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國際

衛國戰爭時,蒙古對蘇聯的幫助詮釋了什麼叫“傾家蕩產”式援助


字體大小:
2021年10月15日 -
:     
 

墨風蒜瓣

優質軍事領域創作者

提到蒙古這個國家相信應該是不少國人心中的“痛”,關於那段歷史不回憶也罷!如果沒有當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估計現在.此處省略很多字,各位自行理解吧!

外蒙之所以能夠獨立,其最大的支持者就是蘇聯,可你知道為什麼蘇聯會“玩了命”一般地要支持外蒙獨立嗎?

其他的咱們暫且不論,就單單是在二戰這段時期內,外蒙可謂是“傾家蕩產”式的來支援蘇聯抵抗德國。在現在俄羅斯/蘇聯的文獻中有記載,蒙古是二戰開始後第一個正式宣布支持蘇聯的“國家”(此時蒙古的地位尚不明確,但蘇聯人已然將其定義為國家了)。

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德國入侵蘇聯的第一天,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員會就通過了一項決議:向蘇聯人民提供全方位的抗戰援助以幫助其反抗法西斯的入侵。

不過那個時候的外蒙雖然徒有大量的土地,可實際上其人口數量尚不足百萬(即使到了現在也沒幾個人),牲畜比人多絕對是當時那個地區最好的寫照。而且極度落後的蒙古基本沒啥重工業,想要從資金、人員、裝備等方面去支持蘇聯顯然是不可能的,那該如何去支援自己的“大哥”呢?

純軍事力量無法援助話,那就輸出手裏現成的資源!在這一地區別的沒有,跟牲畜有關的東西還是不少的,於是蒙古馬、羊毛、皮毛制品、各種肉類等保障性物資開始被源源不斷地運往蘇聯。

據統計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蒙古一共向蘇聯供應的物資及數量大致為:

牛、羊肉大約50萬噸(而美國在戰時為蘇聯提供的此類援助不過66.5萬噸,可蒙古和美國相比那絕對不是一個體量的);

羊毛大約6.4萬噸(同樣,美國支援蘇聯的羊毛約為5.4萬噸左右);

蒙古馬約52.64萬匹(用蘇聯人自己的話來形容,蘇聯軍隊中的戰馬每三匹中就有一匹是蒙古馬);

牛約70萬頭;

資金總計約6500萬圖格裏克(蒙古貨幣);

黃金約300公斤;

這只是蒙古援助蘇聯的一部分物資而已!另據1971年出版的《蒙古阿拉特中隊》一書中提到,在戰爭前三年蒙古一共向蘇聯先後運送過八次物資,而其中一次規模較大的是在1942年11月。該書詳細描述了這次運送物資的清單,其中包括:

食用油:9.2萬公斤;香腸:8.48萬公斤;

黃羊:2.6萬頭;肉類:31.6萬公斤;

果醬:1.3萬公斤;毛皮大衣:3萬件;

軍靴(毛皮制):3.1萬雙;毛皮背心:3.1萬件;

腰帶:3.3萬條;羊毛毯和鬥篷:2000條;

皮制手套:3.1萬副;

馬鞍:618副(馬鞍的計量單位是什麼,這個真的不太清楚,暫時就以“副”來計吧);

蒙古包:150個;鱸魚:84.8噸;

糖果:3.7萬公斤;餅幹:7萬公斤;

伏特加:480箱(這項服務真心到位啊);

另外還有個人捐贈的單獨物資共計:2.2萬件。

運送物資的專列

注意,這是一次送去的物資數量,類似規模的“大援助”共進行了八次,除此之外零零散散的“小援助”還未計算在內。據說這些物資的運送除了火車之外,蒙古人甚至還動用了大約1200頭的駱駝,為了自己的心中的“大哥”這個所謂的“國家”真的是拼了!

蘇聯紅軍的“餐中肉”大部分來自蒙古

有了烏拉巴托的“原料”供應加之戰場上的大量消耗,蘇聯的比斯克罐頭廠隨即就變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罐頭廠。衛國戰爭時這個罐頭廠一共消耗了近百萬頭的牛,當然這些牛就是從蒙古“趕”過來的,在戰爭期間這家罐頭廠每天加工的活牛數量超過2000頭,沒有蒙古的支持它拿什麼來做罐頭?

蘇聯人倒是不愁“餐中肉”了,可蒙古這種“殺雞取卵”式的援助甚至將自己僅有的那點“口糧”都拿出去了,以至於到了1944年開始,這一地區開始遭遇了罕見的“大饑荒”!

羊毛這東西看似不起眼,可在衛國戰爭時那可是“大殺器”

羊毛這種物資若放在一般的戰場上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可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時期可就大不一樣了!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被廣為流傳嗎:德國入侵蘇聯敗於天氣(道路)!

當然這種說法雖有言過其實之嫌,不過那時候蘇聯零下40度的冬天可不是鬧著玩的,如果保暖措施做得不到位,部隊因天氣減員要比戰鬥減員大得多得多!

泥濘的道路困住了德軍的腳步

天氣凍死了德國士兵

有數據顯示在進入蘇聯腹地的德軍中被凍死的士兵可能高達幾十萬人,當德國人穿著單薄的軍裝在戰壕裏瑟瑟發抖之時,蘇聯這邊在蒙古的幫助之下全部配發了厚厚的羊毛大衣、羊毛背心和羊毛手套,戰端未開,結局就已明了!

蘇軍全套的羊毛制品

在1941年11月當蘇軍在莫斯科附近准備發動反攻作戰時,參與任務的數個步兵師配備的完全都是蒙古制冬季制服。

吃穿都有了,剩下的就是作戰了,在冰天雪地裏,蒙古馬又立戰功

二戰不僅是一場發生在“車輪”上的戰爭,它也是騎兵最後一次在戰場上馳騁。蘇聯人依靠戰馬在保衛自己家園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據統計在戰爭期間蘇聯軍隊一共配備了超過190萬匹的各種軍馬,因戰死亡的馬匹數量更是超過100萬匹。

蘇聯唯一的騎兵元帥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在30年代曾說過:戰馬在未來戰爭中依然會有表現的機會!

騎兵元帥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的確,在十幾年後的蘇聯大地上戰馬依然是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東歐泥濘的土地上,馬匹的機動能力要大大強於那些裝甲車輛。

而蒙古提供的蒙古馬對於蘇聯來說無異於是“雪中送炭”!這種馬雖然體型不大,長得也不是那麼好看,可“人家”皮厚毛粗、胸寬鬃長、更關鍵的是它極為耐寒,甚至可以抵禦西伯利亞地區的嚴寒,而且不挑食、好飼養,屬於半野生、半家養的馬,堪稱“戰馬”中的“極品”!

蒙古馬

蘇聯將軍伊薩·普利耶夫曾對這些蒙古馬大加贊賞:蒙古馬體格健壯、腿短而結實、蹄子小而有力,它可以連續幾天以100公里/每天的速度趕路而無疲態,因此,這些耐寒且飼養成本極低的蒙古馬與蘇聯坦克一起到達了柏林。

有了這種“新式裝備”的加持,在德軍還在為陷入泥裏的戰車而發愁之時,蘇聯騎兵一騎絕塵地穿插於各大戰場之間,而且後備馬源充足,這仗還怎麼打?

在戰爭初期蘇聯的騎兵部隊擁有13個師的兵力,每個師配備約6000人,隨著戰爭的進行這些騎兵師不斷的被打亂重組,最終到戰爭結束後蘇聯的騎兵師數量已達26個,其中大部分軍馬皆來自於蒙古。

當然了,馬匹的作用還不止於前線沖鋒,在運送物資、給養等方面其戰力也不容小覷,尤其是在泥濘不堪的道路上。

除了地區行為之外,個人捐贈在那時也相當多,至於是不是真心的就不得而知了

恩蓋林·巴達姆,對於蘇聯人來說可能是那個時期給其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蒙古人了,因為據稱他以個人的名義向蘇聯一次性捐贈了1600只羊、93匹蒙古馬、16頭駱駝和10000圖格裏克。

恩蓋林·巴達姆

這1萬圖格裏克值多少錢呢?按照當時的匯率計算說是可以買下12500只羊,這在當地應該算是“土豪”級別的人物;

另外還有一位蒙古女士名為曼加爾,她出手也很大方,一次捐贈了1.4萬圖格裏克和55匹純種蒙古馬;

這些只是一些有名有姓的大戶,至於那些“散戶”們從前文那2.2萬件個人物品上來看你就應該看出捐贈的數量有多少了!

武器、裝備多多少少也有一點

除了捐贈物資之外,蒙古的富豪也花錢為蘇聯送去了不少的軍事裝備,其中包括喬巴山向蘇聯第112坦克旅贈送了32輛T-34坦克和21輛T-70輕型坦克等裝備;

僅在1941年一年,蒙古各界共向蘇聯捐贈的坦克數量多達140輛;

1943年由蒙古資助的阿拉特中隊正式成立,該中隊由12架拉-5戰鬥機組成,每架飛機機身上都用蒙古語寫著“阿拉特”的標識。這個中隊的戰機和駕駛員皆為蒙古提供,被編在了蘇軍第322戰鬥機航空團,戰爭期間該中隊隨大部隊一直打到了柏林。

除“傾家蕩產”式的援助之外,蒙古也力所能及的派遣軍隊幫助蘇聯作戰

雖然據有記載的數據顯示在蘇聯對德前線蒙古派遣的士兵僅為500人左右,可是在對日本方面,蒙古可是投入了相當多的兵力,約有8萬人。

在1941年至1944年間,蒙古召集了該地區十分之一的人口參軍,將50%的“國家”預算(估計也沒多少錢)拿出來用於戰爭,配合蘇聯軍隊,蘇蒙聯軍抵擋住了日本的進攻。

阻擊日軍

這些戰役的勝利對蘇聯的間接幫助那是相當大的,因為德國在蘇聯長驅直入之際,考慮到日本的態度不明確,斯大林對於是否要調動駐守在遠東地區用於對付日本的軍隊回援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而蒙古擊敗了(當然,蘇聯是主力)幾次日本軍隊的試探性攻擊之後,日本對於北上的行動越來越沒有信心,再加上那位“諜王”佐格爾的密電,最終才讓斯大林下定決心將駐紮在遠東的26個主力師全部調往西線,戰局瞬間改變!

“諜王”佐格爾

以上就是蒙古為蘇聯衛國戰爭做出的“貢獻”,雖然在數量上和美國不是一個量級的,可要知道這塊地區如果用“一窮二白”來形容的話也不為過,對蘇聯人,蒙古真可謂是慷慨之極!至於後來發生的事情嗎?各位也就可以想得通了,盡管這些都不是決定性因素,可好感這玩意一旦產生了,想要消除還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

妄為“天驕之子”,到頭來還要去“跪舔”曾經被征服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