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07日 -
:
皮永寧說美食
從歷史文化裏走出來的可人兒
1946年,餘秋雨在浙江慈禧出生,哦對,當時還叫做餘姚縣。16歲的時候,他在培進中學畢業,培進中學是上戲附中,這也為他進入上戲埋下了伏筆,1966年,20歲的餘秋雨在上戲戲劇文學系畢業。
在剛畢業的那段時間裏,他在恩師盛忠建的幫助之下,來到了浙江一所靠山的老樓裏學習,苦讀我國的古代文獻,專心研究我國的古典文化,也正是因為這段時光,才有了後來名滿天下的餘秋雨。
1985年的時候,他就成為了我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
,當“最年輕”跟“文科教授”
出現在一起的時候,還是很說明問題的,單就文學素養來說,餘秋雨絕對是國內最頂尖的一批。而他還是我國最年輕的高校院長
,這兩件事情幾乎是同時發生的。
前面說過,在其恩師的指導之下,他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歷史文化中,《文化苦旅》就是這段時間努力的結果,散文常見,以歷史文化為核心的散文並不常見,而且絲毫沒有丟了散文的美,可以說,餘秋雨就是一位從歷史文化裏走出來的可人兒。
餘秋雨為什麼淪為同行公敵
餘秋雨是一位很有傳統氣息的文人,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書生的優越感,這一點可稱得上是褒義。然而,他的做法跟所表現出來的優越感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個作家,他經常跳出自己“讀書人”的身份,以社會活動家和官僚自居,即便是在令他聲名大作的《文化苦旅》中,他字裏行間的悲人憫天聽起來更像是官僚的歎息。
他有成就不假,不需要別人,他自己就把自己擺在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他一度認為自己是跟袁隆平、鐘南山等前輩同一檔位的人物。
再者就是,他在文章裏的矯揉造作。他曾經在《歷史母本》中說,“年輕人寫作少用成語、形容詞、對偶句和排比句,回歸質樸敘事。
”然而,他說到這些寫法,誰最喜歡用呢?當然就是餘秋雨本人。好像是說,“我年紀大了,所以不需要遵循這些”?
第三點,他對於他認為是正面人物的人,有點“矯枉過正”了。每次說到他喜歡的人之時,總是會為其戴上一頂高帽子,比如說,司馬遷一直都是他的偶像,他認為司馬遷是“文化君主
”,這種說法,恐怕連司馬遷自己也不敢答應。
韓寒跟餘秋雨的恩怨
從本質上來說,韓寒跟餘秋雨並沒有太大的恩怨。韓寒這個人大家都知道,其年輕時就是一個當代憤青,喜歡攻擊任何自己看著不順眼的人或者事物,不少名人淪為了其筆下亡魂,所以他會罵餘秋雨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畢竟在進入21世紀之後,在我國的文學圈子內有兩件事情是絕對正確的,一,好好掙錢,二,罵餘秋雨
。
他是怎麼說餘秋雨的呢?在某一天,韓寒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了一篇文章,《三個中年男人》,他在文中說,“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腦子裏,餘秋雨、陳凱歌、陳逸飛都長一個樣。
”“坦白的說,我不喜歡這三個人,他們身上有太多中國中年男人的無趣、不坦誠、精明狡猾。
”
韓寒這個人是很有趣的,他說出了自己為什麼會討厭這三個人的理由,他覺得這三個人的名字都很有特點,很有文化,秋雨、凱歌、逸飛,恨不得要對仗工整了。
說到這兒,我一度懷疑,其實韓寒就是沖著餘秋雨去的,而陳凱歌跟陳逸飛都躺槍了。
韓寒還說,餘秋雨這個人“太油頭粉面”了。
這句話怎麼說呢?看看餘秋雨的相貌,算不上儀表堂堂,但是跟“油頭粉面”完全聯系不上,大概是在說,他離婚之後娶了一位小自己16歲的嬌妻吧!
而且韓寒還說,餘秋雨經常會在電視裏考察模特的修養,提出一些“1跟2有什麼區別
”的問題。也就是說,其實韓寒跟餘秋雨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韓寒想罵人了而已
。
小結:
記得第一次讀到餘秋雨的文章之時,頓時感歎,這個人的文字為何能夠美到這種程度?這也是筆者將餘秋雨形容成可人兒的原因,單從文字的角度來說,他筆下文字的美是歎為觀止的,很少見一個男人的心思能夠細膩到這種程度。
而然,讀得多了,了解了之後,對於餘秋雨也提不起喜歡的性質了。
前文說到過,餘秋雨平生最佩服最喜歡的人是司馬遷,其實關於他與司馬遷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餘秋雨曾經對“漢賦”批評一通,有意思的是,司馬遷一直都很欣賞司馬相如,還為其立傳,說一點繞口的話,餘秋雨欣賞到極致的司馬遷十分欣賞餘秋雨不欣賞的司馬相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