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科學

蘇聯科學家曾試圖制造人和黑猩猩雜交後代,實驗結局如何?


字體大小:
2021年11月14日 -
:     
 

創作者fzT9yFcRmF12:00

隨著人類對自然知識了解的增加,人類開始染指人類的改造工作,近現代有對人類胚胎的基因敲除實驗,目的是除去人類某些疾病的易感基因。而在歷史上,生物方面的探索也從未減少,原因在於一些科學家希望通過技術的手段培育出低智力、強體力的單純物種,然後用於,勞動密集型產業。

蘇聯曾經進行過秘密實驗,一名科學家希望培育出人類和黑猩猩的雜交後代,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這樣的雜交後代可能有著體型適中適合人類制造的各類設施,體力強悍更有利於完成重體力勞動,而且它們的智商不像人類這麼高,更適合重複性的勞動。蘇聯專家就以培育出這樣的物種為目的,嘗試人與猿的雜交活動。

不過,在這樣的實驗中,到底還是沒有突破人類道德的底線,所用的方法主要是使人和猿的生殖細胞有相遇的機會,嘗試兩者的配對結合,看是否能產生雜交的受精卵。在人類的歷史中,人類曾經培育出騾子,是馬和驢的雜交後代,原理上人和猿的染色體存在差異,但是類似於馬和驢,人類和猿的染色體數量也只差一對,也可能產生雜交後代。

然而,在上世紀20年代,蘇聯專家的相關實驗卻沒能獲得成功。也有坊間傳言,蘇聯成功制造了人和猿的雜交動物,但是苦於不能大規模地培育此類物種,而它們和騾子一樣又缺乏生育能力,因此沒能成功培育猿人,迄今位置人類的重體力、高重複性的活動仍然是由人類自己承擔。

後來蘇聯這方面的專家仍然想進行類似的活動,但是由於遭受了較為嚴格的倫理道德的考量,最終沒能繼續持續該計劃。時至今日,人類還是沒有培育出猿和人類的雜交動物,而其實早在20世紀之前,人類早就已經知道這樣的雜交活動不會有什麼結果,原因在於生物的演化、繁衍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

染色體對於生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承載著生物的絕大多數的核酸鏈,而有功能的核酸片段我們稱之為基因,基因可以轉錄和翻譯成為蛋白質擁有執行生命活動的功能。在真核細胞的繁衍過程中,雌雄雙方的生殖細胞各攜帶著單倍體的染色體組,生殖細胞的結合剛好湊齊雙倍體的染色體組,這使得受精卵具備完整的基因信息,因此可以從一個單細胞發育為完整的生物個體。

可是,對於人類和猿而言,兩者的染色體數量不同,猿是24對,人類是23對,這就已經不能形成完整的雙倍體染色體組,而人和猿的相同序號的染色體還存在著結構的差異,人類中有不少個體由於染色體平衡易位,導致染色體和其他人存在差異,結果是無法生育,人類和猿染色體結構和數量的差異也導致無法孕育人猿那樣的物種。

在上世紀20年代的實驗中,蘇聯科學家並沒有制造出兩者的雜交後代。在當年倫理學發展還不是很完善的年代,科學家們還可以進行這樣的實驗,而如今倫理學發展至關重要,它關系著人類是否能夠正確地應用新技術的應用。人類和猿的雜交實驗就在禁止的行列,這樣做可以保證人類種群基因的穩定,保證人類種群正常地繁衍。

實際上,類似於馬和驢結合生下騾子的案例,人類和猿的雜交活動是有可能生育出後代的。原因在於人類和猿是同一種物種的不同演化分支,而且人類和猿存在著眾多的同源基因,而猿類比人類多出的那一條染色體其實是2號染色體的分支,猿類的2a和2b兩條染色體組合起來就相當於人類的2號染色體。

類似於馬和驢那樣染色體數量不同的物種的雜交,人類和黑猩猩也是有可能生育出後代的,只不過歷史上人類進行此類實驗的規模還是比較小,若是大規模實驗確實有可能培育出人類和猿的雜交胚胎。不過如今的倫理道德等因素排斥科學家們進行類似的實驗,所以迄今為止人類尚未培育出猿人。

不過,在另外的方面,人類也想要培育出嵌合體胚胎,目的是利用動物的身體和人類的多能幹細胞,在動物的體內、體表培育出人類的組織器官,這樣做可以緩解人類捐獻器官不足的現象,使很多因為器官衰竭而面臨巨大生存風險的人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在這樣的嘗試中,科學家們曾經培育出人羊、人鼠、豬猴等嵌合體胚胎。

豬猴嵌合體

在基因方面,所有的陸地脊椎生物都有共同的始祖,理論上基因都存在著一定的相似,但是由於各自不同的演化歷史,不同的生物又存在相當的差異,雖然差異少於相似,可是依然導致生物之間難以自由地結合。早期科學家們培育猿人的嘗試未來估計也不會有了,但是我們卻可以看到更多的嵌合體實驗,所有這些技術的發展都是為了人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