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生涯

職業規劃:年輕人的當代恐怖故事


字體大小:
2021年11月22日 -
:     
 

鈦媒體APP13:23鯤鵬計劃獲獎作者,鈦媒體APP官方帳號,優質科技領域創作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互聯網指北

提到“職業規劃”,很多年輕人嗤之以鼻。

不僅是因為四個字很容易把人拉回現實生活,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合用的“職業規劃”並不是一個應該擁有標准答案的話題,成長經歷、家庭環境、教育水平、社會狀況等等等因素,都能作為影響最終結果的變量,很難直接去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也不適合作為主題頻繁出現在日常對話裏,因為參與討論的人雖然可以行使建議權,卻並不需要承擔建議之後的責任——說白了,更青睞可能性而不是可控性的當代年輕人,基本都是“被動”接觸“職業規劃”這件事的,並且大概率可以被總結為以下兩個場景:

老師要求交作業了;領導要找人談心了。

知乎上的熱門話題“為什麼有的公司留不住90後新員工”完整地展現了這種集體情緒,人們通過這個問題毫無保留地不斷吐槽“年輕人的職業觀和現行職場環境中流行的職業觀所產生的天然壁壘”,幾乎沒有高贊答主針對問題本身想要涉及的“職業規劃”這件事來展開。

但當代年輕人似乎也僅僅是在口頭上拒絕“職業規劃”,更多人選擇用實際行動來夯實“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無論是在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台,還是在知乎B站這些能夠提供長內容的平台,關於“年輕人找要怎麼找工作”這件事在內容熱榜上幾乎從未缺位。

此外,“職業規劃”類咨詢也可以成為快消品。一次號稱“專業”“國家認證”的職業規劃咨詢在某寶上定價在50元到500元不等,搜索結果首頁相當一部分賣家月銷量能達到100+,個別在宣傳文案上聲稱“累計咨詢銷量20W+”。

更能夠成為熱門綜藝的選題——或者說因為聊到了“職業規劃”才讓綜藝變得熱門——《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集》面試篇就靠“你未來5年的職業規劃是什麼”出了圈,也直接影響到了第三季:有人直接指出這一季節目質量明顯下降,因為節目聊了太多醫生、醫學上的話題,卻很少分享職場知識。

總之矛盾與撕裂,“職業規劃”這件事越來越成為當代年輕人的一個恐怖故事:要麼按照一個陌生的模板來重新定義自己,要麼永遠停留在校園和社會之間的斷層裏。

什麼是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具體是什麼,這個問題其實有很明確的答案。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職業規劃早在1908年的美國就已經成型,關鍵人物波士頓大學教授弗蘭克·帕森斯為了實踐自己對於年輕人失業狀況的研究成果,在其擔任主管的公民服務中心成立了一個叫做職業指導局的部門,專門幫助年輕人“認清自己,規劃未來”,其中他提出的“職業設計三要素理論”定義了今天職業規劃這門學科的精神內核,即:

第一步,進行人員分析,評價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第二步,分析職業對人的要求,並向求職者提供有關的職業信息;第三步,人職匹配,個人在了解自己的特點和職業要求的基礎上,借助職業指導者的幫助,選擇一項既合適自己特點又有可能獲得的職業。

概括起來就是教一個年輕人如何通過職業發展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強調的這個過程中的生涯意識以及對應的能力培養,很有前幾年流行的“終生學習者”的意味。

具體到目前我們高校所開設的職業規劃課程,相關部門也曾經給出過明確答案。例如我國教育部辦公廳就在2007年印發過一份關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正文第一章節給這門課程定了性:

強調職業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通過激發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促使大學生理性地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並努力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提高就業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所以簡單來說,無論古今中外,“職業規劃”都被認為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也通過長期的市場檢驗被證明確實是一門性價比不錯的生意:

消費者通過一次性支付定量的時間成本以及精力成本,來獲得長尾的消費體驗,體驗的好壞還可以根據地域、學歷、社交技巧等變量和工具進行靈活自控,商業模型遠比許多所謂的知識付費產業健康很多。

也不難解釋為什麼那些主打“職業規劃”“職業分析”“就業指導”標簽的自媒體很容易登上熱搜,為什麼那些對於應屆畢業生價格不菲的咨詢服務能夠銷量穩定,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理解為他們扮演著“販賣影響職業規劃最終消費體驗的工具供應商”,如何提高面試通過率、如何優化簡歷、如何獲得內推資格,對應著的就是“社交技巧”“信息渠道”。

(“我們很懂,我們很會”)

為什麼討厭職業規劃

但“職業規劃”有很明顯的先天不足。首先,由於“職業規劃”背後的經驗學科色彩遠遠大於理論學科,而經驗學科的理論基礎往往具有一定的“滯後性”,這讓“職業規劃”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一件“雖然無法證偽,畢竟得出的結論都來自於真實案例,但很容易過時”的事——尤其是對於將“職業規劃”定位為公共大課、又遠離職場氛圍的大學校園來說,太容易淪為一個標准意義上的“雞肋課程”:

僅在某學習開設數周、由學生處等部門的行政老師任教、沒有統一的教材或教輔資料、課件可能連續使用好幾屆……

在這樣的設定下,作為課程的“職業規劃”顯然很難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在知乎、虎撲等年輕人為主的平台上,很多人把這個常常被要求自我介紹和自我分析的課程,形容為學生們的破冰活動,“難免會成為相親課”,積極意義是能幫助很多人發現了彼此有趣的靈魂,至於職業不職業的問題,沒人關心。

(這個場景可能是你對於“職業規劃課”的唯一記憶 圖源網絡)

人們需要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職業規劃”也是有爭議的話題。

在這門學科的發源地美國,一個常見的說法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到高中十二年級,各學段均有特定的職業規劃教育內容,培養財務意識、體驗不同的工作、培養語言技能、參與職業興趣測試、參加財政資助研討會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敏感度。

沒有明確的數據表明這樣的教學節奏安排,會比我們進入大學後再來安排“職業規劃”課程能夠帶來更好的效果。從大洋彼岸現在亂糟糟的經濟形勢來看,這種沒有“年齡儀式感”,把“職場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的策略說不定還更糟糕。

但在大學期間才開設職業教育相關課程這個策略必然將面對兩個棘手的問題:一群剛剛逃離“高考模式”,從小被灌輸“上了大學就解放了”的學生們願不願意那麼快就接受要工作的事實;一群被“應試教育”連續訓練12年的學生們,是否能順利地將“職業規劃”這門課程與語文、數學、英語區分開。

(從微博上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樂觀)

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客觀環境,讓當代中國年輕人所接觸到的“職業規劃”看起來更像是一場“自救”:主動尋求幫助,合作尋求方法,獨立承擔結果。

已經成為大學校園標配的“大學生創業大賽”就是“自救”的典型場景。學生們通過還原職場場景,設置情景劇等方式,提前練習自己的職場技能,並在老師的幫助下了解自己職場技能的熟練度,最後修修補補擁有一份相對於同齡人優秀的職場觀。

——這似乎是老師們也有意無意認可的結果。知乎用戶王鎮雷就根據自己的經歷認為“創業大賽”的本質其實就是“創業計劃大賽”,強調的是“規劃”,絕大部分參賽作品可能都是利用老師或者前輩的科研半成品來進行包裝和加工,提出的創意或者專利未必是自己團隊的,學生們最能獲得參與感更多的是會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所還原的流程化辦公、壓力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