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科學
字體大小:
2021年7月20日 -
:
揚子晚報
揚子晚報官方賬號
最近,2021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正在進行中,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土壤專題營了解到,營員們跟隨科研人員走進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實驗室,開展了科學實踐的探索。科研人員給營員們設計了微型的小課題,讓他們在這個環節既能學習知識也能動手實踐,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
在“千變萬化的土壤”主題實踐活動中,楊金玲研究員介紹了土壤的組成、土壤剖面以及土壤的形態學、物理、磁學和化學特征。在了解了土壤的基本特征後,營員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操作了目視放大鏡、激光粒度儀、磁化率儀和X射線熒光光譜儀,通過儀器觀測了解土壤的礦物組成、顆粒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學習通過觀察推斷成土母質、成土環境和土壤發育程度,並直觀快速地鑒別土壤汙染程度。
土壤微生物實驗課題,陳瑞蕊研究員講解了土壤微生物的功能,通過視頻學習讓同學懂得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實踐環節,老師示範了稀釋塗布平板法,從實驗材料講到實驗操作,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進行了實際的操作。
在土壤專題營科學實踐活動中,營員們參加了“給土壤做個CT”的科學實驗過程。在土壤化學環保實驗室,營員們跟隨博士研究生了解了什麼是土壤酸堿度、土壤酸堿性的影響因素有哪些、中國土壤的酸堿性分布情況以及土壤酸堿性在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在實驗室營員們分為兩組,分別使用pH試紙和pH計來測定全國10個地方的土壤的pH值,比較兩種不同方法測定pH值的差異,了解中國不同地區土壤酸堿度的差異。實驗過程中,大家積極動手操作,學習稱量、加液、使用pH試紙和pH計等實驗操作方法。
營員們通過講解介紹結合自己動手實驗,感受到了中國土壤類型眾多,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酸堿性差異巨大,感受到各個地方因母質、時間、生物、氣候、地形和人為因素等不同會造成土壤酸堿度的差異,也知曉了在實際農業生產和環境治理過程中需多關注土壤酸堿度。
在土壤-植物營養與肥料研究室,營員們對擬南芥氣孔形態及其運動進行了觀察。實驗的最後,各位營員們對本次的科學實踐意猶未盡,紛紛向老師請教並表達自己的收獲,陳同學說通過本次實踐,感受到了科學研究的嚴謹和不易,每一個實驗室的研究都是針對實際農田中的需求,既充滿了求知的樂趣又具有深遠的意義,極大地激發了自己對於科學的興趣。
校對 徐珩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