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感情

不談戀愛,無心婚嫁,她一輩子揮金如土,遺願捐盡家財,不留骨灰


字體大小:
2021年10月25日 -
:       
 

嬋娟暢聊史

在讀博士,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正處於由舊轉新的大變革時期,在先進學說的影響下,人們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女性地位隨之崛起,各行各業都開始出現女性的身影。

20世紀初期中國文壇就出現了這樣一位奇女子,她原本生於書香門第,奈何天意弄人落得個跌宕一生;但她不屈於命運迎難直上,在文學界、資本界名聲四起,生前轟轟烈烈的她死後捐盡家財不留骨灰,她就是民國奇才女——呂碧城。

年少有為,注定非凡

1883年呂碧城生於安徽一書香世家,時值清末光緒九年,士族門第之間的社交及婚戀都講究門當戶對,呂碧城小小年紀就已經在父母的安排下與同城富庶人家訂下了婚約。

按照常理來說,世家之女呂碧城本該是個衣食無憂的千金名媛,養在深閨,待長成之後只需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約出嫁,便可保一生順風順水富貴無虞。

可天有不測風雲,呂碧城長到12歲時,父親不幸早逝,家中只剩呂碧城等孤女寡母幾人艱難度日,族中投機倒把者瞅准時機以呂碧城家中無男丁為由巧取豪奪,霸占了呂父生前的財產。

族中更有甚者還唆使匪徒裏應外合綁架了呂母以謀求更多財產,尚在京中的呂碧城得知後急忙四處奔走求救,所幸幾經周折後呂碧城在眾人的幫助下最終救下了母親。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原本在呂碧城十歲時就定下娃娃親的汪家不僅沒有念及兩家姻親的關系施以援手,反而在呂碧城機智救母之後落井下石。

汪家對小小年紀就能奔走救母的呂碧城產生了防備之心,認為此女絕非善類,唯恐迎娶之後造成汪家後院不寧的亂象,所以率先提出與呂家解除婚約防患於未然。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女子一旦被夫家退婚不僅對自己和家族而言是奇恥大辱,而且被退過婚的女子日後也再難覓佳婿,所以那時候被退婚的女子大多是諸如自盡來保全顏面等的悲慘結局。

但與眾不同呂碧城見狀非但不曾哭鬧,反而是欣然答應了解除婚約。

事實證明,汪家雖無福分與呂碧城結親,但是看人眼光是很准的,呂碧城本來就非池中之物,年少便有勇有謀的她日後必有大作為。

一心事業,無心婚戀

眼見族人不可依靠,呂碧城決定自尋出路,將家中一應事務處理妥當之後便與母親及姊妹們一同前往投靠母親的娘家舅父。

鴉片戰爭一聲炮響,被打開的不僅僅是舊中國的國門,中國的單一教育體系也被打破,西方科學技術與民主思想逐漸滲透進入中國幾千封建體系之中,女性意識覺醒,婦女解放運動應運而生。

正值雙十年華的呂碧城深知封建教條下女性的悲慘境遇,在民主平等的思想啟蒙之下,她毅然決定奔赴女學,學習先進知識,參與到婦女解放的事業中去。

然而就在呂碧城准備好要去天津城內探訪女子學校的時候,卻受到了頑固保守派舅父的強烈反對,深受封建教條框束的舅父認為呂碧城的行為不守女德,是不正確的。

堅韌果斷呂碧城小小年紀便飽經風霜,早已練就了非凡的心態,她心中認定的事即使遭到阻撓,她也會乘風破浪,迎難而上,所以這位家道中落的富家千金女毅然決然地離家出逃奔赴心中理想。

呂碧城前半生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她每一次的選擇都無疑是受到上天的眷顧,此番出逃,正是呂碧城人生由衰轉盛的重大轉折。

漂泊無依的呂碧城一路上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後來機緣巧合之下精妙的文采又為《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所賞識,英斂之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對呂碧城卓越的才華和過人的膽識大加欣賞,隨後對其委以重任。

就這樣,呂碧城成為了《大公報》的第一名女編輯,借此平台呂碧城終於迎來了發光發熱的機會,她發表的詩文大受好評,她撰寫的女性解放的文章廣受關注,呂碧城逐漸在文學界聲名鵲起。

慢慢地,呂碧城的名氣響徹京津文學圈,成為文人雅士競相追逐的才女,但對於遭受早年家中變故且被退婚呂碧城來說,她早已無心婚戀,一片丹心只為女性解放事業,所以她一直未踏足婚姻。

呂碧城在個人方面走的是獨立自主的人生之路,除了編輯撰稿之外,她還擔任北洋女子公學總教習,身體力行地推動女性解放事業的發展。

此外,她還是一位成功的資本家,在袁世凱稱帝之前辭職到上海與外商合作做生意,積累了豐厚的財富,切實掌握了經濟自主權,文學事業與經濟事業均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呂碧城可謂是財名兩全。

當時財富可觀的呂碧城在上海靜安自建洋房別墅,基於少時經歷,她個性強勢自我,喜歡奢華新潮,對於他人的評價往往不以為意,任人如何評說照舊我行我素,財力雄厚、才華卓越、活得灑脫,單拎出來一條便足以羨煞旁人了。

盡管在當時許多人看來,呂碧城的人生已經走上了巔峰,但她頭腦清醒,秉承著終身學習的理念,年輕時奔波於生計的呂碧城在自己人到中年實現了財富自由之後,毅然赴美留學,不斷提升自己。

從1918年開始,呂碧城漂洋過海,先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攻文學與美術,後來又只身遊學於各國,不斷增長自己的見地和學識。

通過多年的遊歷,呂碧城在原本深厚的文學底蘊之上又結合異國風情創作出了更多優秀的作品,在文學事業更進一步。

遺願捐盡家財,不留骨灰

45歲的呂碧城學成歸國,她作為一位成功的教育家、文學家早已名揚四海,當時社會呂碧城的大名無人不知,回國後呂碧城繼續在女性事業和公益事業中發揮餘熱。

1928年至1929年間,呂碧城積極參加世界動物保護的公益項目,並且先後受邀登台演講,這位東方女性巾幗不讓須眉的氣勢使國際友人再次領略中國女性的風采。

1930年,47歲的呂碧城縱橫富貴數十載,厭倦了人世間的浮華,決定淡出紅塵,成為了一位清心寡欲的居士。

1943年1月24日呂碧城逝世於香港九龍,享年61歲,後人遵照生前遺命將屍骨火化成灰後投於南海,名下財產悉數捐贈公益。

被稱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的呂碧城少時家道中落,後來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資本家,她的一生是成功的。

事業有成之後,她不談戀愛,無心婚嫁,一輩子揮金如土,晚年仍然為女性解放和公益事業而奔波,去世後遺願捐盡家財,不留骨灰,深藏功與名瀟灑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