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人類意識加工對我們認識宇宙的影響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08日 -
:     
 

論宇之新宇宙觀

圖1 意識加工過程示意圖

從圖1可知,記憶相對應一種反饋機制,它成為意識分析處理神經沖動的“基准”、“標准”或“參照”,這有點類似於電子電路中AD采樣電路中的基准電壓,不過它的機制和結構都要更為龐雜。在這只是簡單地描述意識工作流程中的一個局部流程。至於大腦詳細的工作原理、機制、結構和流程,需要我們人類的科技工作者一代一代的不斷努力,才有可能認識清楚。

以上的觀點,只是筆者基於邏輯分析得出的一種假設性的“結論”,這種觀點並沒有得到臨床醫學的驗證,所以我們並不能確定:沒有任何記憶後,大腦的意識是否還存在?

意識加工是最核心的環節(它相當於人工智能中的AI算法程序),感覺器官傳入的神經沖動和記憶中讀取的信息是意識加工的兩個參數。對應不同的傳感器數據,意識加工的“算法”應該是不相同的(當然,不同生物的“算法”肯定也各不相同),我們可以根據感覺器官將意識加工分類為:觸覺意識加工、嗅覺意識加工、味覺意識加工、冷熱覺意識加工、痛覺意識加工、方位感意識加工、聽覺意識加工和視覺意識加工等。

意識加工的最終結果就是:根據個體當前情況(感覺器官的實時神經沖動),結合已有的經驗(記憶),“求出”應對當前情況的“最優”應對策略(發出相應的神經信號給效應器,做出相應的行為),同時將加工結果存入記憶(形成新的經驗)。

所以,筆者認為:

人類的意識,應該是一種因生物進化而逐漸形成的“生物智能算法器”,依據生物的感覺器官所感知的實時信息,結合自身已有的記憶即經驗,分析求解出適應當前環境的“最佳行為”的過程

為便於本文討論問題的需要,我們不妨暫且假定:沒有記憶後,意識依然存在,意識的加工繼續存在。接下來我們就基於這樣的前提假設,展開進一步的分析討論。

沒有記憶後,意識加工觸覺感覺器官所接收的神經沖動後,並不能得出有物體接觸的映像,更不要說判斷是哪個位置接觸了。因為意識在加工這些神經沖動的過程中,剛才已經加工完畢的沖動信號如何?跟現在的信號有啥差別?它都沒辦法比對參照,剛才和現在處理的神經沖動是從哪個位置來的?也無從知道。

沒有記憶後,意識加工耳朵所接收的物體振動信息後,並不能得出任何有效的聲音信息,而只能得出振動的“有”或“無”(這個觀點是筆者認為意識可能會根據振動幅度強度較大時,可能會出現相應的疼痛神經沖動而做出的一種猜測性推斷。),甚至連振動的強弱也無法判別,就更不要提聽懂聲音了。此時的意識,其作用相當於一個不接負載的功放。

沒有記憶後,意識加工眼睛所接收的物體的位置信息後,並不能得出物體在運動的映像,而只能得出所有物體都是絕對靜止的映像。因為沒有記憶,意識就沒有辦法判別物體新舊位置的變化,所以,此時的意識所感知的宇宙世界永遠是“絕對靜止”的(但並不是說,此時的宇宙是絕對靜止的,而是說此時的意識世界裏的宇宙是絕對靜止的,宇宙依然照常運行)。這種分析是基於意識接收眼睛所傳信息的方式是一幀一幀的像照相一樣傳輸的。如果信息傳輸不是這種方式,而是掃描式的,邊掃描邊傳輸,則我們的意識加工後根本不能得到物體完整的映像,可能是一個點區域或線區域之類的局部映像。

……

在沒有記憶後,意識對其它感覺器官傳入的神經沖動的加工就不再一一分析討論了,讀者可以嘗試自己分析一下。

從前面的討論,我們不難發現,意識在失去記憶後,所有與“時間”相關的映像均消失。沒有記憶,就無所謂“時間”映像。

所以,筆者認為:

現代理論中所謂的時間人類對客觀實在的持續存在,在大腦中的記憶映像

在宇宙中,並沒有所謂的時間,只有持續存在。

這裏的持續存在不是指事物持續存在,是指客觀實在持續存在。宇宙中所有的客觀實在都一直存在著,無始無終地存在著。它們不會消失,也不會創生。

這些客觀實在在宇宙虛空中的分布過程(即:空間的演變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長短,就是我們人類能形成時間映像的根源,或者說這個過程就是時間之源,也就是時間。為區別於我們人類的時間觀(傳統意義的時間觀),在此,筆者將其定義為:

純客觀的時間:純客觀的時間是指客觀實在在虛空中分布過程所持續的長短,即空間演變過程持續的長短。

所以,傳統意義上的時間,即人類目前所謂的時間是人類對純客觀時間的度量

“時間”與“純客觀時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它們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如表1所示。

表1:“時間”與“純客觀時間”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宇宙中的客觀實在是持續存在的,無始無終地存在著,由這些客觀實在在一定的虛空分布而形成一定的事物,因為組成事物的客觀實在是一個動態的集團,事物的“空間”在不斷地發展演變,導致任何集團有合必有散,即:任何事物都有“起點”(誕生)、發展演變和終結等階段。

客觀實在在虛空中的分布使虛空得以體現,即形成所謂的空間。分布的持續進行,最終導致空間是動態的,空間的動態演變是實在持續存在,並持續在虛空中分布的體現與累積。所以,空間應該包括用於容納客觀實在分布的絕對空的虛空和在這個虛空中所分布的客觀實在兩大部分。

虛空是一個連續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個純粹的“場所”。而空間是局部的,是有界域的。

虛空是不可感知的,而空間因為實部的分布而導致其可以被直接或間接地感知。

虛空因為不可感知,所以討論其是否運動與絕對靜止是毫無意義的。而空間是運動的。這個運動是相對的,它包括內部運動和外部運動兩個方面。我們平時所說的物,實際上就是一個空間,是由組成這個物體的客觀實在和這些實在分布所占據的虛空大小(即物體自身固有空間)兩部分組成。也就是說:物體本身就是一個局部空間。雞蛋是一個空間、蘋果也是一個空間、一根枝條同樣是一個空間,一個電子也是一個空間,原子有原子的空間,地球有地球的空間,太陽系有太陽系的空間……

以往,我們人為地將物體(物質)與空間割裂開來看待,認為物質是物質,空間是空間(這裏的空間應該是一種絕對空的虛空,是一個場所),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是人類意識加工的結果,物體與其固有空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不可能將物質從空間中分離出來。將蘋果打碎,就不再是蘋果,而成蘋果汁了;將雞蛋打碎,就成雞蛋糊了;將石頭粉碎,就成碎石堆(或沙堆)了……因為“打碎”的過程,本身就是空間演變的過程。演變後所形成的新的空間,依然包括這些客觀實在和這些客觀實在重新分布後所呈現的新空間(蘋果汁的空間、雞蛋糊的空間和碎石堆空間等)。

同樣多的鐵(客觀實在),將其加工(人為的干預客觀實在的分布)成鐵絲、鐵棒、鐵塊、鐵片、實心鐵球和空心鐵球後,所得的對應空間是不相同的。因此,我們在討論物體的時候,不能只談物質的多少,必須將物質(客觀實在)的多少即質量m,及其在虛空中的分布規律(位置)綜合起來考慮。參照現代的物理學經驗,我們不妨將客觀實在的物質的量m與空間位置r的矢積定義為空間慣性,這樣一來,空間演變的過程就是空間慣性的變化過程,我們只需要分析空間慣性就可以將物質及其分布規律一起加以考慮了。詳細內容請參看《空間慣性》。

物體的運動,勢必導致與其固連的空間也隨之運動。所以,我們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實際上就是研究空間的演變規律。物體的運動過程,其實質就是空間的演變過程。當兩個或多個物體同時向某個空間運動(分布)時,物體間或實在間就產生空間演變沖突,此時,實在間就會發生所謂的碰撞,即產生相互的“作用”。

從微觀角度看,宏觀的物體間發生相互接觸或碰撞的時候,實際上構成這些物質的分子原子並沒有真正地相互接觸,而是間接接觸,在這些物體的微觀粒子之間,存在所謂的電磁作用,是這種作用阻礙了宏觀物體的直接接觸。真正與宏觀物體微粒接觸的是電磁場中的一種更小的粒子(即隱粒子)。是這些粒子在“傳遞”宏觀物體間的作用和聯系,它們是宏觀物體間的橋梁,是宏觀作用的媒介。或者說宏觀作用只是這些粒子的某種運動規律的宏觀表現。

蘋果是一個物體,也是一個空間,當蘋果從樹上掉落到地面時,整個蘋果的空間在移動,並最終從樹上空間變化到地面空間,隨著其空間的演變,樹上空間、地面空間和果園空間都發生了改變,即這些空間也進行了所謂的空間演變。這是一種子空間或者說局部空間的演變,“子空間”的演變會使與之聯系的“母空間”也發生一定程度的演變。這種演變,是不受人的意識干預的客觀過程,此過程持續的長短就是這個事物的純客觀時間,它是客觀實在持續存在、空間持續演變的一種累積效應。對單個的客觀實在來說,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個真正的“過程”,這個“過程”只是多個客觀實在持續演變的累積合效應。

要理解:“對客觀實在自身來說其持續存在並不是一個過程”的物理或哲學意義。我們不妨先假設某空間內只有一個客觀實在,比如客觀實在自身固有空間內就只有客觀實在自身,或者假設宇宙中只有一個客觀實在,則該客觀實在在空間中的分布“過程”,並不能將空間演變的前後差異體現出來。不管是觀察者、空間還是客觀實在自身,都無法界定這個過程的“起點”與“終點”,所以,從嚴格意義上看,這個“過程”自然就不能成為所謂的過程。也就是說:任何一個過程都是客觀上可界定的

對客觀實在自身來說,因為它一直存在,無始無終地存在,它持續存在的“起點”和“終點”是無法界定的,所以,對其自身來說,其存在的“過程”自然只能是所謂的“過程”,是其持續存在的一種體現。這種體現,需要其它的客觀實在共同參與。即:客觀實在只有當自身固有空間與其它客觀實在的固有空間產生空間演變沖突時,自身的存在才能得以體現。

因為純客觀時間的“起點”與“終點”無法界定,因此,純客觀的時間自然沒有所謂的“過去”與“未來”,永遠只有“當下”,自然也無所謂方向,更沒辦法進行度量,也就沒有所謂的“流逝”。

但事物卻不是如此。為描述的方便,借用“事物”一詞,但這裏的事物不同於現有觀念中的事物,事(事情)和物(物體)也不同於現有的觀念。

所謂的“物”實際上是由一定數量(至少2個)的客觀實在所組成的一個相對“穩定”的動態集團。該集團內的客觀實在按一定的規律分布,使彼此間形成某種間接的“聯系”,以此來相互“約束”或“制約”對方的行為,相互影響彼此在虛空中的分布,從而使該集團“整體”具有某些共同的行為特征,比如:“一起”靜止、移動或轉動。小到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和電子等微觀粒子,大到一個細胞、一粒塵埃、一滴水滴、一片雪花、一粒種子、一塊石頭、一只動物……一座山、一個星體、一個星系……

嚴格意義上說,這些都是一定規模大小的物。

物由物質和空間兩部分構成,物的物質是指自身空間內所分布的客觀實在的總和;物的空間是指自身的物質在虛空中分布所體現出來的其所占據的虛空的大小和外形。

物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物是動態的。這種動態性,主要體現在:組成物體的客觀實在成員是動態的、成員間的分布是動態的和物的邊界是模糊的三個方面;

物的邊界是模糊的。從宏觀上看,物的界限可能是“界域分明”。比如:蘋果是一個物,我們通常將蘋果皮當做這個蘋果的邊界。但從微觀上考慮,蘋果皮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無厚度的密實的“皮”,這個“皮”仿如沙灘將海和陸地界分開來一樣將蘋果與外界界分開來,從而導致蘋果和外部的界域是模糊的,動態的。

物是有起點和終點的,或者說物是發展的。受物的動態性、邊界的模糊性等性質的影響,導致物的存在不可能是永恒的,它必然存在形成(誕生)、發展、轉變和消失(死亡)的曆程;

物可以分為:客觀的物(後文簡稱:客觀物)、意識加工後的物(即意識物,是“客觀的物”在生物大腦中的映像)和純意識形態上的物(後文簡稱:純意識物)三大類。

客觀的物是物的本身(即物真身),它由客觀實在及其固有空間構成。它存在於自身所處的母空間中,是母空間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一種真實的客觀存在。它的存在及其運動規律不受生物的意識影響,是一種獨立的客觀存在。

意識物是生物根據自身的感覺與意識的加工,在生物大腦中所形成的一種映像與記憶。它存在於生物的大腦中,是一種客觀存在,並不是客觀實在,但在宇宙中卻存在與之對應的客觀的物(即物真身)。意識物的存在與運動規律是與生物個體的生理結構、空間位置、運動規律和意識息息相關的。意識物具有以下幾個特性:

生成性

意識物是生物個體的意識,加工處理自身感覺器官傳入的各類神經沖動後所形成的一種映像與記憶,所以,意識物是基於某段感覺而即時生成的一種抽象的,靜態的映像。

對應性

客觀物存在,但只有當生物個體感知客觀物後,才能在生物的大腦中生成與之對應的意識物。沒有客觀物對應的意識物屬於純意識物。

客觀物是唯一的,但意識物卻可能是多個,即所謂的多對一。這種多對一可以是同一個生物對同一個客觀物同時形成多個意識物(比如萬花筒),也可以是多個生物同時對同一個客觀物形成多個意識主體中的意識物(一般用於多個生物個體之間相互交流)。

映射性

生物的意識在加工的過程中,會根據神經沖動的類型(或者說信息的種類),以自我為中心,創建一個虛擬的空間。這裏最容易讓人產生錯誤認識的地方,就在於我們的大腦所虛擬出來的虛擬場所,它並不在我們的大腦中,而是在我們所處的客觀空間中。這個虛擬場所是由虛擬自身空間和部分虛擬外圍空間所構成的一個有限的虛擬空間,意識會將此虛擬空間映射到客觀的空間,使虛擬空間與客觀空間“重合”。

然後再將這些被加工後的映像(意識物),根據一定的規則映射到(或者說投射到)這個虛擬空間中,為意識進一步求解“最優”行為提供一個“仿真”的模擬場所,通過意識物在虛擬場所中的模擬運行,即時獲得新的神經沖動作為反饋,意識根據反饋回來的信息,對加工過程進行調整修正,逐漸使意識的加工結果、模擬結果與反饋結果一致,即形成新的經驗。

這個虛擬的場所及其場所裏的意識物就是意識加工所得的虛擬宇宙。

生物經過億萬年的進化,都已經獲得了自身適應環境的感覺器官和相應的意識加工過程,並將這些既得本領通過遺傳的方式遺傳給自己的後代,使後代獲得所謂的先天性反射、經驗、行為或能力,以提升其生存競爭能力。

我們人類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獲得認知客觀世界的兩種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是:眼和耳。

人類意識所建立的虛擬聽覺場所(空間)是以自我為球心的一個球形空間。這種以自我為中心建立虛擬空間的策略是生物個體的最佳選擇,是生物基於生存需求的一種生物本能行為。只有這樣,意識才能盡可能更快地求出應對當前環境的最佳行為,以求自身的生存不受到威脅,或者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存風險。

當我們閉上眼睛,只用耳去聽世界時。

此時,如果我們周圍有物體發出聲音或者有人講話時,雖然我們閉著眼睛,我們依然能判斷出發聲者比較准確的方位和大概的距離(空間位置),這是意識加工的功勞。意識加工時,會根據左右耳朵傳入的神經沖動的差異,主要包括時差、強度和相位等,經過意識複雜的加工過程,最終形成聽覺意識物。然後,在將該意識物按照聽覺系統長期積累的經驗進行映射,將其映射到對應的虛擬空間。由於人類長期生活在空氣中,在空氣中,多數情況下聲音從聲源傳播到人的耳朵的路徑是直線,所以意識在映射時,是按直線映射,最終將聲音意識物映射到虛擬空間後,基本上能與客觀的聲源一致。

但當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傳播途徑變化(如有空氣改為固體或遇到特殊的障礙)後,音意識物被映射後與客觀聲源之間的位置會出現較大的偏差。比如:

雷聲經過雲層的多次反射,意識世界的聲源會有多個不同地點的聲音意識物(即“聽到”多次雷聲)。

當我們戴上耳機聽音樂時,聲源的意識物會被映射到我們的頭顱內部。

科技館的3D聲音,是利用多個聲音模擬出來的效果。

……

人類意識所構建的視覺虛擬場所,是一個以自己的視覺感受器官的中心為球心的球錐空間,所以,這個虛擬空間是隨著頭部的運動而“運動”的。

當我們用眼睛看世界時,眼睛所接收或感知的刺激永遠是客觀物發出或反射出來的光。這些光通過一定距離的傳播,最終進入我們眼球,並作用於我們的視網膜,使我們的視網膜產生相應的神經沖動傳入大腦,供意識進一步加工處理。意識再將加工所形成的視覺意識物映射到視覺虛擬空間。

億萬年進化所積累的先天性和後天性的經驗,使我們的意識在映射視覺意識物時,是根據所謂的“視線”規則進行映射的,意識會根據左右眼圖像差異加工出所謂的虛擬視線(一種經驗性的基准)。然後將視覺意識物進行一一映射。

當我們看到桌上有一支筆,伸手去取,結果確實取到了筆。這是意識物在虛擬視覺空間的映射位置與客觀物在客觀空間中的位置是基本吻合的原因。

當我們看到水中月,嘗試去撈月,結果卻一無所獲。“水中月”是一個意識物,只是它被映射到虛擬視覺空間中錯誤的位置。因為意識無法鑒別“光”在傳播途中是否改變過傳播方向。既然無法鑒別方向是否改變,所以意識就幹脆承認光的傳播方向沒改變過。因此,才會有“水中月”、“鏡中花”、“海市蜃樓”……等視覺錯覺。

當我們看水中的魚時,我們所看到的這條魚(意識魚),要比真實的魚(客觀魚)更淺一些,即意識魚映射後並沒有與客觀魚位置吻合,說明我們視覺中的魚,並不是客觀的魚,所以,我們看到的一切,並不是真實的物或者說客觀物,而是意識物,是意識加工的結果。

長期以來,我們人類都生活在大氣層中,而在大氣層中,光一般是按直線傳播的,長期的經驗積累,導致意識加工視覺信息時,自然地按直線傳播的規律進行加工,因為只有這樣,加工後的意識世界才能得到後期的驗證,即得到實踐的檢驗。

我的辦公室在我校體藝館,以前有一位打掃衛生的阿姨,總是將體藝館內的玻璃牆擦得一塵不染,時不時地有鳥從體藝館大門飛入,然後不斷地撞玻璃牆想飛出去,結果把自己撞得遍體鱗傷、頭破血流……也無法飛出去而被困於這個“無形”的牢籠,必須得到我的幫助才得以逃生。

而我們人類,又比這只鳥更聰明到啥程度呢?有多少人撞到過無色透明的玻璃?

自古以來,我們就將意識世界與客觀世界混為一談。以為自己所見到的,就是客觀世界,或者以為客觀物,就是自己所看到的物。更有甚者,則認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客觀世界,一切都是由人類的意識決定的。前者是由生物的本能或生理結構所導致的,可以說是一種先天性的觀點。後者則是過度沉浸於意識世界而形成的一種偏見。

不管是“水中月”還是夜空中的月、是“鏡中花”還是真實的花、是水中魚還是岸上的魚……等等視覺現象中,我們眼睛所接受的刺激(感覺)是一樣的,被送入意識進行加工的信息也是相似的,意識加工方法也完全一樣,但最終形成的“鏡中花”、“水中月”、“水中魚”成了所謂的“虛物”或“虛像”而另外的則成了所謂的“實物”。

“實物”之所以能成為“實物”,是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其它感官或儀器對它們的真實性作進一步的確認,我們可以走過去,走到該物的旁邊,繞它轉一轉仔細地瞧一瞧,摸一摸、碰一碰、推一推、量一量、稱一稱……甚至抓一些送進嘴裏嘗一嘗、品一品它的味道,以此來進一步了解它的其它屬性。通過這一系列鑒別行為,最終確認它是真實存在的。它們通過了所謂的實踐檢驗,自然而然地被我們冠以“實”的稱號。

卻不知,我們進一步驗證的並不是意識物,而是與意識物對應的客觀物,即物真身。因為意識物所映射的虛擬空間位置上,實實在在地有一個客觀物。此客觀物,在我們進一步對意識物進行驗證的時候,它起到了一個替身的作用。最終導致我們以為此意識物就是實物,或者說:“我們看到的就是客觀事物本身”。

隨著人類觀察技術的提高,我們通過加工各種觀察儀器的觀察結果,對意識所虛擬出的宇宙空間不斷進行修正,才使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變得更“客觀”更“真實”,我們的認識水平得以提高。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將意識物與客觀物混為一談,不會產生多大的負面影響,因為地球上所有有視覺的生物都是這樣做的,自古以來我們就是這樣“打拼”過來的。但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們不得不將意識物與客觀物加以區分。我們所看到的,觀察到的,永遠是意識物,而不是客觀物(即物真身)。我們看到億萬光年遠的星空中某個超星星正在爆發,這是我們的意識加工光傳信息後所呈現的一個意識事件,這個事件發生在億萬年前,億萬光年遠的地方。億萬年前,這個超星星(物真身)在億萬光年遠的地方,爆發了,爆發時的光信息以光速向宇宙中傳播開來,億萬光年後,終於傳播到我們現在的地球所在空間,又剛好被我們的科學工作者或科學儀器觀察記錄下來,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這個超星星爆發的“客觀事實”。所看到的這個超星星也是一個意識物,其真正的客觀物現在在哪?情況如何?對遠在億萬光年外的我們,是永遠無法知道的。

合成性

所謂的合成性,是指意識中的宇宙場景是一個歷史的求和。宇宙中其它客觀物的存在信息,以不同的傳播方式,從它們當初所處的空間,傳播到意識主體所在的空間,刺激意識主體相應的感覺器官並產生對應的神經沖動,意識在“同一時刻”對這些神經沖動進行加工,並於同一時刻形成與之對應的意識物,不管這些意識物離我們多遠、多久,都被同時映射到意識所構建的虛擬空間中進行模擬,從而形成所謂的“現在”感和“同時”感。所以,意識世界中的宇宙,是對不同距離,不同歷史時期的客觀物所對應的意識物的集體合成場景。

跟前面以自我為中心構建虛擬空間一樣,將不同遠近、不同時間的客觀物所對應的意識物同時進行模擬,也是生物的最佳選擇,對生物

個體來說,這些感覺器官的神經沖動確實是同時形成的,相應的各種刺激也是“同時”(不同感覺器官的反映能力存在差異,所以嚴格意義上,這些刺激不一定是同時的)發生的。

我們與相隔比較遠的人大聲喊話時,會出現“口不對聲”的現象、先閃電後打雷等都是這個原因。平時,和我們打交道的對象離我們的距離相對比較近,這種現象被我們的意識加工時忽略了。但隨著我們人類的研究對象逐漸變得更遠,這種偏差就越發明顯了。此時,我們的意識在加工這些信息的過程中,就不得不將這種因素考慮進去,否則,就會導致我們對這些客觀物的認識出錯。

片面性

生物個體在感知客觀物時,所依據的感覺器官可能是單一的,不全面的。導致意識加工所得的意識物也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基於我們人類感知的絕大多數意識物都是依靠視覺形成的,所以,多數客觀物在我們的意識世界中所對應的意識物都是一種外形上相似的物。

沒吃過楊梅的人,因為缺失了楊梅對其味覺感覺器官的刺激,意識中沒有相應的記憶(經驗),所以他們見到楊梅並不一定會分泌唾液。

殘缺性

受生物個體自身感覺器官及其感覺能力的限制,我們只能感知客觀物的局部,而不是全部。

當我們用手去觸摸客觀物時,我們能感知的只能是該客觀物與我們接觸的局部。從而導致出現“盲人摸象”之類的認知錯誤。

當我們用眼睛去觀看客觀世界的時候,我們能感知的只能是客觀物直接或間接面向我們的視覺器官的局部,被這些區域所阻擋的局部和其它客觀物,我們都無法及時生成相應的意識物。

我們皮膚的觸覺不能感知大氣對皮膚的壓力,我們的眼睛看不見細菌、病毒、瘋子、原子、原子核和電子等微觀生物和微觀粒子。這些是由生物的感覺器官的感知能力所導致的“殘缺”。

所有這些殘缺的地方,都會對我們的意識加工結果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我們對客觀物的認識出現偏差。

模糊性

生物意識在加工處理信息的過程中,會將信息進行初步的“預處理”,抽取信息中“有價值”的、重要的、特殊的、突發的、被刻意關注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進行記憶,以形成新的記憶與經驗,其中大量“無用”的信息被直接丟棄。所以,意識世界中的意識物是模糊不清的。

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很多熟悉的東西,你盯住它看,會越看越不像。這是因為你看的時間越多,看到的細節也就越多,這些突然增加的細節與記憶進行比對時,差距自然地增大,意識加工的最終結果自然是越來越不像了。

抽象性

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只有那些能盡可能早地從淩亂的環境中發現危機的生物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這種生存需求迫使生物的意識在加工信息的過程中,需要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征,而舍棄其非本質的特征。比如外形特征、氣味特征、紋理特征、顏色特征和聲音特征等,將這些特征與記憶進行比對,來識別環境中的客觀物,評估當前的危險等級,為自己的下一步行為提供依據。

所以,在生物的意識世界中的意識物,都是一種抽象的物。生物並不會將這個物的全部特征進行記憶。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被蛇咬過的人,所遭受的痛苦和險些丟掉性命的恐懼,使其對蛇的特征的記憶最深刻,所以,在意識加工信息的過程中,會將蛇的特征擺在最優先的比對行列,而記憶中只記住了蛇的外形特征,此時環境中的繩的外形與蛇的外形相似,意識在加工得出環境中有與蛇外形相似的結果後,會本能地激發生物本能的預警機制,即做出躲避危險的行為,同時會迫使自己的注意力關注到井繩上,對其行為進行高度關注,只有通過進一步加工關注後所獲得的詳細信息,判斷井繩並不是蛇之後,這種預警才會被撤銷。

個體差異性

個體差異性也可以說是意識差異性,它決定於感知者自身生理結構和意識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包括感官的差異、意識加工過程的差異和記憶即經驗的差異等幾個方面。

不同種生物,它們在進化過程中所獲得的感覺器官或感受器的種類是各不相同的。比如長期生活在深海火山周圍的生物,都沒有視覺感覺器官,眼鏡蛇有紅外熱感受器等。不同種生物或同種生物個體,所獲得的同類感覺器官的感知能力也是千差萬別的。比如,女性的顏色識別能力普遍要強於男性,蝙蝠的耳朵能感知超聲波,狗的氣味識別能力要遠高於人類等。這些感覺器官上的差異,會導致傳入大腦的神經沖動信號存在差異,自然會導致不同生物和個體的意識在加工這些差異化的信息後,形成各不相同的意識物了。

生物個體的角度(出發點)、經驗、興趣(愛好)、學識、需求等都會影響意識的加工過程。正是這種差異,使優秀的警察或偵探在案發現場發現線索的能力要遠強於普通人,使優秀的老中醫更容易診斷出病人的病根而對症下藥等等。

個體記憶或經驗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意識加工過程中,可供意識與抽象出來的信息進行比對的參考記憶的數量。很多行業,都是工作時間越長,能力就越強,就是這個原因。比如中醫、心理治療、班主任工作、股票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所以,在每個生物的意識世界裏,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意識物。其他生物和個體是無法體驗這些意識物的。正常人是無法體驗色盲患者的意識世界缺失某種色彩後的情景的,同樣地,色盲患者也無法體驗缺失的某種色彩恢複後的情景的(即正常人的全彩意識世界)。

而純意識形態上的物,則是人類根據自身已有的經驗,通過意識加工而“形成”(或者說“創造”出)的一種虛構的映像或記憶。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存在於生物的大腦中,但不是客觀實在,宇宙中,也沒有與之對應的客觀的物。

比如,鬼、神、上帝……等,這些是人根據自身的生活經曆,對事物的錯誤認識的基礎上,在自己的意識世界裏,所朔造出來的一系列純意識形態上的物。這些純意識形態上的物,只存在於朔造這些純意識物的生物個體的意識世界裏。所以才會有“怕鬼,是因為心中有鬼”,“信則靈,不信則不靈”等這些描述個體對待純意識物態度的各種描述(當然,不排除有些人完全是借這句話來忽悠他人以獲取私利的)。相信“上帝”存在的人,自己的意識早已經在其意識世界裏朔造出“上帝”這個純意識形態的物,他自然會對此深信不疑了。所以,我們不相信“上帝”的人,完全沒有必要去勸說相信上帝的人,讓他不要再相信“上帝”了。

而在文人的文學作品中所朔造的純意識物,它們最先形成於作者的意識世界。讀者在閱讀這些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會根據自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結合自身記憶和生活閱曆,在自己的意識世界裏重朔出相應的純意識物。所以,不同的讀者,在閱讀完《紅樓夢》之後,所獲得的感受是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會有這麼多人去研究《紅樓夢》,並最終形成所謂的《紅學》的原因。換言之,這些研究《紅學》的人,實際上並不是在研究《紅樓夢》,而是在研究自己的意識世界中自己的意識根據《紅樓夢》而朔造出來的一個虛擬的純意識社會及其角色們的行為。

同樣地,筆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需要在自己的意識世界裏,朔造出一個沒有意識干預的虛擬宇宙,只有這樣,我才能將自己的意識從虛擬宇宙中抽離出來,讓意識以旁觀者的身份,通過這個虛擬宇宙的模擬,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觀點,將這個虛擬模型中的客觀實在、空間、時間、運動、靜止等物理學概念與現有的理論體系進行映射對比,調整修正,不斷地進行:模擬→反饋→修正→新模擬……的過程,並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意識活動,對我們人類的認知過程進行自我反省,進一步將意識抽身到更外層的位置,從而最終使自己完全抽身到宇宙之外,真正地做到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來觀察宇宙、認識宇宙,從而總結出系列新的觀點與新的理論。

讀者如果能根據此文,也在自己的意識世界中構建一個無意識的虛擬宇宙,我相信,你會從中獲得比我更多的收獲。

而“事”則是對物的形成(誕生)、發展、轉變和消失(死亡)等行為或過程的一種界定性的指代。是對某種客觀現象的描述,往往是指物的某方面的變化。因為只有有了變化,我們才能對“起點”或“終點”進行界定。

當我們觀察到一個蘋果從樹上掉落到地上。這是一個客觀事件,是一個的過程,有起點(蘋果離開樹梢)、發展(下落)和終點(蘋果落地)。在觀察這個過程期間,我們的意識會本能地將這個過程與記憶中的某些過程進行比對(這就是意識加工的行為),或者幹脆借助我們所發明的度量時間的工具:“時鐘”來測量這個過程的長短,即測量蘋果從樹上落到地面這個過程的時間。

此測量或度量這個過程的行為,就是人類意識加工的過程。張三的測量結果是:3步的時間,李四測量的結果是心跳2次的時間,而客觀公證的科學家測量的結果是1.34562345秒。

不管我們人類如何測量,測量儀器如何的先進,都只是對這個過程長短的一種映像上的度量。是人類意識加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