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1年8月17日 -
:
青林知青
李繼遷:西陲亂風雲,終奠大夏基
近一時期以來,以宋朝為題材的電視劇好戲連台,什麼《清平樂》,《大宋宮詞》的一堆,雖然算不上歷史正劇,但其中的人物和情節大致也還靠譜,所以,很少追劇的我都還是看完了的。
在這些劇中都有一個同大宋王朝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國家,這便是西夏,大宋朝幾個著名的人物,如範仲淹,如韓琦等,都曾率軍與之對壘,甚至在敘述遼國愛情劇的《燕雲台》中,都出現了西夏人的身影,這個人便是李繼遷。
學歷史的都知道,與大宋王朝同時存在的,一個是遼國,另一個便是西夏了,而遼國是北宋王朝的主要對手,但及簽訂了“澶淵之盟”後,兩國進入了和平時期,數十年無戰爭,而這時面臨的邊患問題,就是同這西夏的爭鬥了。
如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一樣,李繼遷被稱為西夏太祖,他們在世時雖然都沒有建國,但卻都被稱為開國皇帝,尊為太祖,而西夏則是由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建立的。
對遼和宋這樣的大國來說,這西夏實在是個蕞爾小國,同北宋的爭戰主要集中在黃土高原,大致在今天延安一帶,北宋之初,當其未成氣候之時,這李繼遷就如同一個打不死的小強,或附或叛,或依宋,或附遼,雞蛋上跳舞,還不停地在邊境上襲擾,弄得宋人很是頭痛。
即使在西夏建國後,遼和宋都不承認這西夏是個國家,卻也拿他毫無辦法,最後還是由後起的蒙古人發威後,將其最終剿滅,所以,現在按歷史正朔來看,二十四史中,遼、金、宋、元都有正史,偏偏就沒這西夏史,可見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是不被認可的。
李繼遷實際上是屬於党項拓跋氏,所以,從根上來說,他是北魏鮮卑後裔,他是出生在今天陝西的米脂,這裏後來還出了個傳奇人物,就是將大明崇禎皇帝逼得上吊的李自成,所以有人考證說李自成是党項後裔,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李繼遷的祖上自唐初便歸順了中原王朝,被唐太宗賜國姓,也就是由拓跋氏改姓李了,所領之地在唐朝時為定難軍,有五州之地,治夏州,大致在陝西橫山縣一帶,五代因之。
到了宋立國之時,其族兄李繼棒領定難軍節度使,他自知不能敵勃興的宋王朝,遂將祖宗經營百數年的土地入奉北宋,老辣的宋太宗趙光義當然不會放過相當於自動撤藩的這大好機會,為行羈縻之策,按慣例,便將李氏親族悉數內遷入京,另派官員管轄這五州之地。
可是,這從小就“擅騎射,饒智數”的李繼遷不幹了,他知道,一旦隨之入京師,便會永遠地失去這一片土地,自己也永無出頭之日了,於是,他率親信逃到內蒙一個叫地斤澤的地方潛伏下來,等待時機,以圖日後能重舉大旗,再建一個屬於李氏的獨立王國。
但是,宋人如何能放過他,隨即便開始了對他的追殺,不僅老巢被毀,隨從被殲,連老母妻兒都遭擒獲,李繼遷僅率數人脫逃;而宋人亦以為他自此已是再無作為,五州之地高枕無憂了。
然而,宋人的錯誤判斷為李繼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遊走於各党項部落和地方豪強之間,以自己的祖上為旗幟,招聚蕃眾,起兵反宋,圖謀東山再起。
他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以共同振興党項族相號召,借著這些人對宋王朝統治措施的不滿,曉以利害,利誘承諾,漸漸在他周圍,又重新聚集起了反宋力量。
在此期間,他行詐降之事,將夏州尹憲、都巡檢使曹光實斬殺,進而又攻占銀州和會州,並自稱定難軍留後,重新開始了地方割據;這為他贏得極大的聲名,眾人都將其視為党項族的英雄,不過,同時也震驚了宋人,於是出兵平叛,又將李繼遷打得大敗,僅身幸免。
逃過一劫的李繼遷自知以自己現有的實力,根本不是宋王朝的對手,於是,他便向遼國示好,表示願意歸附大遼國;而遼國正同宋朝血戰,能有一個制衡宋朝的幫手自然是他們希望的,於是,封李繼遷為西夏國王,並將義成公主嫁其為妻。
成為大遼國駙馬,有遼國作後盾,又有了被正式認可的國王身份,接下來的李繼遷便開啟了雄霸西北的大業的征程,不過,他亦深知,遼國是不會真正幫助他的,於是,他故伎重演,對宋是一會兒歸附一會兒反叛,讓北宋王朝頭痛不已。
不能不說這李繼遷是個很有智慧之人,說得好叫智勇雙全,或有勇有謀,說得不好就是一個流氓無賴,他兩面派伎倆玩得是花樣百出,達到爐火純青的極致,他可以一邊同宋人血戰,另一方面又拉著大批禮品向宋朝進貢,把宋朝最高層弄得來是雲遮霧罩,難以決策。
對宋太宗來說,他上位後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掃滅南唐及北漢這些割據勢力上,地處邊地的西北顯然不是他關注的重點,在他眼中,這李繼遷的党項族不過是部落蠻夷,小打小鬧的不足為患,哄著就好,只要不太出格便萬事大吉。
他的主要對手是遼人,最大的夢想是收複燕雲十六州,所以,對李繼遷反複小人的行徑雖然是心知肚明,卻也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放任之事。
後期的太宗趙光義在幽州城下被遼國蕭燕燕擊敗,玩了一把驢車漂移後,更是因為五路伐遼的失敗,大將楊業死難,對征伐之事視為畏途,於是,對這西北的李繼遷也任其胡作非為了。
及宋真宗即位,在同遼人簽訂“澶淵之盟”後,對李繼遷更是采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他竟然將五州之地割還給李繼遷,實際上是承認了其西北王的地位,這簡直是腦殼被驢踢了的決策嘛,給宋王朝帶來無盡的後患。
在折騰了二十多年後的李繼遷,終於實現了自己回歸故地的願望,可是,此時的他已成氣候,豈是這區區故地能滿足他意願的,他斷續用兵,攻占了大宋西北重鎮靈州,即今寧夏吳忠的靈武,並改名西平府。
在開啟了准備建國稱帝的步伐的同時,他繼續向西邊的吐蕃用兵,並攻占了涼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武威,兵敗的吐蕃人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其身,詐稱投降,誘得李繼遷赴約接受降書,直接將其射殺,可憐玩了一輩子鷹的他,終於被鷹啄瞎了眼睛,一代梟雄就此落幕,時年僅42歲。
觀李繼遷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歷經艱險,同遼、金的太祖相比,他要悲催得多,無論是耶律阿保機還是完顏阿骨打,包括後來蒙古的成吉思汗,他們都是團結和統一各部落後,便是四處征戰,疆土日益擴大,勝利似乎都是手到擒來。
而這李繼遷卻是苦不堪言,外有遼和宋兩個超級大國,四周俱是虎視眈眈的部落,他是在無立錐之地,遑遑如喪家之犬時,硬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幾起幾落,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多次在巨大的失敗面前能觸底反彈,不屈不撓地同宋王朝死磕,因為,他心中永遠有一個崛起於西北的夢想。
他地處四戰之地,虎狼環視,地瘠民貧,經濟窘迫,正是心中的夢想,讓他使盡了一切手段,終於拿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為其孫子李元昊後來能立國打下了基礎。
盡管我對他在過程中反反複複,毫無信義的作為很是反感,但反過來想,很多事是形勢使之然,不如此,如何能利益最大化,虎口奪食,稍不小心便會慘遭殺戮,一只孤獨的狼要想成為狂霸一方領地的狼王,靠的不僅是勇氣,更多的還是智慧。
所以,當今天人們為西夏這個神秘的國度所包含的內涵感到驚歎之時,不能忘了這有開國之功的一代梟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而李繼遷,正是那個消逝的民族,一個留存在人們探索和記憶中党項民族的真正英雄。
賀蘭山下古塚稠,高下有如浮水漚;
道逢古老向我告,雲是昔年王與侯。
歷史給李繼遷為首的党項人活動的舞台是很狹小的,而他們彪悍和勇猛不屈的天性,百餘年後,在對付蒙古人屠戮時的拼死抵抗,也顯得很強烈和悲壯,接下來不可避免地遭到了蒙古人屠城和滅族的瘋狂之舉。
最後, “白骨蔽野,數千裏幾成赤地”,西夏王朝灰飛煙滅,而對其恨之入骨的蒙古人堅持不給其修史,這一切,都造成了一個曾經的國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很久都無人能識得這個曾經的輝煌。
繁華褪去,一抔黃土掩風流,西夏和古老的党項民族,已不知了去向,他們如同天邊的雲一般,波譎雲詭,讓人捉摸不定,夕陽在大風中飄搖欲落,最終被黑暗所吞沒,現在,如同無人認得那西夏文字一般,早已看不見那個金戈鐵馬的王朝。
但在記錄那個時代的史書中,無論是宋、金或元的史書,你總能看見對他們事跡的記載,那裏有他們在西北邊地掀動著的風雲,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李繼遷那不屈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