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被國際空間站拒之門外20餘載,2年11連發,我國擁有自己的空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13日 -
:     
 

大眾日報

大眾報業集團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目前神舟十二號船箭組合體已經完成了前期的總裝和測試工作,正式進入到發射准備階段,而這也意味著神舟十二號一切准備就緒,就等最後的發射指令。

此次神舟十二號將會攜帶3名航天員進入天空,與地球軌道附近的“天宮”核心艙進行對接。盡管此次只有3名航天員會進入到太空,但是我國第一批、第二批共16名航天員全部全程參與載人航天訓練,其中也包括楊利偉。

盡管16名航天員中最終只有3名能夠乘坐神舟十二號執行任務,但是16名航天員全程參與訓練能夠保證載人航天發射萬無一失,即使有人因故無法執行任務,其餘的人也能隨時頂上。

空間站三步走計劃

我國在探索太空時,講究的是“穩紮穩打”,並未像美國和前蘇聯一樣,因為軍備競賽而集中國力發展航天事業,而是有計劃,有目的地探索外太空,建設空間站也是如此。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時,國際空間站剛開始籌劃建設時,我國也曾經申請加入,但卻被拒之門外。不僅如此,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還在阻擾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禁止任何形式的合作,甚至還實行技術封鎖。

這使得我國只能從零開始摸索,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國決定要實施自己的載人航天計劃,並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戰略規劃。

第一步是發射自己的載人飛船,實現航天員成功往返地球與太空,而這一階段在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後實現了,在當時楊利偉乘坐著神舟五號往返太空與地球之間,成為了我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

第二步是發射空間實驗室,能夠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顧的空間應用問題,這一點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也做到了。

第三個階段就是發射自己的空間站,這是為了我們之後載人探索火星,甚至是星際移民做基礎。

我國空間站

目前我們已經成功將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放置到相應的位置上,天舟二號也攜帶著大量的物資成功與天和核心艙進行了對接,下一步則是神舟十二號攜帶著3名航天員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接下來這3名航天員將會在天空中待3個月,預計9月份返回地球;9月和10月我國又將會發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以及神舟十三號攜帶3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這一次3名航天員將會在我國空間站執行6個月的任務,之後的航天員將全部都是執行6個月的任務。按照預定計劃,今明兩年中國空間站共有11次發射計劃。

按照預期設想,我國空間站是由“天和”核心艙組成,其頭部對接神舟載人飛船,尾部對接天舟系列貨運飛船,兩側則是有“夢天”“問天”兩個實驗艙段。

現階段我國空間站還處於建設階段,預計建設完成之後,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將不僅僅只是航天員,還將會有科學家。

中國為什麼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站?

我國之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站,是因為空間站可以作為長期在軌運行的實驗室,其微重力、真空環境等可以充分開展各種科學技術研究,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

要知道的是,雖然空間站距離地球只有340-450公里的高度,但是這裏幾乎沒有大氣層的干擾,重力也微乎其微,科學家們能夠在空間站上做一些在地球上無法完成的事情。而科學家們在空間站中得到的科學研究成果,又能夠反過來促進人類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其次,地球條件雖然非常適合人類生存,但是地球不可能永遠充當人類的保護傘,一旦外界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人類將可能難以在地球上生存,此時人類需要借助飛船來完成星際移民。而建立空間站,能夠盡可能地收集人類在空間站中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應該如何應對;另外在星際移民過程中,人們對新鮮蔬菜等需求,也將會在空間站之中進行模擬種植,為將來的星際移民或者是探測火星做准備。

另外,建設中國空間站能夠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在上個世紀時,我國曾經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但是卻被拒絕了,我們必須掌握技術,有實力,才能夠在國際航天領域擁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