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隱於月島的文化館,竟是宋丞相的家廟,記載著寧波史氏的輝煌歷史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02日 -
:       
 

楚語樂遊記

旅遊達人

花果園廟一牆之隔是民國時期寧波二中校長楊菊庭的住宅。花果園廟正北面是大門,門前有一條狹窄的小河,河的對面是花嶼裏的戲台。它的西南面有幾株白梅和紅梅,白梅已經盛開,正是欣賞的季節,紅梅還是滿樹的花骨朵,估計要等到春節後才能開放。

不生活在寧波,或者不了解寧波歷史的人,可能不知道“八行”是什麼。或許有人會以為八行和天幹地支或天文星宿有關,然而都不是。“八行”是宋徽宗推崇的八種優良品行。

大觀二年,宋徽宗決定在民間征召具有“孝、友、睦、姻、任、恤、中、和”這八種道德品行的人入朝做官。當時寧波有一個叫史詔的人,因為待母甚孝被推薦,但是因為他不願意離開母親,郡守登門拜訪時而多次拒絕。宋徽宗知道後賜給史詔一個“八行高士”的稱號。

“八行高士”本來只是一個稱號,如何成為一種文化呢?那就要從史詔的後人說起。史詔生了五個兒子,二兒子史才中進士後官至副丞相(參知政事),大兒子史師仲去世的比較早,他的兒子史浩後來官居丞相,曆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一時無兩。史浩的兒子史彌遠是宋朝有名的權臣,做了26年的宰相。史詔的兒孫輩們人才輩出,不僅左右南宋時期的中國政局長達百年,也把“八行”發揚光大,使它逐漸成為一種文化。

今天我們走進八行文化陳列館,可以看到一堵幕牆,正面張貼著館長史雲彪作的館序,背面是史浩的半身銅像。大門兩側的牆壁上懸掛著“四明史氏由來”、“八行文化詮釋”、“三相二王”等簡介,概括了史氏家族的光輝歷史和八行文化的由來。

再往裏走是八行講堂、休閑茶室、書房等,每一處都很雅致,也很清幽。

這裏免費向公眾開放,然而可能是地處月湖公園內,相對比較偏僻,參觀的人並不是很多。

根據館內的牆畫介紹,史浩在京城為官時,無論多麼繁忙,每年中秋節都要趕回寧波老家,和母親一起過中秋。然而有一年回去的時候史浩的馬失了前蹄,把他也跌傷了,不得不在紹興過了一夜,第二天才趕回老家。為了彌補錯過中秋節的遺憾,八月十六史浩和家人隆重地補過了一個中秋節。自那以後,寧波人都在八月十六過中秋,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寧波人過中秋節不再八月十五,而在八月十六,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