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說三國29|應該如何評價呂布兼論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下)


字體大小:
2021年11月22日 -
:       
 

逆風麻煩21:06

01對呂布的評價首先不得不了解《後漢書》與《三國志》作者對呂布的評價。

術既叨貪,布亦翻覆。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

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三國志·呂布張邈臧洪傳》可以看出《後漢書》與《三國志》作者對呂布都做了比較負面的評價,範曄認為呂布在性格及做事上特別反複無常。

而陳壽更狠,直接說呂布“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活該失敗。

像《三國志》這類史書,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就其形式而言,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陳壽以“評曰”或“臣壽等言”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進行直接評價。

這類評價往往就在所記人物的傳或紀之後。

另一類則比較間接,有的是借他人之口進行評價。

《後漢書》與《三國志》中他人對呂布的評價根據陣營也能分出兩個對立的觀點來。

呂布陣營的人對呂布簡直是無腦吹:陳宮:呂布壯士,善戰無前。

高順: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

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

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曹性:呂將軍大將有神,不可擊也。

而曹操陣營的人對呂布則是能貶則貶:荀攸:呂布勇而無謀。

布驍猛,又恃袁術,若縱橫淮、泗間,豪傑必應之。

程昱: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

郭嘉:布之威力不及項籍,而困敗過之,若乘勝攻之,此成禽也。

曹操: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

還要相對第三方的評價:陳琳:其間豪桀縱橫,熊據虎跱,強如二袁,勇如呂布,跨州連郡,有威有名。

《曹瞞傳》:呂布梟勇,且有駿馬。

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02我們應當如何理解以上評價呢?首先,範曄和陳壽的評價是有失公允的。

陳壽把呂布一生行跡概括為有勇無謀和輕狡反複兩個方面。

這一評價對後世影響很大。

呂布在政壇上倏興忽滅。

確實和其&34;關系密切。

但呂布與某些政治軍事勢力反目,往往事出有因,有時責任還不在呂布一方,況且漢魏之際各種勢力的不斷分合本是當時政治運行的常態。

陳壽專以&34;評價呂布有失公允。

<1>我們如果仔細分析呂布的反複無常行徑,會發現,他殺丁原的確是由於董卓的政治條件的引誘,被時人,包括後代的人所不齒。

這幾乎是呂布一生最大的汙點。

這是回避不了得,也是他被提及性格反複的最重要的史實。

但除此之外他殺董卓雖然是由於個人利益但在客觀上為漢庭除掉了政治頑疾,符合歷史潮流,這不應該作為他反複、弑主的指責。

後面諸如與袁氏兄弟、劉備等人的分分合合,其實都是有比較具體的歷史背景的,一味的指責其反複無常是有失公允的。

至於呂布唯利是圖的指責,本身沒有問題。

但是就像太史公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同時代的各路割據勢力們,包括袁曹本身就是為各自的利益而做各種事情。

所以,用唯利是圖指責呂布,除了殺丁原這件事站得住腳之外,其他的事情都站不住腳。

這不符合評價歷史人物的全面性原則。

03那應該如何全面評價呂布呢?如果按是否推動還是阻礙歷史發展,對人民有利還是有害,是否表現我們民族高貴品質三個標准評價呂布,則呂布作為三國時代的一個割據的軍閥其本身就是否定的。

他既沒有推動歷史發展,對人民也沒做什麼有益的事情,更沒有表現我們民族高貴品質。

可以這麼說,呂布的高度不足以推動歷史發展影響人民利害。

不過,如果強行說,呂布誅董卓,為漢室除掉大患,間接的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可以算是他一生為數不多的閃光點。

就像司馬光說的:“布者反覆亂人,非能輔佐漢室,而又強暴無謀,敗亡有證。

”如果把“反覆亂人”去掉,那整個評價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按還原歷史人物的真實面目為前提,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之內,對其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這個標准來做細節化或者性格評價,我認為呂布是一個政治眼光差、政治智商基本在線、客觀條件所限而輾轉與失敗的割據軍閥。

04呂布是一個政治眼光差的人。

沒有長遠的政治考量,最明顯的事件就是殺丁原。

丁原對呂布極其器重,呂布在董卓的多重引誘下,沒有把持住,最終殺掉丁原,對他的政治聲譽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丁原首先政治聲譽良好,像殺了董卓,天下人的非議就很少,或者這甚至都是呂布政治生涯為數不多的談資,他不管跟曹操、二袁和劉備中的誰打起交道來,言必稱“有功於漢室”。

殺董卓不管出發點如何,是誰都不能否認的。

因為董卓壞事做絕,惡名在外,而丁原顯然不是如此。

第二,在東漢末年,甚至溯及以往和後世,都是有一定道德評價體系的。

特別東漢時期的士人圈子講究的就是宗族、師生、同鄉、聯姻等等方式的結合,為自己謀取利益。

所以在輿論的宣導下,時人特別看重名節和道德。

像呂布這邊背叛上級的行徑,性質及其惡劣,特別容易得到掌握輿論的士人圈子的唾棄。

像王允雖然聯合呂布,也對呂布及其輕視。

陳宮雖然追隨呂布,其實內心對呂布也是不待見。

甚至呂布領徐州後,陳登父子更是想盡辦法聯絡曹操,目的就是為了消滅呂布。

王允、陳宮和陳登可都是實打實的士人,也就是中原豪族。

第三,丁原和呂布雖然不像《三國演義》中塑造的那樣是父子關系,但丁原對呂布及其信任。

前面的章節我分析過,呂布的“主簿”是可以參與機要的,妥妥的心腹,史書載丁原對呂布“大見親待”更是可以證明。

殺掉一個非常信任自己的上級,以後誰還敢用他?這應該是二袁、曹操不太信任他的一個真正原因。

也是呂布真的沒有政治眼光的最重要體現。

這裏舉個例子,張遼。

張遼是呂布的部將,跟著呂布到處流竄。

等到曹操殺了呂布,收服張遼後,張遼發揮了他的優勢建立功業,在歷史上留下了好名聲。

這其實就是比較正面的例子。

05政治智商基本在線的人,這個觀點我已多次談到。

比較著名的是誅殺董卓後建議王允赦免涼州人、“轅門射戟”調節袁術與劉備矛盾等等。

如果仔細去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所以真實的呂布並不像文學作品裏塑造的那樣有勇無謀。

元代的三國戲十分發達,呂布的故事也被搬上了舞台。

雖然大多數的劇目已佚,但我們仍能從殘存的幾部劇裏窺探呂布形象變化的蛛絲馬跡。

現存關於呂布的劇目有無名氏的《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張翼德單戰呂布》(張翼德三出小沛》《三國志大全》《貂蟬女》和鄭光祖的《虎牢關三戰呂布》等。

鄭光祖的雜劇《虎牢關三戰呂布》裏,開篇以袁紹為“盟主”的十八路諸侯緊鑼密鼓地謀劃如何擊破呂布,且聲勢浩大:某乃冀王袁紹是也,同曹參謀中軍壓陣,孫元帥奉命監軍,俺著劉表、孔融、韓升為前哨,鮑信、喬梅王曠為左哨,韓俞、吳慎、張秀為右哨,陶謙、袁術、趙莊為合後,劉羽、公孫璜、田客為遊兵,各按方位,率領大勢人馬,攻取虎牢關,活捉呂布。

眾將各依將令,擺下陣勢者。

然而結果卻是“這家奴十分英勇漢家諸侯,難與他拒敵,撥回馬,眾將逃命去來”。

這裏對呂布武藝的渲染較之《平話)則更進一步,十八路諸侯和元帥孫堅均敗於呂布最終通過劉關張三兄弟的努力擊退了呂布,當然主要是贊揚劉關張的英勇。

該劇還加入了一個細節,呂布因一件小事殺了丁原。

一日丁建陽令吾濯足,丁建陽左足上有一玄瘤。

某問其故:“足生一瘤者何也?”丁建陽言曰:“足生瘤者,有五霸諸侯之分。

”某暗想你足生一瘤,尚有五霸諸侯之分,某足生雙瘤,我福分更小似你那?某綽金盆在手,一金盆打殺了丁建陽,就乘騎卷毛赤兔馬,後拜董卓為父。

呂布在該劇中成為一名為丁原洗腳的小人物,結合《平話》裏呂布聲稱是丁原侮辱自己而殺了丁原來看鄭光祖對該情節進行了誇張的加工,以致於客觀上達到了醜化呂布的地步。

<2>06呂布由於主客觀條件所限而輾轉,最終成為漢末失敗的割據軍閥之一。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丁原到董卓,再到王允,呂布似乎一直都在尋找依靠。

後來投袁術、袁紹、劉備,乃至最終還想投降曹操,呂布還是在尋找依靠。

可見,呂布對自身是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的,無論從軍隊的實力還是經濟問題,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與勢力無法問鼎最高權力。

比如袁術說提供口糧他就屁顛屁顛的聽人家鼓動了。

這是他輾轉多地的客觀原因。

而呂布的一路投靠,除了張揚等幾個老鄉、親近人物,其他人都在利用甚至排擠、想除掉呂布。

這個情況呂布也應該非常清楚。

這是他輾轉多地的主觀原因。

有人將呂布之一生事功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追隨王允誅殺董卓;其次是與陳宮、張邈聯合企圖占據兗州;最後是襲取徐州躋身成為漢末群雄之一。

在這三個階段中呂布接連與王允、袁術、張楊、袁紹、曹操和劉備等人發生聯系其中大部分是當時的大姓、名士。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階段中呂布主要是與王允交往並被視作附庸般的“劍客”。

第二階段中呂布與陳宮、張邈的交往則是“共牧兗州”這與前一階段相比已經從原來的從屬身份上升為了同盟者不過依舊還是被利用的。

至於到了第三階段呂布趁著袁劉交戰的機會主動出擊、襲取徐州成為一方諸侯儼然領袖人物。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與大姓、名士的交往過程中呂布經歷了地位依次上升、從被動到主動的變化隨之井行的便是從邊地武人到漢末群雄的逐步蛻變這說明了自誅殺董卓以來與大姓、名士之間的交往對呂布的一生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之所以會如此則是因為漢末以來無論是何進輔政還是董卓進京抑或是山東兵起、群雄割據東漢末期的政局都是由大姓、名士左右的他們是社會上最具有活動力量的集團。

<3>07中國近代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家蔡東藩對呂布做了一個全面的評價,我覺得我基本認同:①一箭能銷兩造兵,溫侯也善解紛爭;轅門射戟傳佳話,如聽當年嚆矢聲。

②若呂布為反複小人,始依備,繼襲備,後複和備,始終誤一貧字,安望有成。

但觀其保護備家,不屑淫掠,至射戟一事,更為劉備排難,此亦未始非豪俠所為。

後之朝親暮仇者,且不布若,可勝慨哉!③呂布之勇,足以敵曹操,而智謀之不逮操也遠甚!操之圖布也久矣!督師東來,目無呂布;但布若能用陳宮之計,內外呼應,犄角相援,則操亦未必有成;就使挫失,布在城外,亦可遠走,何至為操所擒乎?乃始則被惑於婦人,繼則見嫌於部將,虎為人縛,搖尾乞憐,嗟何及哉!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評價呂布,我認為他就是低配版的董卓。

同樣出身邊境,其勇武超過董卓,都短暫的執掌過中樞,最後都失敗的。

但無論從政治手段和掌握武力方面看,呂布離董卓差了一大截。

就這?就這!參考文獻:<1>曹文柱.陳壽評價呂布有失公允說.中州學刊.2004(5)<2>唐良鵬.呂布形象演變研究;四川外國語大學;2018年<3>楊懿,王舒彥.論漢末呂布.襄樊學院報.2012.33(1)