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人類歷史上那些瘋狂建造計劃:倘若實現,任何一個都堪稱奇跡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07日 -
:       
 

眾說

優質創作者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筆者個人最喜歡的一座建築——法國建築師埃蒂安-路易斯·布萊於18世紀設計的牛頓紀念碑。

雖然被稱為“碑”,但這座建築的主體是個中空的大圓球,直徑達150米,偉大的艾克薩·牛頓爵士的石棺就陳列在圓球下方中心。紀念碑首先令人驚歎的便是“大”。倘若被建成,該建築的體積究竟會是怎樣的概念呢?上圖中圓球下方的那些小黑點就是人,對比一下便可知其體量之驚人。另外,圓球被數以百計象征著高尚的柏樹環繞,而最令人拍案叫絕的,莫過於建築內部“白天”與“黑夜”的交替了。

白天,建築裏一片漆黑,太陽光從圓球頂部的小孔射入,經過精心計算過的反射,分別在穹頂上空的小孔處呈現出閃閃亮光,乍看就像是深邃的星辰;夜晚,懸掛在上方的象征著宇宙的模型又會發出耀眼的光,經過穹頂的反射將整個圓球內部照得亮如白晝。如此精妙的設計即便是放在今天也夠超前,要知道,這份設計方案可是誕生於18世紀。然而,這座建築的設計難度超出了當時的建築工藝水平,而無論是法國還是英國,國力也無法承受建造這樣一座紀念碑,因此直至今日,它依舊躺在圖紙上。即便如此,這份設計仍在人類建築史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法國人的構想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與史詩感,而美國的這些方案則重點突出了一個字——“瘋”。20世紀20年代前後,美國誕生了一大批“只有你做不到沒有我想不到”系列的設計方案,其腦洞之大不斷突破著人類的認知。

《未建成的紐約》一書中提到:著名設計師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曾打算給曼哈頓島蓋個“罩子”,即以帝國大廈為圓心,建造一個跨度達約3.2公里的原型玻璃穹頂,最高處距地面高度為帝國大廈總高(381米)的3倍。這個大玻璃罩子有啥用,筆者到現在也想不清楚,但在查找相關資料時看到了這樣的說法:當時居然有不少人十分支持這份設計,甚至打算通過技術手段在罩子裏創造獨立的“氣候”——外邊晴天裏面下雨,外邊烈日炎炎裏面四處飄雪。當然了,無論是這套想法還是建築本身壓根都不現實。除了加蓋子,美國人還曾打算依托高樓大廈在半空中搭建巨大的混凝土平台當飛機場用。

作為美國老牌摩天城市,芝加哥在搞建築創新方面也不甘落後。1925年,建築設計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在設計芝加哥美國國家人壽保險大廈時給出了一套宏偉得有些過分的藍圖。雖然從建築工藝上講,即便放在20世紀20年代,人類也完全能夠將其實現,但其龐大的體量看上去猶如外星建築,乍看就十分壓抑,實用性也著實令人懷疑。

另外順帶一提:賴特老哥貌似十分喜歡挑戰高度,早在1956年,他給出的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廈的設計方案中,建築高度就達到了離譜的1600米,甚至還在其中加入了“核動力電梯”這樣的反人類設計……

其實,這些設計方案之所以誕生,這與它們所處的歷史背景有關系。20世紀20年代,隨著經濟的持續爆發,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乃至全球的影響力都達到了歷史高峰期,其社會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在美國的影響下,加拿大逐漸擺脫了英國,其經濟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短短十年間,以美國、加拿大為主體的北美地區誕生了無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奇跡,有人也因此將這10年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歐洲人則稱贊其為“黃金十年”、“歷史上最多彩的年代”等等。有了雄厚的經濟做基礎,再加上科技的快速發展,那會兒的人們在展望未來時稍微“膨脹”一些,這恐怕便不難理解了。

比起“咆哮的二十年代”美國的高端霸氣,德國人則延續了他們一貫的低調奢華的風格,其代表之一便是由納粹党魁希特勒親自參與設計的“人民大廳”。

二戰初期,德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尤其是在法國投降、英國接近毀滅時,德國綜合國力抵達巔峰,希特勒幻想著在征服全世界後建立一座“世界之都”。在禦用建築設計師阿爾伯特·施佩爾的配合下,納粹德國政府出台了一項重建柏林的設計藍圖,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日耳曼尼亞計劃”,何核心之一便是橫亙在主幹道“光輝大道”上的新國會大廈——“人民大廳”。

根據設計,人民大廳是一座典型的羅馬萬神殿風格建築,其高度接近300米,能夠同時容納15萬人。建築擁有一個大到令人無法形容的銅制穹頂,頂部裝有一座高數十米的納粹鷹銅像。按照原計劃,人民大廳將於1940年7月開始動工,於1950年4月19日完工;倘若工期順利,希特勒次日便可在這座人類歷史上體量最大的會堂中慶祝自己的61歲生日了。

為了配合這座宏偉建築,德國人還打算在它附近修建一座新的參謀總部大樓、一座陸軍元帥紀念堂、一座新凱旋門等等,甚至還計劃修建能容納100萬人的“阿道夫·希特勒廣場”。然而,隨著戰局的迅速惡化,這些宏偉的建築計劃最終無一實現。

提到“瘋狂”,榜單上恐怕永遠不會少了蘇聯的名字。蘇聯歷史上最瘋狂的建築設計莫過於大名鼎鼎的“蘇維埃宮”了,但我們今天不提它,而是另外一座同樣令人歎為觀止的強大建築——第三國際紀念塔。

第三國際紀念塔設計的誕生時間與美國的“咆哮的二十年代”重合,兩者在主題上也幾乎一樣,都充滿了理想主義、宏偉、誇張卻又有些不切實際。根據設計,紀念塔核心由3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最下方的玻璃立方體、中間的玻璃核心和最上方的玻璃圓柱體,它們像比薩斜塔一樣傾斜於一個不對等的軸座上面。核心周圍環繞著鋼質的螺旋梯狀結構,總高度將達到當時世界第一高樓帝國大廈的兩倍。

另外,俄國人居然還想要這樣一座大得可怕的建築“動起來”:根據設計,核心三部分的立方體一年旋轉一周,中間部分一個月旋轉一周,上方的圓柱體則一天旋轉一周。不僅如此,第三國際紀念塔還不單單是一座“塔”,其中還設有會議室、影院等場所,頂部還設有無線電發射器、擴音器,整座塔就是一個超大號的喇叭,蘇聯人將通過它向全世界傳達無產階級革命的宏偉決心。然而有趣的是,第三國際紀念塔的設計理念之所以被拒絕,理由還不是“不切實際”,而是蘇聯人認為它太過尊崇西方人提出的“立體主義”,氣質不夠蘇維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