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11日 -
:
文史不假
自由職業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個人覺得,如果提到中國的經典諜戰劇,很多人張口就能娓娓道來很多的劇名,比如《潛伏》、《暗算》、《懸崖》、《偽裝者》和《風箏》等。其中,《偽裝者》由胡歌、靳東、王凱和劉敏濤等人聯袂出演,講述了明鏡、明樓、明誠和明台四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隱蔽戰線上的殊死搏殺。
今天,文史不假通過《偽裝者》來還原歷史,還原劇中神秘人物“明樓”的一生。事實上,“明樓”的真實原型名叫袁殊,是一位長期從事地下工作的英勇鬥士。
袁殊(1911年3月——1987年11月),原名袁學易,我党歷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情報人員。他曾經身兼中共、軍統、中統、日偽和共產國際的“五重身份”,長期活躍於隱蔽戰線並且提供過極具價值的戰術情報和戰略情報,被譽為“紅色傳奇特工”。
1911年春,袁殊出生於湖北省蘄春的一戶官宦人家。父親袁曉嵐飽讀詩書,卻是一個立志於推翻滿清腐朽統治的民主革命者;母親賈仁慧出身富裕,是清末鹽商的女兒,接受過傳統的封建教育。
辛亥革命後,得益於孫中山的領導,國民党逐漸成為了民國的第一大党,掌握了南方數省的政權,而袁曉嵐也開始在上海任職。不過,他竟然拋棄了自己的妻小,美其名曰“割裂舊家庭和舊婚姻”。
基本上,袁殊出生後就沒有享受過一天好日子。為了減輕母親賈氏的負擔,他沒有接受教育便開始在外謀生,擦皮鞋、送報紙、撿破爛……。父親袁曉嵐雖然在經濟上沒有給予過幫助,但還是把兒子袁殊送到了上海立達學園讀書。
在校期間,袁殊第一次接觸並且接受了革命主張,不僅積極參加各種罷工、罷課和罷市遊行,而且還通過《窗報》不斷發表自己的言論和主張。隨著大革命的興起,他逐漸成為了革命思想的宣傳者,被國民党吸納為党員。
面對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面對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袁殊曾天真地認為軍閥混戰即將結束,中國的春天即將到來。可是,從“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開始,蔣介石和汪精衛紛紛背叛了革命,舉起屠刀砍向了共產党人和國民党左派。
受此影響,灰心喪氣的袁殊脫離了國民党,轉而前往日本留學。在這期間,他不僅熟練掌握了流利的日語,也對日本的文化和特征有了詳實的了解,而且更對共產主義理論有了系統的認識。
留學畢業後,袁殊回國創辦了《文藝新聞》,憑借淵博的知識和專業的理論,他迅速成為了當時文化界的名流。不久,還結識了足以影響自己一生命運的人,這個人就是潘漢年。
1931年春,掌握我党核心機密和資料的顧順章叛變,導致了中共中央和上海党組織的嚴重破壞。而且,我党早期經營的地下網絡幾乎損失殆盡,就連“龍潭三傑”也被徹底曝光,只得返回了蘇區工作。
在此背景下,作為我党隱蔽戰線和宣傳戰線的領導人,潘漢年非常欣賞袁殊這位年輕人。並且,還正式招募他加入了中國共產党,成為了一名秘密党員和諜報人員。潘漢年這樣對他說:
袁殊同志,你加入的是一個秘密組織。絕大多數党員都不知道你的潛伏身份,必須偽裝起來並尋找機會滲透到國民党。
袁殊有一位表哥名叫賈伯濤,他曾利用父親袁曉嵐的關系才得以進入黃埔軍校學習。黃埔畢業後,此人先後任職於湖北省和上海駐軍司令部。
為了報答袁曉嵐當年的恩情,賈伯濤很快就將自己的表弟袁殊介紹給上海市社會局局長吳醒亞。不久,作為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的嫡系,吳醒亞成立了中統的一個秘密小派系“幹社”,任命袁殊為這個小派系的負責人,但他的公開身份卻是“新聲通訊社”記者。
有了這或明或暗的身份作為掩護,袁殊不僅可以自由出入南京政府的許多記者招待會,而且還能出席日本領事館的許多記者招待會。
憑借自己的留日經曆,袁殊迅速結識了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的外交官岩井英一。此人不僅是中國通,還是日本軍方派遣到中國的間諜,一直都在積極物色情報人員,希望能夠刺探到國民政府的內部情報。
於是,袁殊趁機和岩井英一提出了進行情報交換,兩人互相交換對方政府的內幕消息。由於總能獲取日方的內部情報,袁殊越來越得到了中統的器重,不斷被吳醒亞委以重任。當然,他還會把國民政府和日本政府的情報都傳遞給我党的地下組織,遊走於三個角色之間。
由於一直都是單線聯絡,袁殊和我党地下組織逐漸失去了聯系。等他通過多方努力重新建立起聯系時,卻發現對方是蘇聯共產國際的遠東情報局,開始接受共產國際分配的新任務,主要以國際情報為主。
由於上級的叛變,袁殊的地下党身份暴露了,很快被軍統秘密逮捕。為了進行策反,吳醒亞專門到獄中進行拉攏,並且許諾只要他“迷途知返”,就能被保釋出獄。
袁殊假意答應,並且還提供了幾處我党已經廢棄的聯絡點,提供了關於日本方面的幾份情報,終於恢複了自由。不過,組織上已經不再信任他,以為他已經叛變了革命,還掐斷了與他的所有聯系。
一時間,四面楚歌之下的袁殊只得接受岩井中一的邀請,再次出國留學,進入日本最高學府早稻田大學學習。很明顯,日本人是在積極籠絡袁殊,希望他在走投無路之下可以成為日本的間諜。
果然,袁殊在七七事變前被日本派往了中國工作。不過,他始終都沒有忘記自己使命,始終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終於和自己的入党介紹人潘漢年取得了聯系,再次得到了党組織的信任。
淞滬會戰爆發後,國民政府迫切需要尋找一位能夠從日軍刺探軍事情報的間諜,於是中統和軍統都不約而同想到了袁殊。一日,軍統頭子戴笠竟然悄悄抵達了他的住所,當面說服其暗中為軍統提供情報。
驚訝之餘,袁殊立即向潘漢年進行了匯報,請求組織的下一步指示。潘漢年認為,如果答應了戴笠的要求,袁殊就成為了日偽政府和國民政府都認可的雙面間諜,這樣不僅有利於長期潛伏,而且還能獲得雙方的情報。
由於得到了日軍情報部門的庇護,袁殊得以在上海進行長期的潛伏。而且,他還向國民政府和我党組織都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情報,成為了國家的抗日英雄。
1939年5月,戴笠專門在香港接見了袁殊,以表彰他在敵後抗戰中的英勇表現,不僅授予他少將軍銜,而且還由他擔任了軍統上海站的情報組長。同時,戴笠還交給了袁殊一項秘密任務,那就是行刺汪偽的特務頭目李士群。
回到上海後,袁殊立即開始著手處決李士群,甚至還要搗毀汪偽76號特務總部。不過,由於軍統內部出現了叛徒,袁殊被李士群逮捕後關入了76號大牢。面對李士群的軟硬兼施,袁殊卻顯得非常豪橫,他不僅拒絕交待,甚至還威脅李士群。
這下該李士群蒙圈了,他手裏殘害過不少的抗日志士,但敢於當面威脅他的還是頭一個。經過向自己的日本主子請示,袁殊果然被日軍下令釋放了。
不過,由於這次“釋放事件”,袁殊被許多人都痛罵為“漢奸賣國賊”。直到抗戰勝利後,他在組織安排下悄悄離開了上海,終於來到了心馳神往的革命聖地延安。
抵達延安後,袁殊很快就寫下了自己在白區的工作和鬥爭經驗,希望地下戰線的同志們可以學習借鑒。之後,他擔任了中央聯絡部第一工作委員會的主任,主要負責對國民党人士進行策反工作。
而得知消息的國民党,終於明白自己被袁殊哄騙了這麼多年。於是,無論是軍統還是中統都勃然大怒,聯合下發了“緝捕共党和漢奸袁殊”的逮捕令。
解放戰爭期間,袁殊被調入華東局工作。在北平解放後,李克農同志親自將他調往情報總局工作,專門致力於進行日本戰前和戰後的研究工作,並定期撰寫相關資料供中央領導層決策時使用,成為了党內的日本問題專家。
1955年,就在袁殊全力以赴為新中國的情報事業做貢獻之時,“潘漢年案”發生了。原來,解放後查出了一批“重用、包庇和掩護反革命分子”的事件,其中的楊帆和胡均鶴等人都是潘漢年的下屬。
潘漢年擔心會有人告發自己,因此主動交待了“曾經被汪偽特務李士群脅迫前往南京會見汪精衛”。可是,此事他從來都沒有向組織上匯報過。最終,毛主席十分惋惜而又十分痛心地批示:
此人不可信用。
從此以後,潘漢年的政治生涯宣告結束,開始了漫長的組織調查和牢獄生涯。作為曾經的直接上級和入党介紹人,潘漢年的被捕自然牽連了袁殊,他被以“反革命罪”逮捕入獄。
1975年5月15日,袁殊在服刑20年後終於離開了監獄,轉到湖北武昌大軍山的一個農場進行勞動改造。此時,已經是64歲老人的袁殊,終於有機會向組織寫信,請求批准自己能重新複出參加工作。
1977年5月,在那場“大革命”結束後,袁殊獲准放假三個星期,回到了闊別二十多年的北京探親。此時,他卻得知妻子因為不堪忍受批鬥和迫害而離家出走,唯一慶幸的就是孩子已成婚並且工作穩定。
之後,袁殊多次致信中組部,請求組織上能重新對他進行審查。信中,他堅稱自己從來沒有叛國,更沒有叛党:
即使我被燒成了灰燼,我的心也與共產党在一起。
到了1980年1月,袁殊雖然還沒有被正式平反,但組織上已經允許他回京居住。等到潘漢年被平反後,袁殊終於也被恢複了党員身份和應有的一切待遇。
1987年11月14日,袁殊意外骨折受傷,不幸引起了肺部的感染,在309醫院去世,享年76歲,被安葬於八寶山。至此,這位含冤二十多年的“紅色傳奇特工”走完了自己“無悔有憾”的人生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