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西線無戰事》:戰爭,是撕開人類文明的遮羞布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27日 -
:       
 

慕容情感說

詩人 陝西西安 代表作: 《蒼茫西部》,情感達人

克勞塞維茨曾說:“讓敵人無力抵抗,是戰爭的目標。”
這句話,無論對誰而言,其目的都是一樣的。不管是歷史上評價的正義的一方還是非正義的一方,只要戰爭存在,這句話必然是真理。

但是,當我們回顧所有的戰爭,犧牲者總是父母的血肉之軀,那個曾經鮮活的生命,都經曆過十月懷胎的艱辛、經曆過分娩的陣痛、經曆過成長的磨難,只不過這個生命或是金發碧眼,或是皮膚黝黑,又或者性別不同,僅此而已。

當我們讀完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上海文藝出版社,翻譯家姜乙新譯作,1929年德語原版直譯)時,心頭肯定不是嗜血的快感,而是莫名的悲哀。如果僅僅把此書定義為“反戰小說”好像有些單薄,我認為,這本小說更像一本對戰爭控訴和討伐的白皮書。

打開這本僅15萬多字的小說,題記就開宗明義:“這本書既不是一種譴責,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試圖敘述那樣一代人,他們盡管躲過了炮彈,但還是被戰爭毀掉了。”

究竟,什麼是“西線”?這是相對於作者而言的,因為站在德國立場上,法國在德國西邊,與法國交戰的前線即是西線。

《西線無戰事》發表

在戰爭中,他們目睹戰爭的殘酷性和毀滅性,眼看著一個個戰友相繼死亡,他們的英雄主義幻想破產了,內心發生了變化,開始對戰爭懷疑、厭惡甚至憎恨。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它以異乎尋常的真實、毫不留情地揭開了這場所謂神聖的、美麗的戰爭的面紗,表現了極為鮮明的反戰主題。這本書一出版就引起無與倫比的轟動效應,先後被譯成29種文字,銷量高達800萬冊,尤其受到當地青年的熱烈歡迎。

埃裏希瑪麗亞雷馬克(1898-1970),是20世紀蜚聲世界文壇的德國作家,最重要的戰爭小說作家之一。他在一戰中受過傷,戰後創作了被譽為“古今歐洲書籍的最大成就”的成名代表作《西線無戰事》。二戰前,納粹德國查禁並焚燒了他的作品,雷馬克於是流亡瑞士,後移民美國。1967年,聯邦德國授予他大十字勳章。

一、戰爭的本質是殘酷和血腥的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偉人的這一論斷既揭示了戰爭的政治本質,也進一步揭示了戰爭的暴力本質。

當我們繼續回到小說《西線無戰事》時,看起來是極普通的敘述,卻是那樣讓人觸目驚心,即使在第一章,圍繞吃飯的情節,卻以“另類”的場景開啟。

大約編制約150人的二連返回營房,就在大家准備吃飯時,負責夥食的“長著西紅柿腦袋的炊事員”,因為預備的是一個連隊夥食,但在“保羅”的眼裏,卻成為“要不是因為計算錯誤,我們才不會撈到這麼多好東西呢!”為什麼?

原來,這裏向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我們是在十四天前被調防到前線的。好在這裏沒什麼戰爭,所以軍需官備足了全連一百五十人的生活資料等我們回去後用。可天有難測風雲,偏偏就在最後一天,我們遭受到了英國人的突然襲擊。最後活著回來的只剩下八十多人了,——損失相當慘重。”

這段話一下子就把當時的情況,用一個極其調侃的語氣講了出來。注意,這裏的“損失相當慘重”才是重點。

僅僅保羅所在的一個連隊,就出現了半數以上的減員。這是吃飯的事兒嗎?而是通過人數的對比,講了死亡的人數之多,道出了戰爭的殘酷與血腥。

這些活下來的士兵,沒有哀叫、沒有騷亂,有的只是讓炊事員把全連的夥食全部分了,讓大家吃個夠。

戰場是什麼樣的?是“時而從前方傳過沉悶的隆隆聲,像遠處滾動的雷鳴一樣,但成群的野蜂嗡嗡地飛過時,就把這種聲音淹沒了。”也是屍橫遍野、戰馬哀鳴、面臨被各種炮彈碎片殺傷,身邊隨時倒下一個個戰友的淒慘場景。

戰爭,從來都不是以“喜劇”收場的。而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是血淚澆築的歷史。

我在前面提到過,“戰爭,是撕開人類文明的遮羞布”,有必要對文明在做以回顧與反思。

文明,根據網絡詞條解釋,是指“人類歷史積累下來的有利於認識和適應客觀世界、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的總和。”

從火的使用到坐著使用刀叉就餐,從衣不遮體到穿西裝打領帶,從隨地便溺到使用廁所……這些都是世界文明發展史最有力的證明。

然而,《西線無戰事》中,“保羅”以及他的幾個同學,僅僅19歲就被老師康托列克一次次地鼓動,走上了戰場,去面對成堆的屍體。

貝姆是第一批陣亡者中的一員。他的死,向“保羅”們證明了什麼?什麼也沒有也不能證明。但是,好像也能、並且唯一能證明的就是“教育者們的感情往往將在他們的背心口袋裏,隨時取用,按時兜售”,“人們自然不會怪罪康托列克”“由他們所代表的‘權威’,在我們心目中,和更偉大的判斷力、更合乎人性的知識緊密相連”。而我們見到的處一死人,粉碎了我們的信念。”

戰爭何其虛偽,死了那麼多人,竟然在報紙上只寫了幾個大字:“西線無戰事”。難道,這還沒有撕開文明的遮羞布嗎?統治者用謊言,欺騙的手段將這些讀書的孩子“哄騙”到了戰場上,讓他們走上前去,捍衛自己的霸權地位。

在戰爭面前,講得頭頭是道,為的是“保家衛國,保衛人民”,但其實是侵略,而侵略的目的,是為了攫取更多的資源,滿足日益發達的工業需求。他們眼裏的血肉之軀,也許還不如鮮花、美酒、姑娘、黃油與面包。一場戰爭,就如此荒誕地拉開了帷幕。

二、戰爭的目的又是什麼

有人說:“戰爭,是毀滅和傳遞文明的途徑”。

在《哲學的故事》一書中,亞裏士多德也曾說“只有每一次毀滅,重新開始,人類才會回望之前的文明,才重生新的希望,然後百家爭鳴。”“沒有矛盾,人類將會停步不前”。

那麼,戰爭的目的又是什麼?而“保羅”們參與的戰爭,其目的又是什麼?讓我們繼續閱讀《西線無戰事》,讓“保羅”和他的同學、戰友告訴我們親曆的故事。

這一群被忽悠來的戰士,他們的使命就是去前線打仗,連基本的溫飽和醫療條件都沒有辦法得到保障。人最基本的權利就是生存,而戰場上的生存最主要的就是吃,關於吃的問題,上面已經提過,即使醫療,重傷員的救治,也無法保障。如此荒唐的戰爭,當然沒有人知道戰爭的目的。

“保羅”的戰友“克默裏西”,如今躺在“熙熙攘攘的野戰”醫院裏,到處都“彌漫著石炭酸、膿味兒和汗味兒”,丟了表的克默裏西如今,一邊忍著疼一邊念叨著自己的手表,誰都沒有,也不忍心告訴他——他受傷的腿,已經被截肢。

保羅、克羅普和米勒三個人從病房出來,在回去的路上。克羅普突然把煙頭往地上一扔,狠狠地踩了一腳,神色慌張地四下望了望,結巴著說:“臭狗屎,他媽的臭狗屎!”
這段描寫的是克羅普暫時性的精神崩潰,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學生兵,他們將會面臨什麼,沒有人,除了槍炮之外,就是戰場的越來越少的戰友。即使他們深信的老師,在信中還誇他們是“鋼鐵青年”

“鋼鐵青年”,有多強烈的諷刺意味啊!一個同學貝姆,只因為雙眼中彈,無人救助被活活打死;一個同學克默裏西,因為缺醫少藥忍著巨痛,隨時面臨死亡。

這一切都成為最後這幾位孩子的控訴:“是啊,成千上萬的康托列克,他們都這麼認為!鋼鐵青年。青年!我們還不滿二十歲。但年輕?青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現在,我們老了。”

明明年輕的心,為什麼會說了老了?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等不到明天。他們走出校園,接受了十周的軍訓,瞬間明白了,他們帶著熱情和良願成為士兵,但他們卻想盡一切辦法,來遏制這些孩子的精神、思想和自由。

三周後,他們年輕而覺醒的雙眼看到,老師對祖國的傳統觀念,此刻在這裏,化為對個性的扼殺,即使對最卑微的奴仆也不會如此苛刻。

而這些卑微的生命,穿著新軍裝,有時,花20多小時去給軍士擦石頭一樣硬的靴子,又或者在周日,被軍士體罰,背著全副裝備和步槍,在潮濕松軟的翻耕地裏重複“起立、前進、前進”和“臥倒”的練習……

這幾乎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不論是過去的幾周,還是將要面對的,一切都是荒唐可笑的。就連受傷的戰馬,在炮彈跌落的間隙,成為戰場上最無助的生物,發出“像悲歎著人間”似的哀嚎;而戰士,則像待割的韭菜,一排上去,一排倒下,一排又上去,依次前進,直至死亡。

《西線無戰事》全書著重描繪了這些戰爭的殘酷和恐怖,作者筆下既沒有堂皇的軍容,也沒有壯麗的場面,有的只是毒霧硝煙,斷肢殘骸,以及戰壕中的血泊,牆壁上的腦漿,樹枝間的腸髒。

據不完全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4年3個月,參戰國家33個,卷入戰爭的人口達15億以上。戰爭雙方動員軍隊6540萬人,軍民傷亡3000多萬人,直接戰爭費用1863億美元,財產損失3300億美元。而在這次戰爭中,僅交戰國就生產了15萬噸毒劑,投入戰場使用的就達12.5萬噸,化學戰共造成了130萬人傷亡。

一組冰冷的數字,讀出來的是無數家庭、無數條曾經鮮活的生命。

子彈是冰冷的,可奪取的生命總是無辜的。有哪個生命生來就該受到子彈的處置?

記得董卿在主持人大會上講過一句:“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希波克拉底說:“即使有不同的軀體,萬物生靈仍然擁有一樣的靈魂。”

三、戰爭的啟示和教訓

戰爭的要素--搏鬥。戰爭無非是擴大了的搏鬥。目的是打垮對方,讓對方服從自己的意志。定義: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

——埃裏希˙瑪麗亞˙雷馬克

戰爭帶來巨大的殺傷力。它對戰爭雙方都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善良的人們不禁要問,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人類要互相殘殺?為什麼戰火永不退去?為什麼沒有永久的和平?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學會真正的寬容與理智?因為在人們的心裏,都渴望著“和平”。

說起和平,人們就想到了鴿子,因為她就是和平、友誼、團結、聖潔的象征,人們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和平。“國際和平年”的徽標,就是用橄欖枝圍繞著雙手放飛一只鴿子的圖案,它象征著和平、友誼。

世界很多城市和廣場上,都會養鴿子。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迄今還矗立著婦女的塑像,雙手托著一只鴿子和花迎接遊客。讓人們牢記戰爭的不幸,珍惜和平、熱愛生活。鴿子作為和平的使者,也是世界重大盛世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

戰爭既然如此殘酷無情,為什麼世界永不太平,一直發生著戰爭?這可以從戰爭的屬性看出。戰爭是極端的行為,戰爭的產生是由主導者為了自己或者集團的利益而發起的行為,這種獲取利益的行為不惜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獲得。其實就是統治者的私心和欲望。

戰爭不是我們看到的抗日神劇,可以手撕鬼子,神槍手可以在戰場上打出拐彎的子彈。戰爭,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既然戰爭如此現實,我們又該如何?

古往今來,既有哀兵勝利之師,也不乏驕兵慘敗之旅;既有負重奮起之邦,也不乏逸豫覆亡之國。居安思危,才能有備無患。這是大家的共識。

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虛度時間,而是要做出適度的反思。因此,懷揣如此目的,不難理解:“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我們要牢牢記住,要想長久和平,永遠只有一個選項:能戰方能止戰。也許,這才是《西線無戰事》帶來的啟示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