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馬克龍野望的破滅,歐洲再無戴高樂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9日 -
:       
 

有才金銀

武漢新世界珠寶金號有限公司官方帳號,優質創作者

這話顯然膈應到馬克龍了,也不知道是不是RCEP的簽署刺激到了他,讓這位歐洲小馬哥眼前豁然開朗:這世界也不是離了美國就不轉的。

於是法國總統在媒體面前很罕見地跟德國未來總理貼臉對嗆,完全不給歐洲同胞半分面子。

為什麼這麼幹?

無非是法國“歐洲軍隊保衛歐洲”的傳統情節,不僅僅馬克龍一個總統想要歐洲防務自主,上溯到二戰剛結束,戴高樂總統及其“戴高樂主義”都是民族自決的代名詞。

任何一個大國,都不希望在自己腦袋上,還有個作威作福的太上皇。

當然,卡倫鮑爾的發言也可以理解,她雖然被譽為默克爾的接班人,但早在2月份就表示自己不會競爭德國總理,基民盟党主席位置到時讓出,目前只願意接受默克爾安排她留任的國防部長。

這個動作可以看做是卡倫鮑爾不想跟隨默克爾的道路,而是要另立山頭,推行自己親美抗中的“大西洋主義”路線。

所以,馬克龍和卡倫鮑爾的發言看似是法德兩架馬車的內部爭執,其實還是歐洲總體對於未來地緣格局的不確定性以及內生矛盾的集中體現。

02

說到這裏,則不得不提同樣是前兩天法國發生的事。

14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抵達法國,開始在歐洲和中東的七國之旅。

眼下離特朗普政府下台還有2個月時間,按理說身為共和党的肥蓬基本上也就只有2個月的任期了,在最後時刻還“兢兢業業”履行國務卿職責,難道還指望拜登給他發年終獎?

當然不現實,我認為最可能的,大概還是為特朗普在最後兩個月想做的一些事鋪路。

什麼事呢?

不外乎繼續遊說法國人支持“即將離任”的特朗普政府之“優先事項”,尤其是“反華和伊朗政策”。

我們之前也講過,肥蓬這人能力不大行,唯二擅長的就是拍馬屁和搞意識形態對抗,別說民主党政府,就算換個特朗普之外的共和党總統都不一定有看得上他的,也就大金毛被這貨的馬屁拍暈了,才一直讓他占著國務卿這個位置。

可以說,蓬佩奧的利益是和特朗普高度捆綁的,最不希望大金毛下台的人當中他絕對名列前茅。

所以,即便這次出訪的七國領導人全部已經對拜登進行了祝賀,但他還是得硬著頭皮繼續這趟“尷尬之旅”——都是生意,不寒磣。

不過呢,法國這邊就沒啥好臉色了,馬克龍辦公室上周五表示,蓬佩奧與馬克龍的會面,將“在對當選總統拜登團隊完全透明的情況下”進行。

說穿了,就是告訴你肥蓬,別指望跟這挑撥離間,老老實實走人,換老拜登上前來說話。

別誤會,倒不是馬克龍有多喜歡拜登,而是他對奧巴馬當初支持自己選總統有好感,“愛屋及烏”對奧黑曾經的副手也保存著一份善意。

不過作為政治家,個人的善意對於國際政治大概是最無用的東西了,馬克龍之所以公開打臉蓬佩奧,還有原因就是法國人依然對美國政治的“自我修複能力”存在幻想。

《衛報》13日報道,在12日法國政府主辦的一次線上會議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對拜登的當選表示歡迎。認為拜登上台會使“我們的星球再次偉大”有了可能性,是各國應對氣候危機的關鍵機會。

嘿,特朗普還只是“讓美國再次偉大”,換了拜登這,倒是讓“地球再次偉大”了。

03

一邊想要民族自決,防務自主;一邊又幻想拜登上台能拯救美歐關系,乃至拯救整個西方的地位。

是不是覺得很矛盾?

其實這才是每個歐洲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一方面承認美國的實力和領導地位,也有相當的信任和“同志感”,但另一方面卻也是頗為瞧不起,認為美國只是歐洲的次生文明。

這種感覺在特朗普上台後,逐漸發展成了比重更大的“厭惡”,甚而很多人把美國所有的“惡”都歸結於特朗普,認為他是導致世界動蕩的最主要因素。

可這種感情顯然是錯誤且愚蠢的,特朗普固然不是個好總統,但他卻是近些年唯一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美帝領導人,反倒是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奧黑之流,年年都要搞得中東人民流離失所,相比之下,我倒覺得大金毛更有資格拿和平獎。

於是,今年特朗普倒台,法國人、歐洲人就覺得“舊惡盡去”,“拜青天”馬上會帶領西方再度繁榮。

小資產階級固有的軟弱性和依賴性展露無遺,憑著這樣的矛盾心態,我覺得馬克龍設想的“歐洲軍隊”、“歐洲自主”完全是個空中樓閣。

就像當年教員李德勝對歐洲的斷言:歐洲太散、太弱,如果歐洲在今後10年不能在軍事上,經濟上,政治上聯合起來,歐洲就要付出代價。歐洲人必須學會自力更生,而不是依賴美國。

然而時間過去了幾十年,歐洲人依然沒有團結,英國今年還脫離了歐洲成為了美帝的大西洋看門犬。散、弱的秉性仍然沒有任何變化,甚至還變得跟美帝一樣成了投機主義者:生育率低,居然走了一步引入中東難民的臭棋。

別說未來到底是不是歐洲人的歐洲,法蘭西會不會變成法蘭西斯坦都難說。

最後,歐洲的自我意識雖然已經覺醒,但受制的方面太多,真正想要撇開美國,成為中國那樣的自主實體,依舊難於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