是到現在沒有再犯過此病。
第二次生病是2009年10月,我因過度勞累發生心肌梗死,上樓即感到憋悶,氣喘籲籲,喉頭發緊,牙齒疼痛,在當時的九零醫院就診,做了心髒CT,顯示心髒的三條大血管堵塞程度分別為95%、75%、70%,當時醫生的意見是要放置3~4個心髒支架,總花費大約需要16萬元左右。為慎重起見,後來我又到省立醫院與齊魯醫院複診,醫生一致的意見就是放支架,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但我就是不同意放,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堅持服藥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臨床症狀得到了有效緩解和控制。後來又去醫院複查心髒CT,才發現更為神奇的事情,原來在心髒三條大血管的旁邊又生出一條血管來,正是這條新生的血管,取代了部分所堵塞血管的功能,起到了很好的代償作用。同時這也說明我具有很頑強的生命力,一靠信心,二靠治療,戰勝了心梗頑疾,得以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由此也得出一條結論,戰勝疾病信心最重要,科學施治是法寶,這兩樣皆不可少。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治療方式,意在說明某些外科疾病保守治療的可行性,希望大家從中能悟出些道理,但並不建議別人生搬硬套我的方式方法,具體怎麼做好還要因人而異,視病情而為之。
帶病生存是中老年一族的生存現狀,老年人多數是在有病中度過暮年。平均每個中老年人身患4種病以上,且多是沉屙舊疾,查體時一說就是具有多年病史,對此不可憂心忡忡,也不可有悵然若失的感覺。我曾查看過一位88歲老人的病曆,他曾患過32種疾病,做過三次大手術,罹患前列腺癌手術後仍大步走路,步態穩健,重視養生,我看活到100歲沒有問題。生病是自然規律,這就使中老年人有病成為常態,無病才是例外;中老年人有病的是大多數,無病的是極少數;有了病不要悲,越悲越吃虧,不要因為有病而沮喪,不要因為有病而自慚形穢。生存是本,沒有生存就沒有一切,有質量地活著就是勝利,我們要正確認識這一點。慢性病、老年病有那麼幾種也沒有什麼關系,腿疼、胳膊疼也不是什麼要緊的病,只要沒有急病大病就是幸運,只要不是沒治的病就行,只要不是要命的病就行,只要基本健康就行,只要能吃能喝、能走能跳就行,只要有琴棋書畫詩酒茶的生活就行。
對於疾病的態度,在總體上要藐視疾病,從容對待;在具體治療方法上要重視疾病,謹慎從事。要既來之,則安之,自己完全不著急,讓體內慢慢增長抵抗力,直到最後戰而勝之。這是偉人對待疾病的名言,也是我們對付慢性病的態度。就是急性病也只能讓醫生處置,我們也不必著急,積極配合治療就是了。醫學經驗告訴我們,難能可貴的是觀念,觀念前衛者注重養生,觀念滯後者注重治病,秉持何種生活態度和觀念,決定了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能走多遠。只要做好平時的養生保健,就是有慢性病也不怕,照樣能長壽,照樣能成為百歲老人。
(寫於2020年9月9日)
作者簡介李友鵬(男),知名中醫,北京名醫名方研究推廣中心特邀研究員,河南仲景醫藥研究會特邀研究員,中國特效醫術發掘整理委員會專業委員。原籍山東齊河,現居山東濟南。文學愛好者,熱愛生命,熱心公益事業,注重中醫養生研究和疑難雜症的治療,先後發表學術論文與詩歌100多篇,創城征文獲得濟南市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