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生物
字體大小:
2021年7月20日 -
:
曉露醫生
俞曉露,全科 醫師 彭澤縣太平關鄉中心衛生院
臨終又稱瀕死,指人體主要器官功能趨於衰竭,經積極治療仍無生存希望,生命活動即將終結的時候。瀕死原則上屬於死亡的一部分,但也可能出現“奇跡”,故不屬於死亡。隨著研究不斷深入,醫學發現機體各組織、細胞並非在同一時間死亡,死亡是一個連續進展的過程,分為瀕死期、臨床死亡期和生物學死亡期。
瀕死期又稱臨終狀態,指死亡開始的一段時期,機體功能發生嚴重障礙,中樞神經系統、腦幹以上部位的功能深度抑制。致死原因的不同,瀕死期的時間長短不一,如頸部切斷、心髒外傷等,可以不經過瀕死期直接進入臨床死亡期。而慢性病致死者瀕死期較長,可達數小時或數天。
臨床死亡期是由瀕死期發展而來,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抑制已由大腦皮質擴散至皮下及腦幹部位,呼吸、心跳完全停止,血液循環中斷,瞳孔散大,各種生理反射消失。這一時期,患者雖然呼吸、心跳停止,但腦功能尚未產生不可逆改變,各種組織細胞仍有微弱而短暫的代謝活動。
生物學死亡期指全身各組織、細胞的死亡,是死亡過程的最後階段,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及器官的新陳代謝停止,出現不可逆變化,組織細胞均已死亡,機體已不可能複活。
“回光返照”一詞源於《五燈會元·道揩禪師》,原意為“自我反省”,先被引申為“事物消逝前的短暫活躍”,例如昏迷的病人突然清醒,甚至可以吃飯、說話,給人病情“減輕”的感覺,但隨後迅速離世。所有人臨終前都有“回光返照”嗎?科學將它解釋為:腎上腺分泌的激素所致。
人在瀕臨時,大腦皮質會指示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分泌諸多激素,這些激素可調動全身的一切積極因素,使病人由昏迷轉為清醒,給人“好轉”的假象。但好景不長,在體內殘存的化學能量集中釋放後,各器官“油盡燈枯”,生命之旅也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