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自然

自然文庫系列|31種好書齊亮相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8日 -
: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官方帳號

一、自然文庫第一輯

1.看不見的森林2.鮮花帝國3.一平方英寸的寂靜4.種子的故事

二、自然文庫第二輯

1.醉酒的植物學家2.探尋自然的秩序3.鳥的感官4.羽毛

三、自然文庫第三輯
1.蓋婭時代:地球傳記

2.愛上植物的第一本書

3.樹的秘密生活

4.加拉帕戈斯群島:演化論的朝聖之旅

5.狗知道答案——工作犬背後的科學和奇跡了不起的動物樂團6.山楂樹傳奇——遠古以來的食物、藥品和精神食糧7.千裏走海灣8.全球森林

9.地球上的性——動物繁殖那些事10.彩虹塵埃——與那些蝴蝶相遇11.沙鄉年鑒12.了不起的動物樂團13.餐桌植物簡史:蔬果、谷物和香料的栽培與演變

四、自然文庫第四輯
1.樹木之聲2.刺蝟、狐狸與博士的印痕3.剝開鳥蛋的秘密4.流浪貓戰爭5.新生命史6.神奇的花園7.死亡區域8.絕境

9.種子的自我修養10.達·芬奇的貝殼山與沃爾姆斯會議

—— 第四輯 推薦
——1.剝開鳥蛋的秘密
入圍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

《福布斯》年度最佳鳥類圖書

英國著名鳥類學家伯克黑德的科普佳作

層層剝開一枚鳥蛋,深入探索個中奧秘

作者:<英>蒂姆·伯克黑德譯者:朱磊胡運彪書號:9787100184007◎入圍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福布斯》年度最佳鳥類圖書。◎一個渺小的卵子如何發育成形狀顏色各異的鳥蛋?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用層層剝開鳥蛋的探索方式,揭示其中的科學奧秘。2.刺蝟、狐狸與博士的印痕:彌合科學與人文學科間的裂隙

作者:<美>斯蒂芬·傑·古爾德譯者:楊莎書號:9787100183505◎《熊貓的拇指》作者、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斯蒂芬·傑·古爾德人生中最後一本科普著作。書中追溯科學與人文學科沖突的歷史根由,借用刺蝟和狐狸的隱喻,厘清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複雜關系的真相,用實例證實學科融合的巨大優勢和潛力。3.樹木之歌

作者:<美>戴維·喬治·哈斯凱爾譯者:朱詩逸審校:林強孫才真書號:9787100183291◎普利策獎入圍作品《看不見的森林》作者的新書。以十二種不同生境下樹木周邊的聲音為線索,描繪了一個由樹、人及其他生物構成的生命共同體,思索世界網絡是如何在沖突和殘酷中達成和諧的永恒。4.絕境——濱鷸與鱟的史詩旅程

作者:<美>黛博拉·克萊默譯者:施雨潔譯楊子悠校書號:9787100185196◎201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科學通信好書獎、蕾切爾·卡森環境圖書獎,首部聚焦遷徙的自然文學作品。◎在近乎橫跨南北兩極的科考之旅中,作者追隨鳥的遷徙,沿途拜訪眾多博物學聖地。並為中文版特別做出嚴謹修訂5.神奇的花園:探尋植物的食色及其他

作者:<美>露絲·卡辛格譯者:陳陽侯暢書號:9787100183499◎這本植物學科普著作講述了一名園丁兼小說家在關於種植上的探索和思考,探索的內容穿越早期植物發現史,兼顧展現現代園藝動態,以及全球氣候變化下新型作物的培育。6.種子的自我修養

作者:<英>尼古拉斯·哈伯德譯者:阿黛書號:9787100187169◎世界一流生物學家的研究日志,既是田野筆記,也是遊記和速寫本。一株植物貫穿整個人生的記憶,將科學真理體現在作者對音樂、詩歌、美和想象的追尋之中。7.死亡區域:野生動物出沒的地方

作者:<英>菲利普林伯裏譯者:陳宇飛吳倩書號:9787100187091◎作者通過走訪世界各地種植園和農場,展現十多種瀕危野生動物日益緊迫的生存環境,曝光現代工業化種植和養殖業背後的黑幕。8.達芬奇的貝殼山和沃爾姆斯會議

作者:斯蒂芬·傑·古爾德譯者:傅強張鋒書號:9787100186322◎當達芬奇遇見山頂的貝殼,《蒙娜麗莎》就展開了新的視角◎本書並沒有在蛤蜊、達芬奇或者蠕蟲上花費太多篇幅,而是主要關注人類智力史上一些演化盲端。這並不是一本輕松的讀物。古爾德的作品需要一些時間來熟悉。對於初次接觸古爾德的讀者而言,需要一些耐心才會發現他優美的散文文筆會令人陶冶。9.《新生命史》
對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革命性解讀也是一個直率和生動的警告

作者:<美> 彼得沃德喬·克什維克

譯者:李虎王春豔譯

書號:9787100186056◎幾十年來,人類對滅絕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災難性的隕石撞擊所產生的影響上。《新生命史》介紹了另一種可能的原因——細菌及其對生態系統和氣候的影響。這是對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革命性解讀,也是一個直率和生動的警告。10.《流浪貓戰爭》

作者:<美>彼得·P.馬拉

克裏斯·桑泰拉

譯者:周瑋

書號:9787100188500

◎“萌寵殺手”掀起的一場“愛貓族”與“觀鳥群”之間的大戰。◎追溯貓與人類共同的演化歷史,反思流浪貓所造成的生態問題究竟應由誰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