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職場

職場必備|改變你一生的28個人際心理學法則


字體大小:
2020年10月01日 -
:       
 

如一句名言中所說的那樣:“一個成功的因素,歸納起來15%得益於他的專業知識,85%得益於良好的社交能力。”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社交會成就一個人,同樣也會毀了一個人。

所以,學點人際交往心理學還是很有必要的~

1.首因效應:抓住第一印象的好機會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時留下的印象會在對方的頭腦中占據主導地位,比以後接觸中得到的信息更強,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如果一開始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那麼在後續了解中他會偏向發掘你具有美好意義的品質。

2.名片效應:在第一時間拉近雙方心理距離

“名片效應”引自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名片,指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表明態度和觀點,進而將自己介紹給對方的方法。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進而在短時間內促成人際關系的建立。

3.親和效應:以親和虜獲人心

親和效應是指人們在交際、應酬過程中用親近的話語、笑容、肢體語言吸引他人、俘虜人心所產生的效果。

親和的人,讓身邊人感覺輕松而沒有負擔,願意放棄心理戒備,進一步接觸,甚至會讓人產生信賴乃至依賴的感覺。

4.身體語言定律:洞穿對方最真實的想法

身體語言包括目光與面部表情、身體運動與觸摸、外貌與姿勢等。

人與人在交流溝通時,即使不說話,也可以憑借對方的身體語言來探索他人內心的秘密,對方也同樣可以通過身體語言了解到我們不願意表達的想法。

5.“7/38/55”定律:衣著服飾中的大學問

“7/38/55”是人們在給別人第一印象時傳遞的各種信號所占的百分比。

給人的第一印象中,視覺(臉部、服飾等)中占55%,聲音占38%,語言占7%。

可見,形象對於一個人是多麼的重要!

6.應己原則:日常著裝時,盡量使著裝為自己增色,力求避短藏拙。

7.應制原則:

著裝要合乎規範,遵循其固定的搭配,穿著得法,而不宜自行其是,隨心所欲。

8.應事原則:

著裝依照具體場合的不同而加以區分。一般規律是在公務場合著裝大方得體,在社交場合著裝時尚個性,在休閑場合著裝舒適自然。

9.詼諧效應:幽默是最生動的語言

在心理學中“詼諧效應”卻是一種防禦機制。它指一個人處於困難和尷尬境地時,采用一些詼諧手法,可以自我解脫,應對難關,征服別人。

在人際交往中,善用幽默風趣的人能表現自己良好的風度,能激起聽眾的優越感,使人輕松、愉快、爽心、情感舒暢。

這樣可活躍氣氛,聯結雙方感情,在笑聲中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

10.瀑布心理效應:不該說的話不亂說

信息發出者的心理比較平靜,但發出的信息卻引發了信息接收者不平靜的心理,從而導致態度行為的變化。

這種心理效應現象,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樣,上面平平靜靜,下面卻飛花騰霧。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瀑布心理效應”。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你明明只是無心說了一句話,卻“有意”地傷害到了別人,輕則引起對方的不滿,重則給自己引來災禍。

因此,當你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就要謹言慎行,注意自己說話的分寸。

11.南風法則:與人打交道,須以情動人

“南風法則”告訴我們,在與人打交道或者辦事情的時候,用好的態度、溫和的方式比用高傲相持的生硬方式更容易提高辦事的效率。

在與人相處時,用友善體貼的方式會比強悍冷漠的方法更易俘獲他人的心。

12.傾聽定律

是指在與人交往時,用心地聽別人講話會獲得別人的好感,會換來對方的理解、信任和快樂,使說話者感覺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滿足了對方渴望被重視的自尊心理,從而達到雙方都很愉快的目的。

13.雷鮑夫法則:尊重對方,態度謙和

最重要的8個字是:我承認我犯過錯誤

最重要的7個字是:你做了一件好事

最重要的6個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最重要的5個字是:咱們一起做

最重要的4個字是:不妨試試

最重要的3個字:謝謝您

最重要的2個字:咱們

最重要的1個字:您

“雷鮑夫法則”提出的8項原則充分體現了在社交中,人人都應該持有的謙和態度。

14.欲抑先揚定律:先表揚後批評的迂回策略

領導者之所以受人尊重,正是因為他們與人溝通的方式委婉、含蓄,讓人容易接受,在指正別人錯誤的時候也讓人非常舒服。

15.態度效應:待人如待己,友誼更長久

如果我們誠懇地待人,真心實意,沒有半點虛情假意,就容易換來別人的真心相待,也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別人也願意與我們交往,與我們成為朋友。

16.投射效應:人心各不同,各有其特點

“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的心理現象,它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是感情投射,即認為別人的好惡與自己相通,進而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試圖影響別人;二是認知缺乏客觀性,主要表現為過度頌揚自己喜歡的人,或者貶低自己不喜歡的人。

人們總會習慣性地將自身具有的某種特性,例如經曆、好惡、欲望、觀念、情緒、興趣等投射到他人身上,認為他人也一定具有與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特性。

但事實上,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利益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喜好也會不同,只有給予符合對方審美習慣的喜好,才能獲得他人的歡迎。

17.投其所好定律:迎合其喜好,最受人歡迎

如果你想別人喜歡你,讓他人對你產生興趣,那麼你一定要注意迎合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和愛好。多多想想別人需要的是什麼。

18.換位思考定律:關系緊張時,多體諒對方

我們因為長期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圈子中,形成了一種定性的思維方式,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猜測別人的感受,判斷事情的對錯是非,因此常常會得出主觀的錯誤結論。

在生活中,因為環境和角色的不同,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情時常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那並不代表別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換位思考一下,或許我們就能理解甚至認同別人的觀點。那樣,我們的生活中就多了一團和氣,少了一分怨氣,生活就會更加和諧。

19.自己人效應:建立相似性,加固可信度

人們習慣上會對那些與自己某方面有著相似的人,產生親近感、信賴感。

基於這樣的心理認知,要想讓他人喜歡自己,首先要在某方面讓他人感到你和他有著相同的東西,是自己人。

20.刺蝟效應:距離產生美。又稱為“距離法則”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不僅要學會拉近關系、套近乎,還要學會給對方留有空間,要將彼此的關系控制在一個相互容納並相互吸引的範圍內。

21.約哈裏之窗:恰如其分地暴露自己

心理學家奧特曼認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隨著信任程度的提高,雙方會越來越多地暴露自己。

如果對方勇於坦言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我們反而覺得他很坦率,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離,心裏會感覺更加踏實。

22.留白效應:給別人留下適度的空間

在人際關系中,與人相處的時候,要給對方留下一個自由和寬松的環境。在做事情的時候,要適當地給對方以喘息的機會,讓其有思考、反思的時間。

例如,彼此間意見相悖時,不要急於反駁對方,而應先讓對方有表達自己意見、觀點的機會,然後再下定論。

23.交往適度定律:對人太好也是錯

如果你別對人適度好,可能得到別人相應的回報;但是你對別人過度好,卻可能無法得到別人的回報。

對別人太好,可能會讓對方產生壓力想要逃離,可能會讓對方更加欲求不滿,更加肆無忌憚要求你付出。

24.蹺蹺板定律:人際交往收支平衡

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像兩人踩蹺蹺板一樣,和諧相處就要保持雙方支出的平衡和對等。

一旦彼此的交換不對等,那麼就會像蹺蹺板一樣失衡。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蹺蹺板定律。

25.犯錯誤效應:完美的人未必討喜

通常一些在各方面都優秀、近乎完美的人往往不那麼太討人喜歡;相反,那些雖然很優秀,卻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人則更容易贏得人們的喜愛。

26.三明治效應:變批評為美味

在批評心理學中,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能夠欣然接受批評的現象,被稱為“三明治效應”。

第一層是認同、賞識和肯定;中間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是不同觀點;第三層則是信任、鼓勵、支持和希望。

這種批評方法不僅不會挫傷受批評者的自尊心,而且還能夠讓他積極接受批評,並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

27.贊美效應:人人渴望被贊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指出,人在溫飽之後,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自我實現”。喜歡被贊美是人的天性。

聽到別人贊揚自己的優點,人們就會覺得自身價值得到了肯定。

28.雪中送炭定律:為落魄的朋友送一束陽光

雪中送炭定律,是指人們會對自己處境為難時幫助過自己的人心懷感激的一種心理,這種心懷感激會讓人印象深刻。

雪中送炭,才能顯示出人性的偉大,才能顯示出友誼的深厚。

29.互悅機制:喜歡是相互的

如果你想得到人們的歡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觀點、行為,僅僅提出良好的建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人們喜歡你。

《聖經》中說:“你希望他人如何對待你,你就應該如何對待人。”我們都希望被別人真誠對待,我們希望舒服地和他人相處。

那就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對待他,他也會以同樣方式回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