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13日 -
:
科技小笛
科技達人,優質創作者
雖然這一系列芯片斷供手段給我們的國產科技企業帶來的不小的損失,但換一個角度來看,讓我們徹底認清了依賴的弊端和科技自主的重要性。
為了實現芯片國產化,國內最頂尖的科研機構中科院跑步入場,同時,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半導體產業的政策扶持,僅去年,國內就湧現了近萬家芯片公司。
不僅如此,國內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巨頭中芯國際,通過蔣尚義的關系,與ASML牽頭,商議引進高端光刻設備事宜,以求實現高端芯片的制造。
盡管與ASML的交流進展得不是很順利,但國產芯片領域在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下,依然傳來了好消息,據有關部門表示,12nm工藝國產芯片在今年或可實現量產。
國產芯片傳來好消息
事實上,有關12nm芯片,中芯國際在去年就已經有了實質性的突破,良品率雖不高,卻能實現小規模量產。
要知道,盡管目前全球最高端的芯片是5nm,但市場需求方面,12nm左右的中低端芯片仍占據著60%以上的市場,足以解決很多科技企業的芯片需要
。
在芯片領域,美國為了遏制我國高科技的發展,可謂費盡了心思。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斷供芯片是把雙刃劍,我們無法購買,那只能自己研發、自己制造,12nm芯片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了中端芯片的保障,國內科技企業都能得以持續發展,從而逐漸向高端工藝破冰
,美國的封鎖必然將付諸東流。
餘承東曾說,芯片斷供之後,半導體行業的潘多拉魔盒已經被打開,全球芯片格局將發生巨變。
歐洲開始抱團行動
果然,在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被美國打壓之時,歐洲市場也充滿了憂患意識。因為在英特爾、高通相繼獲得對華為非5G領域芯片供應的授權之後,歐洲企業卻被遺忘,為此損失了近千億歐元。
為了建立一條不含美技術的芯片產業鏈,歐洲等多個國家開始抱團行動,從原來的13國增加到了17國,並簽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聲明》,將投入1500億,實現完全去美化
。
歐洲市場有著很深的半導體科技底蘊,基礎技術支持加上巨資的投入,建立芯片產業鏈,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對美國而言,斷供華為,造成的不僅是庫存積壓的損失,其技術信譽度已經大打折扣,未來或將會有更多的企業選擇遠離美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