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全球“圍剿”華為?不好意思讓特朗普失望了,“冤大頭”另有他人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8日 -
:     
 

首閱新聞

鄭州廣電旗下帳號,優質創作者

過去兩年,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借口,頻頻對中方企業揮舞制裁大棒,將華為等中方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對其實施技術封鎖。按照美國政府的規定,所有美國供應商需向聯邦政府申請“豁免許可證”才能繼續向名單中的企業供貨。

原本是美國對中國出的拳,可到頭來,許多依靠美國知識產權生產芯片及制造設備的歐洲企業卻遭了殃,他們害怕被美國制裁不能向中企供貨,可也無法向美國政府申請豁免許可證。

為此,許多歐洲科技行業的官員紛紛指責美國,稱美國這種做法將它們擋在了中國市場之外。與此同時,美國供應商們卻趁虛而入占據中國市場。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企高官稱,美國制裁實際上還是為了“美國優先”,因為只有美企才能得到豁免,其他國家的企業只能被迫退出中國市場。

另一位歐企高管則表示,此前美國禁止他們公司向中國買家出售零部件,原因是他們懷疑這些東西很可能會被用於軍事目的。可當他們停止向中國買家供貨時,市場很快就被美國供貨商取代了。

毫無疑問,美國此舉給諸多歐洲企業造成嚴重影響。前段時間,受美國制裁華為影響,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將其年度收入目標推遲了整整一年,就在這一天,該公司的股價足足下跌了12%。

更迷惑的是,美國政府並不會對外公布哪些中企被列入“實體清單”,包括哪些企業獲得了“豁免許可”也不對外公開。然而據《金融時報》消息,除了美國的幾家供應商公司外,日本索尼、韓國三星等“對美友好”國家的部分企業也獲准向華為提供零部件。

這件事所造成的後果就是,諸多歐洲科技公司和政府開始聯合起來,希望未來能減少使用美國的知識產權。就在本月初,17個歐盟成員國宣布了一項重大倡議: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投入一筆資金用於半導體研究,讓歐洲在這方面不受制與美國。

對此,中方駐歐洲外交官表示:這一倡議表明,歐洲各國都希望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盡管“切割之路”會很困難,但美國的做法正讓這一過程加快。畢竟,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他們必須得想辦法為這個市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