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湘軍名將劉長佑曾提出一項滅亡日本的計劃,如果被采納將改寫歷史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14日 -
:       
 

飛花逐月大帝

優質創作者

那麼,劉長佑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夠讓他提出來提前把日本的崛起之勢掐滅這樣驚世駭俗的建議呢?

出生於1818年的劉長佑,是湘軍重要將領。先是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得到提拔重用,一路做到了直隸總督的高位。

在晚清,能夠做到這個位置的,絕非一般人物。除了劉長佑,湘軍出身的將領中,擔任過直隸總督也就是曾國藩和李鴻章,而且曾國藩還是在其後接任,後來組建淮軍的李鴻章就更晚了,巧的是,李鴻章也是接替曾國藩當的直隸總督。

後來,由於鎮壓白蓮教起義不力,劉長佑被調離直隸總督職位,先後任廣東、廣西巡撫、任雲貴總督等職務。在這些崗位上,劉長佑的眼光實際上並不局限於防地或者國內的有限範圍,而是對世界大勢,尤其是清朝周邊國家的情況,十分關心,應該是很有研究,特別是在如何抵禦外敵方面,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思維。

劉長佑的主要思想,就是把可能的威脅消滅在初始階段,斷不可待敵人成長起來以後再被動應付,那樣不但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是失敗的代價。

劉長佑的這種思想,在中法越南戰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比如他提出"以防為剿,並可以剿為撫"在越南駐軍的方案,就可以有效地阻止法軍北上,可惜初期並沒有得到清廷認可。

後來的中法大戰,清軍雖勝,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作戰思路實際上也和劉長佑的思路基本一致。

那麼,劉長佑為什麼要提出提前介入解決日本問題呢?這和日本悍然吞並中國屬地琉球王國有關。

在經過一系列對琉球王國吞並蠶食政策得逞以後,1879年5月27日,日本強制把琉球國王和王室成員帶往日本東京,琉球國從此滅亡,日本事實上完成了對琉球的吞並。

琉球被日本強行吞並以後,得到了琉球人民的強烈反抗,清廷為此與日本展開了談判,但後來因為意見不一被迫擱置。

針對日本對琉球的無恥行徑,遠在雲貴的劉長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以說是真正的居江湖之遠,依然對國家大事憂心備至。

我們前面說了,劉長佑的目光並不局限於本國,對日本問題也有相當的研究。通過研究,他發現,日本這些年變化很大,尤其是在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實際上已經全方位資本主義化,國家發展勢頭強勁,早已經不是以前那個隨意被西方列強欺侮的弱國了,更不是以前清廷眼裏的學生和藩屬國了。

通過日本侵略台灣和吞並琉球的所作所為,劉長佑敏銳地意識到,這個中國曾經的長期藩屬國,一旦發展起來,肯定會得勢不饒人,一個小小的琉球,肯定不能滿足日本人的胃口。下一步,朝鮮,甚至中國本土,都是日本人覬覦的對象。

為此,劉長佑為清廷提出了先發制人的進攻性策略,趁日本羽翼未滿,還沒有完全起來的時候,把它打掉,徹底消除對中國及其屬地的威脅。

我們看看劉長佑具體提出了什麼方案,清廷又為什麼不敢像日本那樣賭一把。

劉長佑的具體計劃是:"伏乞皇上先暴日本之罪,簡大臣宿將有威望者起東三省之兵,出松花江以臨庫頁島;別命一軍出朝鮮,以扼其西;而後選明習韜略、熟習水師之將,由寧波、定海率舟師趨長崎,以攻其南。或慮來擾海濱,則東南沿海久設練軍,亦自有防禦之具。琉球臣民喜複疆土,必將有助順之師。憑廟算之長,海外有截,天戈遠震,四夷戟兵,朝鮮、暹羅、緬甸諸國可免蠶食,不獨越南也。"

按照劉長佑的策略,日本吞並琉球的公然違背國際法的惡劣暴行,我們應該先在世界上公布日本人的罪行,讓其在道義上失分,我們再攻打日本,就屬於正義之戰,師出有名,可以得到國際上的支持,最起碼是輿論支持。

然後,再派遣得力幹將,從東三省起兵,從松花江出海到庫頁島,可以攻擊北海道,鎮著日本的北方;另派一路軍隊到朝鮮,扼守日本西出的門戶;然後再派擅長海戰的將領,率水師由寧波、定海出發,直逼日本的長崎。

如果擔憂日本襲擾東南沿海的話,那裏的南洋水師已經初具規模,不怕日本的侵擾。

而且最主要的,琉球的人民是願意複國的,到時候肯定會得到他們的支持與援助,這樣攻打日本之戰就會畢竟順利地進行。

如此一來,我國的威力必將聲震四方,那些想打中國主意的國家就會三思了。同樣,不僅僅越南可以被保住,免遭法國殖民者侵占,而且朝鮮、暹羅、緬甸諸國也可以保全。

劉長佑的這個策略,放在當時,不可謂不大膽激進,不但把進攻路線、策略考慮好了,而且就連清廷一貫忽視的國際法國際關系都考慮到了,非常有前瞻性。一旦實施成功,中國的國運有可能產生新的變化。

那麼,清廷對劉長佑的這個策略的什麼態度呢?

光緒七年九月十七日,也就是1881年,劉長佑把這個《熟審邊情敬陳管見疏》上奏給了清廷。

可惜的是,劉長佑的建議遇到了日薄西山的晚清時代,清王朝的當家人哪有心思去考慮這些對他們來說還是很遙遠的事情呢?自然是被擱置了。

劉長佑計劃的有利條件有以下幾個。

當時清王朝面臨的情況是這樣,左宗棠剛剛收複了新疆,可謂士氣正盛,清廷也長長地出了口氣,但打仗是要花銀子的,雖然收複新疆的軍費大部分是左宗棠自籌,但清廷實際上也花了一部分。

再者,洋務運動搞得正熱火朝天,無論在裝備先進程度上還是數量上,清朝水師的實力都在日本之上。

當然,不利條件也很多。

首先,這也是最重要的,晚清的朝廷已經沒有什麼進取心了,洋務運動看起來風風光光,實際上並沒有改變大清朝的頹勢,這是制度性的羈絆,當時是無法改變的。

對於琉球等地發失去,對清王朝來說,無非是化外之地,丟了就丟了,只要自己的統治不受威脅即可。

再者,國內經過太平天國戰爭和其它各類起義,清王朝的經濟狀況早已經捉襟見肘,幾乎入不敷出了,根本拿不出多餘的財力了。

按照劉長佑的策略,那妥妥的是一場傾盡國力之戰,清王朝不敢冒這個險,萬一沒有打垮日本,反而把自己也拖垮了怎麼辦?

總之一句話,沒有長遠目光,沒膽量,更沒錢。

實際上,按照劉長佑的思路,雖然日本當時處於上升勢頭,但清朝的實力還在那裏放著,加上這些年洋務運動的開展,清朝軍隊的實力還在日本之上,如果盡全國之力與日本血拼一場,是完全可能把日本打殘的,最起碼在一定時期內,也不可能對中國或者屬國造成威脅。

實際上,就算後來日本大勝的甲午戰爭,日本也是冒了很大風險的,可謂同樣是舉全國之力,不幸的是,日本人賭贏了,此後日本的國勢就一發不可收拾,而清朝則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說,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進取心,再好的策略,再先進的武器裝備,都是白搭,失地賠錢,那是必然的。

可憐的劉長佑,在聽到中法之戰勝利後的結局時,氣得直吐血,不久即病故了,時年69歲。

劉長佑去世七年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海軍覆滅,失去了消滅日本的歷史機遇,大清朝也完敗了。

曾國藩曾經這樣評價劉長佑:"此老胸中甲兵,吾不複能窺測矣。"

歷史,就是這樣讓人感覺很無奈,忍不住讓人仰天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