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扛起擔當,文化繁榮興盛再出發


字體大小:
2021年8月12日 -
:        
 

大眾日報

大眾報業集團

□ 本報記者 趙琳 於新悅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部署,山東著力推動文化事業繁榮興盛,以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高度重視、全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紅色基因傳承、文物保護工作,為弘揚中華文明、共築民族複興中國夢不懈貢獻“山東力量”。

以文化人,聚力推進“兩創”

不久前,在得知煙台核酸檢測采樣人員緊缺時,在濱州醫學院煙台附屬醫院實習、見習的學生們主動請戰,爭當志願者。“當全員核酸檢測發布一線志願者招募令後,我第一時間報名。作為一名醫學生,我要成為逆行中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守護這座城市。”濱州醫學院煙台附屬醫院19級檢驗01班趙海貝說。

文脈賡續,成風化人。齊魯大地上,一個個像趙海貝一樣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傳統美德在身邊“活”了起來。

聚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聚焦道德品行、家國情懷、幹部政德等時代命題,通過全民廣泛參與,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性創新成果。率先在基礎教育階段實現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進課堂,滋養青少年心靈;“善行義舉四德榜”遍布城鄉,“齊魯時代楷模”不斷湧現,“中國好人榜”上榜人數全國五連冠……

據悉,山東將繼續大力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文化惠民工程,重點用好征信體系、文明創建等抓手,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讓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植根於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落細落小落實。

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每天清晨6點,臨沭縣朱村村民、抗日戰鬥紀念館的名譽館長王經臣一起床,就趕到紀念館,清掃庭院,擦拭展板,查看文物,准備當天的講解資料。自党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王經臣的生活節奏就快了起來。7月29日這一天,他接待了8批參觀學習團隊。

山東充分用好紅色資源,弘揚沂蒙精神,講好紅色故事,抓好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出台《關於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的意見》;以立法形式保障傳承紅色基因,《山東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於今年1月正式施行;依托紅色資源富集的優勢,今年推出100條紅色旅遊線路,匯集16市416個資源點;圍繞建党百年,聚焦立德樹人,全省各級教育部門、團委、婦聯、關工委等組織廣大未成年人以“童心向党”為主題,開展“我向党旗敬個禮”“党的故事我來講”等形式多樣的百場教育實踐活動,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對於党員幹部來講,政治信仰始終是第一位的。山東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建成沂蒙幹部學院及膠東(煙台、威海)、王盡美、焦裕祿、孔繁森和泰山“挑山工”等党性教育基地,編纂教材,創新形式,開展教學。

著力推動文化事業繁榮興盛,山東將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培育品牌項目,傾力打造沂蒙精神的文藝創作品牌、党性教育品牌、文化旅遊品牌,建立長效機制,積極構築紅色文化傳承高地,推動山東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上走在前列。

加強文物保護,賡續歷史文脈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大汶口時期的‘陶鬶’”“這件是西周青銅器的傑出代表——‘侯母’銘夔紋螭耳銅壺”……

每到暑假,這些稚嫩又自信的聲音就會從孔子博物館傳出,小小“紅領巾”講解員佩戴著紅領巾和工牌,認真又自信地為觀眾們解說館內文物的場景,成為孔子博物館中獨特的風景線。

近年來,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博物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注重統籌推進、保護優先、惠民利民、跨界融合,紮實推動文物保護工作和博物館事業發展。

投入真金白銀,省級財政五年來安排文物保護專項資金5.94億元;厘清文物資源,建立文物普查登錄制度、文物資源報告制度,全省登錄文物558萬餘件,省級文保單位1711處,居全國前列。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1180處,其中建成景區並開放620處,讓文物在“開門納客”中活化,讓“活”起來的文物走近群眾、走向未來。

只有人民共享,才能融合發展。下一步,山東將把文物工作與文化、教育、旅遊、生態、康養等統籌起來,不斷提升文博場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實施文物展示利用工程,推動更多文物古跡納入旅遊線路,著力打造文旅新地標,著力搭建文化推介新平台,著力培育文創新“爆款”。到2025年,形成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和銷售體系,建立起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良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