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薦書|《湘漓文化帶:歷史·文化·旅遊之價值》(陳仲庚著)


字體大小:
2021年7月12日 -
:       
 

西部文明播報

陝西法制網文明資訊官方帳號

書名:湘漓文化帶 :歷史·文化·旅遊之價值

陳仲庚 著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書號:ISBN 978-7-5125-1310-5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定價:78元

全案運營:雲上雅集

(該書已經在當當京東新華等全網發行)

內容提要:

本書是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重點課題“‘湘漓文化帶’與湖南旅遊新開拓研究”的結題成果,從湖南旅遊的“文化旅遊開拓”和“區域旅遊開拓”的雙重意義出發,注重學術性與應用性相結合。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共十二章,再加緒論和結語。本書梳理了湘漓文化帶上數千年乃至上萬年的人類文明史,具有強烈的歷史縱深感;分析了湘漓文化帶與周邊乃至海內外的山水相連、文化相通的旅遊資源,具有鮮明的現實應用性。

作者簡介:

陳仲庚,曾用名陳琦,男,漢族,1959年出生,湖南省祁陽市人。本科畢業於湖南師大中文系,碩士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中文教授。任擔任湖南科技學院中文系主任、教務處處長、副校級督導。現為湖南科技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學名師。湖南省舜文化研究會會長,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作家協會會員,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在《光明日報》《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刊物發表科研論文1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主編《舜文化研究文叢》一套10餘部專著,牽頭輯錄整理大型文獻匯編《虞舜大典·近現代文獻卷》《虞舜大典·圖像卷》兩套共10冊,800餘萬字,是舜文化研究領域權威性著作。2004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並榮立二等功。

序 言

湘漓文化帶:中華文化園中的一塊翡翠

楊金磚

(一)

湘漓文化帶的概念是由湘漓文化而生,而湘漓文化最早是2015年廣西桂學研究會潘琦會長在第一屆湘漓文化研討會上提出的一個文化概念。近些年,在廣西、湖南間連續召開了五次大規模的湘漓文化研討會,對湘漓文化的內涵外延、現象本質、歷史脈絡和發展趨向進行過討論。陳仲庚作為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的首席專家,對於“舜帝南巡”之事有過廣泛、深入的研究。舜於晚年,為平息三苗之亂,親自來到南嶺,歌詠南風,教人漁獵耕織,德感三苗,最後因勞累過度,崩於蒼梧,葬於九嶷,在南嶺區域留下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故事。而湘漓正是位於南嶺的核心區域之內,於是,陳仲庚由舜文化研究轉而進入湘漓文化的研究領域,與張澤槐、蔣欽輝等成為這一領域的研究骨幹,並由此而提出湘漓文化帶的概念。

研究湘漓文化帶,首先要弄清湘漓一詞的含義。所謂湘漓,既是兩大水系的合稱,又是地理學上的一個特定區域的指稱,更是文化層面的一種現象。從水系層面上講,湘即湘江,漓為漓水。湘、漓分別隸屬於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而南嶺就是這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文化層面上講,湘即湘學,漓即桂學,湘漓又是湖湘文化與百越文化兩大文化體系交匯、碰撞、融通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與文化地帶。因此,湘漓文化帶狹義上是指湘漓二水所流經的廣大地理區域和湘桂文化走廊;而廣義上則泛指具有南嶺文化特質的整個湘桂粵贛文化區域。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其發源於都龐嶺的海洋山,是湖南境內流徑最長,影響最大的一條河。而漓江是廣西境內的一條重要河流,其發源於越城嶺的貓兒山。越城嶺與都龐嶺同屬於南嶺山系中的兩座大嶺,橫亙於湘桂之間,而在興安地域恰好形成一個狹窄的豁口。秦嬴政為統一南海三郡,於公元前219年在湘江上遊的興安地界修築史上有名的水利工程——靈渠。通過犁嘴天平分湘為二,其中七分流入湘江,三分離湘而去流入桂江。《水經注》載:“湘、漓同源,分為二水,南為漓水,北為湘川。”後來,因漕運功能日顯,漓水之名日盛。故此,桂江上遊自靈渠引湘入桂至桂林、陽朔、平樂一段,統稱之為漓江。

湘漓文化帶不僅是一個地理學上的區域概念,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楚越民族的經濟走廊和南北文化的交匯地帶,在這一地帶所形成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現象極為獨特。這一區域自然風景壯絕、人文底蘊豐厚,其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遠高於遼西走廊、河西走廊、海上走廊。其所蘊藏的“古色”“綠色”“紅色”文化資源,宛如珍珠一般,撒落在湘漓文化帶上。對此,廣西賀州學院李曉明提出“南嶺民族走廊”一說,奠定了湘漓文化的研究基礎。而陳仲庚從旅遊文化的視角,於2016年提出湘漓文化帶的概念,並成功申報了“湘漓文化帶與湖南旅遊新開掘”課題,該課題被湖南省社科評審委列為年度重點研究項目。經過4年時間的野外調研、文獻梳理,以及大大小小各式會議的商榷研討,該課題形成了一系列有開拓性的學術新見。《湘漓文化帶:歷史·文化·旅遊之價值》一書是該課題研究過程中所取得的一大重要成果。

陳仲庚在本書緒論《湘漓文化之特質》裏,開宗明義地指出:本課題所研究的湘漓文化,是“以湘桂走廊為大致範圍,融山性文化與水性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於一體的文化形態”。他認為“湘漓文化”的特質主要有3點:一是山水凝成的哲學底蘊,二是南北匯通的人文源流,三是更具山性的人格秉性。基於這3點,本書分別從“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旅遊價值”3個維度對湘漓文化帶進行了全面而周詳的文獻梳理、文化探源和價值發掘,共計3篇11章,20餘萬言,對湘漓文化帶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科學論述和精辟闡釋。可見作者調研之深入、視野之開闊。

(二)

從地理學上看,南嶺區域是上蒼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翻開世界地圖,我們不難發現在北緯15度~30度間,由於地球自轉而形成的赤道信風的原因,世界上這一地帶基本上是以沙漠為主,而唯獨亞洲在這個區域森林密布,水草豐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風調雨順,氣候宜人,成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

這一優越自然條件的形成,主要源自印支-燕山期的東西向地殼運動,形成了南嶺山脈的基本形態,並不斷加強,在其一系列的褶皺構造中又使南嶺斷裂崩析,尤其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不斷突兀隆起,形成了一道橫亙於北緯20度~35度之間的世界屋脊,極大地改變了北半球赤道信風的流向,使太平洋、印度洋的水汽得以在不同季節於此凝結成雨,浸潤大地,滋養生靈。有了雨水、陽光和溫度,從而,各式物種得以在這一區域繁衍生息。據統計,南嶺區域是物種繁多的區域之一,素有南嶺區域物種資源數據庫之稱。

也是由於地殼板塊擠壓和褶皺構造,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地理風貌。譬如:湘漓文化帶上的永州,《光緒湖南通志》就有這樣一段文字:“環以群山,延以林麓。後環列嶂,前瞰重山。背負九疑 ,面傃瀟湘。湘水導其前,疑山盤乎險。南控百粵之徼,北湊三湘之域。” 從這段文字裏,基本上可以看出湘漓文化帶上的自然神韻與山水特征。在南嶺群山之中,其氣勢磅礴者,莫過於九嶷舜峰,三石並立,高聳雲天,如似神話裏的撐天石柱,其海拔1822米,雖比韭菜嶺要低兩百來米,但常年白雲繚繞,瀑布如練,勝若仙境。《九嶷山志》載:“三峰並峙如玉筍,如珊瑚,其上有佩桃石、棋盤石、步履石、馬蹄石。還有香爐石,有足有耳,形質天然。其間有以銅為碑,字跡泯滅不可認,疑為舜塚。”

九嶷是虞舜的藏精之所,是虞舜道德文化的濫觴之地,尤其是娥皇女英千裏尋夫,淚沾竹上而成斑圈的淒美故事,流傳千載,成為愛情故事的經典。亦曾被這斑竹情結所感動,於《七律·答友人》一詩中寫道:“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千重衣。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極目萬裏,思接千載,感慨古今,承續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的浪漫情懷,將虞舜與二妃的動人故事演繹成一幅新的時代畫卷,不再悲悲淒淒,而是“芙蓉國裏盡朝暉”般的壯麗和絢爛。

地因人始重,人因地流芳。虞舜與九嶷相互輝映,相得益彰,充分凸顯了九嶷山水的神奇和詩意。

更有意思的是,站在舜源峰上,環顧四周,驚奇地發現四周的山峰都是一個姿勢,仿若暮歸的羊群,齊刷刷地向舜源峰方向奔湧而來,形成天下少有的“千萬群山朝舜峰”的自然奇觀。

其實,在湘漓區域的文化帶上,其山水之奇特者甚多。柳宗元困居永州十年,“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於《遊黃溪記》中對瀟湘山水慨然贊曰:“北之晉,西適豳,東極吳,南至楚越之交,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環永之治百裏,北至於浯溪,西至於湘之源,南至於瀧泉,東至於黃溪東屯,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憑柳子閱曆,得此段文字,應該其言不虛。

自九嶷至桂林一帶,其地貌特征,相似者甚多,山多青石、峭峻陡峭、孤峰獨立、拔地而起、千姿百態、競相爭秀;水盡碧透,蜿蜒曲折,明潔如鏡。柳宗元於元和十年被外放任柳州刺史,元和十二年,柳宗元於《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中寫道:“桂州多靈山,發地峭堅,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嶠南之山川,達於海上,於是畢出,而古今莫能知。”於《上裴行立中丞撰訾家洲記啟》中曰:“今是亭之勝,甲於天下。”故此,宋代廣南西路提點刑獄王正功逢“嘉泰改元,桂林大比,與計偕者十有一人”,欣然贊曰:“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神奇幽麗峭峻的湘桂山水,為這一區域形成了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於是,陳仲庚認為:“特有的山,獨特的水,是湘漓文化帶上最珍貴的旅遊資源,可以開發為獨一無二的暢神山水之旅。”對於如何開展這一山水之旅?陳仲庚在其方案中總結了三種範式:“名山之旅:從君山到潿洲島”“秀水之旅:從洞庭到北部灣”“山水之旅:桂林山水甲天下”,並詳細勾勒了每種範式中的主要空間景觀和人文特色,形成一個完整的文化系統。顯然,這些建設性的方案與構想,無疑為日後湘漓文化帶旅遊產業的縱深發展提供了最有參考價值的智力支撐。

(三)

古人曰:有奇異山水,必有獨特人文。山水與人文從來都是相得益彰,互為表裏。瀟湘間山水奇特,故其人文異常豐厚。陸遊詩曰:“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劉禹錫於《海陽湖別浩初師並引》一文中慨然贊曰:“瀟湘間無土山,無濁水,民乘是氣,往往清慧而文。”湘漓文化帶,不僅是南嶺區域地理地貌最為奇異怪特,自然山水最為旖旎幽絕,其歷史人文也是最為豐厚繁複的區域之一。

從遠古文明的層面上,湘漓區域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重要發祥地。譬如:永州道縣的福岩洞裏,中外學者先後發現了47顆8萬~15萬年的近代智人牙齒化石;在道縣玉蟾岩裏,發掘出了11枚8000~12000年的人工栽培稻穀顆粒;在桂林甑皮岩裏,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生產生活用具;在柳州白蓮洞遺址中,從洞穴堆積層中出土的動物骨骼化石達3550件,牙齒化石390枚,以及大量石器、石制裝飾等文化遺物。更為奇特的是,在柳州白蓮洞、桂林甑皮岩、道縣玉蟾岩等遠古人類遺存中都發現了人工用火的殘痕。如玉蟾岩裏出土了2萬年前的陶片,這很顯然地告訴我們,南嶺區域的遠古文明與黃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一樣久遠。早在新舊石器時代的交匯點前,湘漓區域的玉蟾岩人和白蓮洞人就已學會使用火,並用陶泥來燒制生活器具。比起龍山文化和西安半坡文化來,湘漓文化的歷史更為久遠。

遠古人類學會火的運用,翻開了文明的新篇章,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漫漫長夜,進而步入到刀耕火種的農耕時代,並開創了最原始的陶器制作。《易經》中取“火”之象為“離”,《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在“八卦”裏“南屬火”“火為離”。而南嶽衡山的最高峰又名為“祝融峰”,祝融又為火神,以火施化,號為赤帝。由此可見,“火”與“南方”“南嶺”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

更有意思的是在湘漓文化帶上,南嶽衡山有祝融峰,株洲東南有炎帝陵,零陵南部有舜帝陵。祝融、赤帝、炎帝、舜帝之所以相繼匯聚在南嶺這一廣袤區域,絕不是偶然的神話傳說,而是有其文明發展的必然。陳仲庚認為:在楚越之間存在一個人類遷徙的通道,這就是歷史上的楚越古道、湘桂古道,或是後來學界所說的南嶺文化走廊。這條通道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0萬年以前”,“湘桂古道就是遠古人類北移中華大地的必經之路;而且在這一遷移的過程中,當遠古人類越過南嶺山脈這一道天然屏障之後,作為現代類型人類形態特征的進化,也已經完全定型。由此也可以說,中華大地甚至整個東亞地區的現代人,或許就是通過湘桂古道然後快速擴散到各地的。”

進入到五帝時代,蚩尤部族南移,虞舜封象於有庳,這是北方部族的兩次大規模的南遷,更是南北文化的史前融合。陳仲庚對此進行了大量的文獻梳理,尤其是對“象封有庳之國”。從《孟子·萬章上》到《史記·五帝本紀》,再到王充《論衡·偶會篇》與酈道元《水經注》,以及唐代的《初學記》,宋代的《太平禦覽》,等等,認為“古代文獻中所載舜弟象之事跡,雖然不很詳備,但由以上文獻互證,可知其大抵為信史”。

在湘漓文化帶上,並不止於遠古文明的燦爛,其古代文明與近現代文化同樣燦若星漢,光彩照人。尤其是漢魏以來,這一區域內走出的歷史名人不計其數。譬如僅瀟湘流域就有劉優、劉巴、黃蓋、劉敏、蔣琬、周不疑、懷素、李郃、陶嶽、路振、周堯臣、周敦頤、陳遘、鄧三鳳、樂雷發、吳必達、何紹基等,無不彪炳史冊,光照千秋。像陽城、元結、柳宗元、寇准、黃庭堅、米芾、胡安國、邢恕、胡寅、張浚、張栻、楊萬裏等曆代文豪,或州牧於此,或寄寓於斯,或宦遊於茲,揮毫潑墨,抒寫華章,成就了這裏獨有的山水文章。也因此,這裏人文蔚起,代不乏人。僅有宋一代,湖南全省考取進士967人,而永州就有384人,占到湖南的40%。特別是九嶷山下的李郃既是開湘狀元,也是湖廣地區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 。在漓湘流域的桂林更是人才薈萃,據《走近桂林文化城》一書所載:“在清代,廣西中進士者585名,桂林占298名。” 尤其是唐乾寧二年以來,桂林產生了“趙硯文、王世則、毛自知、陳繼昌、龍啟瑞、張建勳、劉福姚”等7名狀元,文學上有享譽文壇的“杉湖十子”“嶺西五家”“臨桂詞派”,開一代文風。足見湘漓文化帶上文脈之旺,文人之眾,文化之盛。

總之,湘漓文化帶上的文化相當豐厚,其可供開掘的旅遊資源異常繁富,陳仲庚對其研究非常深刻,我以上所談論到的只是其中的一角,讀者諸君若要深度了解,建議讀一讀陳仲庚的《湘漓文化帶:歷史·文化·旅遊之價值》一書,一定會有更大的驚喜和收獲。

2020年8月10日  

於瀟水西岸桂園寒舍  

附:目錄

序言

湘漓文化帶:中華文化園中的一塊翡翠楊金磚001

緒論 湘漓文化之特質

一、山水凝成的哲學底蘊001

二、南北匯通的人文源流003

三、更具“山性”的人格秉性006

第一章 人類遷徙之通道

一、現代智人北遷010

二、蚩尤部族南移012

三、象封有庳之國018

第二章 水陸聯通之古道

一、大禹初開荊州道024

二、劈山開渠秦漢道029

三、水陸聯進平南越037

第三章 陸海絲路之孔道

一、通江達海:朝貢必由交趾路043

二、再劈新道:南北二渠路更寬049

三、路在腳下:挑鹽古道艱辛路054

第四章 農耕文明與手工工藝

一、玉蟾岩:稻作文明之始源061

二、甑皮岩:制陶之始“陶雛器”067

三、城頭山:農耕手工同興旺074

第五章 聖祖崇拜與家國情懷

一、人文始祖三聖帝080

二、文脈新創三聖人085

三、家國情懷勇擔當093

第六章 舜帝南巡與社會和諧

一、舜帝南巡說考據098

二、德服三苗說族源102

三、民族融合說和諧108

第七章 火神祝融與荊楚文化

一、南嶽聖帝說祝融116

二、柔中帶棘說荊楚123

三、禾神崇拜說分流126

第八章 盤王崇拜與瑤族文化

一、嶺南嶺北瑤族圈134

二、千家峒中說歷史140

三、《盤王大歌》唱風俗145

第九章 暢神山水之旅

一、名山之旅:從君山到潿洲島152

二、秀水之旅:從洞庭到北部灣158

三、山水之旅:桂林山水甲天下165

第十章 追憶鄉愁之旅

一、湘漓線上看古城171

二、湘漓周邊看古鎮180

三、古村民俗呈異彩187

第十一章 尋根祭祖之旅

一、祭炎帝與神農文化圈193

二、祭蚩尤與梅山文化圈198

三、祭舜帝與虞舜文化圈204

第十二章 文化體驗之旅

一、貶謫與愛國文化體驗210

二、書藝與石刻文化體驗218

三、地方戲曲與音樂體驗224

結語 湘漓文化之新質

一、“一帶一路”新視野230

二、“雙向對接”新發展232

三、“神農精神”新價值236

後記239

後 記

本書是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重點課題“‘湘漓文化帶’與湖南旅遊新開拓研究”的結題成果。

關於“湘漓文化”的概念,是由廣西桂學研究會原會長潘琦率先提出的。但這一概念的確立則有一個過程。2014年3月18日至23日,廣西桂學研究會在潘會長的帶領下,組織了廣西社會科學界和文學藝術界的14名專家學者到桂北、湘南就“漓湘文化”的歷史、現狀以及發展前景進行調研,調研采取實地考察、現場觀摩、專家座談及民間訪問的形式。當時,在桂北的座談均以“漓湘文化研究座談會”為標題,在湖南永州的座談則以“湘桂文化交流座談會”為標題。2014年8月,“首屆漓湘文化研討會”在桂林召開,會上決定:作為漓湘(湘漓)文化交流的一種機制,今後每年召開一次學術研討會,在廣西和湖南輪流召開,在廣西稱之為“漓湘文化”,在湖南則稱之為“湘漓文化”。2016年1月,“第二屆湘漓文化研討會”在湖南科技學院召開,潘會長在會上提出,為了將名稱統一,借鑒“湘桂走廊”和“湘桂古道”的說法,以後僅用“湘漓文化”的名稱,不再用“漓湘文化”的稱謂,他還為《湘漓文化》(第一輯)題寫了書名。至此,“湘漓文化”之名得以確立。於此也可見出廣西學者和潘會長的胸襟;同時也可見出湘桂兩地專家學者對“湘漓文化”的高度包容和認同,因為即使是對“漓湘文化”的概念,永州學者也沒有任何異議。

“湘漓文化”概念的提出,不僅為學術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更重要的是切合了當前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需要,從而使得學術研究走出象牙之塔,在為現實提供服務方面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為此,本人在“一帶一路”大概念下,提出了“湘漓文化帶”的小概念,力圖在“湘漓文化帶”的區域內,找到一個為現實提供服務的切入口,經與楊金磚、潘雁飛、姚先林、肖獻軍、沈德康等同行的討論交流,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申報了省社科評審重點課題“‘湘漓文化帶’與湖南旅遊新開拓研究”。在課題申報、結題成果撰寫的過程中,各位同行均提供了很好的建設性意見,肖獻軍設計了“貶謫與愛國文化”的旅遊線路,姚先林不僅設計了“暢神山水之旅”的旅遊線路,還撰寫了這一章的初稿,潘雁飛為本書的“結語”提供了具體的建議,楊金磚不僅提供了諸多宏觀性意見,還為本書撰寫了序言。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本課題的研究時間雖然已逾四年,但因所涉及的歷史久遠、範圍廣闊,而內容更是豐富複雜,有些內容甚至是本人此前從未涉足的。因此,本書的不足和錯誤在所難免,敬請方家和同行批評指正!

陳仲庚 謹識  

庚子年孟秋月 

作者/來源:悅讀公社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